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静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中的一类,它还可以被称为无形遗产,顾名思义就是不是物质的文化遗产,其是指拥有着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的表述形式。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有活性有变化,不可把握,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会脱离一个民族其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承载的是一个民族个性,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审美习惯,它就是这样一个"活"的显现。它首先要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其次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承作为一条文化链最后得以延续。所以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人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点与民间雕塑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会就两者的关系来探讨,深入的解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性;以人为本;民间雕塑;异曲同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漫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体社会的一致努力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悠悠中华五千年历史见证的载体,更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智慧的“活化石”,具有着浓郁强烈的民间特性和地域色彩,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用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特殊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传统的表演艺术、民俗礼仪、民族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本文要探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雕塑,雕塑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代,我国已有十分完美的雕塑艺术珍品,如被誉为“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前大型石刻等。这些都代表了古代人民具有极高和超前的艺术审美情趣。
民间雕塑品种繁多,就材料而言,有石雕、泥塑、砖雕、木雕、面塑等等。其中泥塑和面塑常制作较小型器物,往往被归入“玩具”类。民间雕塑其实可以把它归类到民间艺术中,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创造活动。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其本身便是复杂纷纭的民俗事象。
在社会发生阶级分化以前,原始的艺术是全民性的艺术。物质生产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生产劳动是原始艺术最基本的题材和内容。人类的精神生产对于艺术的发生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舞蹈和美术往往成为巫术和原始宗教活动的重要表现方式。而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艺术逐渐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巫术、宗教等活动,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同时有了社会上层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区别。民间艺术其中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民间雕塑就在民间工艺美术中,就制作材料而言除我前文提到过那几种还有竹、陶、玉、骨、角、牙、果核多种。而就题材来说,民间雕塑的题材不局限于宗教,还大量取材于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趣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富艺术价值的是木雕和砖雕、石雕。中国传统雕塑被概括为八大基本风格: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鬼魅抽象风、秦佣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抒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的表现风。
可以考证记载的泥塑的产生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战国策》中苏泰阻益尝君入秦故事有传泥作上偶的记载。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祠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以惠山泥人为例,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山泥人是中国民间雕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它被外国人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惠山泥人的用料、产生过程、制作工艺、内容题材、造型特点和功能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雕塑的传承性、高度的概括性和程序性以及实用性,这些特性都恰好呈现了中国民间雕塑“朴素表现风”的风格特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惠山泥人不但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塑造技艺,更是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深深植入了这一艺术形式当中,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艺术形式并没有因时光的变迁褪色,而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至今仍在当地风行和流传,这在现存的民间雕塑门类中较为少见,惠山泥人也因此成为我们研究中国民间雕塑风格形成的活标本。
中国民间雕塑形态各异,分布广泛,流派繁多,其中尽有巧夺天工之作,但由于社会的变迁,其相应的市场和民俗活动消失,很多地方的民间雕塑手艺也随之失传,而被保存下来的历代精品则是少之又少,这些民族瑰宝的消失,使得我们无法清晰地掌握促成其风格形成的因素,从而给相关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缺憾。
惠山泥人作为中国民间雕塑庞大网络中的一支,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其本身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其完整的传统经营模式和原汁原味的民俗内容,折射出整个民间雕塑艺术璀璨的光辉,是中国民间雕塑风格发展的缩影。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和解读其他民间雕塑流派风格和技艺的成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世界距离日渐缩短的今天,艺术作品的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成为在世界舞台上交流最有价值的因素,所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珍贵的民族艺术,便具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致谢
我历时近一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徐磊老师,没有他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
最后,再次向那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和同学致谢。
参考文献:
[1]顾森,《中国传统雕塑》[M],商务印书馆,2008年.
[2]《中国民间美术全集:雕塑》[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1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