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玲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高质高效地学习一门学科,缺乏兴趣就是缺乏“敲门砖”。当学生处于不满、压力大、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状态时,他们对学习就会显著缺乏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当然无从谈起。如同汽车行驶需要汽油驱动一样,兴趣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让这种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情境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及相互理解,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就是要在教学中投入饱满的精力和热情,用言语鼓励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当学生犯错误、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关爱,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由衷地为学生感到高兴,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教师和自己同甘共苦,教师也能够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
二、“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产生兴趣的长久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显然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后续数学学习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为学生创造、设计竞争和成功的机会,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课堂练习。
培育树木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数学教学则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降低知识讲解的难度和层次,精讲重难点而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广泛涉及,放慢讲解速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尽量当堂解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分层设计,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满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更高需求;设计教学任务,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发掘学生潜能,重点培养中等学生,同时照顾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层设计作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注重夯实基础,中等成绩的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适当延伸,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提高作业的综合性,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供有兴趣的学生挑战。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好奇心、求知欲旺盛,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现学生觉得難以理解或者不可思议的新材料、新事物、新观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越不了解这种事物,探索的兴趣就越强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材料,让学生有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想法与意见等。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先讲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新课,学生用数格子的方式得到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6厘米和3厘米,并计算出面积为18平方厘米,而平行四边形的长、宽也分别为6厘米和3厘米,面积同样为18平方厘米,那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营造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四、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有语言美,音乐和美术有艺术美,数学与这些学科不同,数学体现出的是逻辑美、秩序美、对称美,数学的美是内在的、隐蔽的、深邃的,抽象的公式、符号是理解数学美的钥匙,将审美教育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数学知识的价值有极大的帮助。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是有趣的,能够锻炼思维,数学也是一座挖掘不完的知识宝藏,这说明很多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到数学美,但是这种感受对学习没有帮助,因此,也缺少实际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题目的言简意赅,感受解题方法和思维的巧妙之处,感受数学规律的和谐美、统一美。数学审美教育让学生从别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运用数学力量能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数学信仰,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非常有利。恰到好处的语言、按部就班的推演、简洁直观的结论都能够体现数学的内涵,也能够让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茅婷婷.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学生之友,2015.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