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呈现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也展现出地方教育的新面貌。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清楚地看到,教育的进步是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最终表现出社会的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地方課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课程,开展相关的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育新模式明确学校教育新方向
东风中心小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从开始按课程要求机械地执行,到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今天,我们在前行中寻找思路,在困难中寻求发展的方向,这个拼搏的过程是为了展现今天的成果。
1.从学校自身资源出发
东风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地处城市边缘,地区人民生活经济水平低,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程度不太重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主阵地,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新课程开始,就着手进行地方课程的探索,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首先,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学生进行宣教,课堂上留一些孩子与家长互动的作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其次,利用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校讯通、微信,使家校教育形成一线。再次,问卷调查是重要的宣传手段。最后,家长学校的大力开展,更直接地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
2.让教育资源厚积薄发
经过三四年的积淀,东风中心小学认清形势,找准基点,形成了本校的办学特色,以“五自”(即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自主)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再认真一点点”作为工作方法,从小事入手,从基础入手,让学生从改变自己开始,在点滴成长中积累成绩,形成“自信”的心理习惯,最终确立“自主”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在探索中我们找到了方向,形成本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东风中心小学“五自”教育读本》也就应运而生,这正是东风中心小学积淀教育资源,找准校本课程切入点,厚积薄发的产物。
二、教育新模式促进校本课程新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的领导者在不断地摸索,积累更多更好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好充分的准备。
1.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学素质教育必须要适应现代教学观,与时俱进,开发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充分开发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样学校以“五自”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就应运而生了,学校通过自行研讨、设计以及与社会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习惯养成的课程,丰富教学实践,凸显“五自”的办学理念。
2.校本课程发挥教育新作用
校本课程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各类教材的编写、教学行为的实施等,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从而打造新型的教师队伍。
3.校本课程的开发指导学生新方向
校本教材是否达到了改变学生各种习惯的作用,在短期实践的过程中,《东风中心小学“五自”教育读本》发挥了其教育作用,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感受到的运用到了生活学习中,校本课程则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拓展空间。
三、教育新模式展现学校新面貌
1.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力度。学校同时开展了校本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同时促进了教师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教师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3.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在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电脑房等,发挥辐射效应,彰显学校特色。
同时开展家校活动,实现家校合作。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普通小学家校合作校本课程活动方案,举办了家校合作校本课程系列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校本开发具有特色化、校本化、人本化。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反思、完善和提高。我们会不断地朝着“五自”教育的核心目标去努力。让新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教育方式,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使学生、教师呈现出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曹秀娟.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张燕.论校本课程文化构建[D].河南大学,2010.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