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中意象的汉译处理

2017-09-25 06:38贺毓佳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意象文化

贺毓佳

摘要:莎剧中对意象的运用数以千计,意象翻译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译作能否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也决定译作品质的高低。本文以莎剧中意象翻译为例来倡导译者在意象翻译方面有所领悟。

关键词:意象;意象翻译;文化;莎剧

一、意象

“意象是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带有超越性的(即言外之意,相对于一般语言符号的确指性而言)和约定俗成(指在同一语言文化环境下得到广泛认同)的含义并且能够激发想象、传递情感的审美符号和文化符号。”[5]谢天振先生最先提出“文化意象”这一概念,指“一种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涵义的一种文化符号。”[4]意象可分为“意”和“象”来看待,“象”是“意”产生的载体,并在文化中产生延伸意义。本文要探讨的是莎剧中大量的蕴含文化意义的相对固定的文化意象,并且带有意义深远的联想,通过各位译莎大家对意象的处理方式分析对比帮助人们对莎剧中意象的汉译有一点了解。

二、莎剧之意象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出现过:1.动物类意象,比如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出现的:乳鸽(sucking dove)、夜莺(nightingale)等,悲剧《奥赛罗》中出现的:苍蝇(flies)、豺狼(wolf)等。[7]2.植物类意象。比如莎剧中出现了代表爱情的玫瑰、代表纯洁的百合、代表和平的橄榄枝等植物意象。[6]3.希腊罗马神话及《圣经》人物故事类。比如,《威尼斯商人》中出现的“Hagars offspring”, 意指“贱种”。4.自然类意象。比如《麦克白》开篇出现的风暴、闪电、雷声展示了大自然的破坏力量,为整个戏剧阴森恐怖的气氛奠定了基础。

三、莎剧中意象的汉译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差异的客观影响下,翻译莎剧的学者在意象汉译处理中都各有千秋。下文将从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位学者的译本对比中探讨意象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例1:But I will wear my heart upon my sleeve for daws to peck at. (《奥赛罗》)

朱译:那么不久我就要掏出我的心来,让乌鸦们乱啄了。[1]

梁译:那么我不久就把我的心放在袖头让鸟来啄。[2]

方译:那么我接着就会把我的心掏出来,钉在这袖口上让乌鸦飞来乱啄了。[3]

“Daw”是穴鸟、寒鸦,在树洞、峭壁和高建筑上成群繁殖,成队翱翔,常与秃鼻乌鸦混群,多分布在欧洲。朱生豪和方平的处理方法是归化,都将其译为“乌鸦”。“乌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不祥的鸟,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荒凉、凄惨,与原意基本吻合。而梁实秋将其译为“鸟”,就造成了文化意象的失落,并没有表现出来荒凉的原意,不利于原文意境的传递。

例2:The food that to him now is as luscious and locusts, shall be to him shortly as bitter as the coloquintida.(《奥赛罗》)

朱译:现在他吃的像蝗虫一样的美味的食物,不久就要变得像苦瓜柯萝辛一样涩口了。[1]

梁译:他现在吃着的像皂荚一般的美味,不久就要像苦瓜一般的苦。[2]

(译注:原文locusts,各家解释不同。一般解做fruit of carob tree.地中海滨一种常绿树所结之荚,亦称 St. Johns bread. 但亦有解做honey suckle(忍冬,金银花)或lollipops(糖棒)者。耶鲁本注作cassia fistula ,a sweet fruit. 吴经熊译圣经,直译此字为“蝗虫”,不知何据。原文coloquintida 即bitter apple, 或称colocynth.)

方译:他现在正尝着蜜一样的甜味儿,要不了多久,甜味儿就会变得象 黄连般苦。[3]

在西方文化中,“Locusts”指的是洋槐,代表“甜”的意义;“Coloquintida”是一种名叫药西瓜的植物,果实奇苦,代表“苦”的意义。但是对于译入语汉语的目标读者来说,由于不熟悉这两种植物,自然也不会理解其中的内涵。朱生豪认为locusts指的是蝗虫,理解上出了问题,属于误译;他对coloquintida则采用归化加音译。梁实秋和方平都采用了归化策略,把locusts和coloquintida转换为中国文化意象来表达原文“甜”和“苦”的含义。梁实秋译为“皂荚”和“苦瓜”,方平则译为“蜜”和“黄连”,二者都能让目标语读者准确领悟到原意,但梁实秋的译注更能让读者了解原文两个意象的源头,搭起了源语与目标语文化的桥梁。

例3:Hymen from heaven brought her,

Yea, brought her hither,… (《皆大歡喜》)

朱译:亥门带着伊,远从天上来[1]

梁译:海门带她从天上来;是,带到这里来[2]

方译:喜神引领她从天宇来人间和你团聚[3]

Hymen是希腊罗马神话中专司婚姻之神。朱生豪和梁实秋都采取了直译,保留了源语的意象。但作为译本受众的中国人大概不太熟悉Hymen的文化背景,因此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而方平将其译为“喜神”,似乎更易于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稍遗憾的是没有译出原文意象的称呼。

方平先生曾经总结他们三人的翻译风格:朱译本是以文学为出发点,因而在其翻译过程中,内容决定一切;而梁译本讲究存真,尽量点滴不漏地翻译;方译本则以剧本为出发点,并考虑到舞台演出的需要。(仇蓓玲,2005)对于意象汉译,如何使得译本在传承原文意象的基础上还可以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才是译者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翻译及翻译活动才能在重译经典的路上创新。

参考文献:

[1]朱生豪. 《莎士比亚全集》 [M].江苏:译林出版社.1998

[2]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1995

[3]方平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谢天振.《译介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仇蓓玲.《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6]李晓丽.《浅析意象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困难》[A].青年文学家.2005

[7]李明.《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动物意象及其翻译方法浅析》[A].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象文化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