蒲镜伊
摘要: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环境监测管理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和机制不明确,人、财、物投入不足等等问题。本文对基层环境监测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客观的剖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基层 ;体系
基层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提供公正,准确,科学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监测数据,对当地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基层环境监测站有着自身所处区域的特点,能直接得到当地各环境要素和重点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和国家的环境评价和环境决策。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建立规范并且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到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全过程,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是基层环境监测站发展的重中之重[1]。
一 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
(一)质量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得到提高
目前,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站,大都通过了计量认证。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实际工作中并不然,仍然停留在完成监测任务的层面上,而忽视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重者甚至将质量体系视为浪费人力,财力,资源的阻碍。评审工作成为了面子工作,完全是走形式,内审和管理评审大部分变成了纸面的记录和文件归档。这些工作的发展都严重了阻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更谈不上对日常工作的监督以及管理,最终质量管理只是变成了一种应付工作。体系运行变为少数“内审员”的文案工作,“全员参与”成为空头称号[2]。
(二)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基层环境监测站目前主要问题还包括:工作量大,人员少,实验室设备设施落后,没有跟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基层环境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疲于应付。监测任务与任务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管理工作完全不能渗入日常的监測工作中来。由于以往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般都比较注重实验室设备设施的质量控制,而在现场监测环节中往往会缺少必要的质控措施,也就是采样。这就会导致出现的作品不具有准确的代表性,即使实验室的数据再准确也缺少了使用价值。此外,基层环境监测站不同于稍微大一点的监测站,它的总体人员配备较少,人员有限。大部分基层监测站都缺少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或者负责其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业务知识单一,对监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可疑结果的判断力,质量控制报告的编制等质量管理工作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经验。这就导致了基层管理工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三)质量技术已经落后于技术监督新要求。
随着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逐步推进,监测将从传统的水,声,气,扩展到土壤,生物等新的领域。监测项目和工作任务量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倍的扩张。比如环境监测将逐步开展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监测,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体系,环境事故应急监测等都应该纳入质量管理范畴[3]。新型实验室监测仪器以及便携式应急仪器的大量投入使用,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需要尽快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办法和措施。目前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只能停留在加标回收,平行样,盲样测试,数据对比等传统方式,已经大大落后于当今的环境监测要求,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环境监测需求。
二 加强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人员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管理。
只有不断增强每一位的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更新质量管理措施知识,将质量理念实际意义上的融入到监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有效职能。基层环境监测任运管理包括岗位职责,培训,考核等内容,而岗位职责在质量管理中尤为重要,一定要明确质量管理岗位的要求,并且提出应该承担的责任。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要落实专人管理制度,定时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检测,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而不是仅仅存留于纸面记录。同时监测人员对于仪器的管理原则应该为:更多的探究设备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条件,将质量管理植入仪器设备管理的更加深层次。
(二)构建与时俱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基层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的不断提高,部分新领域和新项目的不断扩展。建立、健全与时俱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在编制人员培训,仪器鉴定,新项目开展等各类工作计划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年度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情况以及监测业务的开展变化。当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该适时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在总结上一个年度监测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包括下一年度的监测计划,这样能够方便即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并且确定其改进目标。个人觉得,只有从根本上杜绝应付外部审核才搞质量管理的现象,真正将质量管理体系与监测站的发张紧密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监测站的质量管理水平[4]。
(三)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有机结合
针对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相脱轨的现象,必须将质量管理作为监测的全过程统筹考虑,基层监测站日常质量控制措施更应该涉及到监测工作中的细节处。针对现场监测项目,目前只采用全程序的空白的质控措施现象。手段比较单一,可以增设现场质量监督员,监测现场环境条件,监测布点及采样时间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应急监测中,具有突发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但往往会忽略监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很少有基层监测站会把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应急预案,所以也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因此,现场监测,应急监测等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是基层监测管理体系中薄弱环节,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构建完善的,能够覆盖监测工作全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 、讨论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工作是环境监测中的关键,对于规模小,人员配备少的基层环境监测站来讲,虽然现在正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好,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还需大力改进完善。同时也与新时代的环境监测工作脱轨。因此,必须根据其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特点,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自身建设,才能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从而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等职能。
参考文献:
[1]柴彦宏,Chai Yan-hong.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 2017.
[2]彭刚华,梁富生,夏新.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 2006.、
[3]李国刚.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4]赵宏. 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分析与探讨[J].管理观察 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