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摘 要: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不会繁荣的。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当重视创新,也应当从娃娃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改变阅读书籍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阅读;创新思维;氛围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养成固定的阅读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像是一张洁白的纸,可以让教师尽情地书写规划。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望抛砖引玉。
一、培养创新意识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1.创新思维的培育应当从小抓起,因而小学在这一方面的责任重大。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的习惯。小学的这个时间段正是学生在不断形成自己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时候,所以培养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2.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对于创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语文这个科目的培养目的来看,对于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方,语文的听说读写中,涉及非常多的思维方式的教育。创新离不开思维,想要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就要有非常扎实的思维基础。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语文教学中多半是分析课文或者其他阅读文中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理解能力。有了充足的理解能力,才能够使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创新。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有效途径
创新思维不是仅在表面的一种思维,对小学生而言,它一共分为直觉、想象以及发散这三种思维。
1.直觉思维的开发。这种思维是跟时代以及所处的环境相关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难能可贵的就是直觉。推行速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直觉思维的思考能力,并且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上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曾对年级比较高的学生举办了速读大赛,在短时间内浏览一篇长文章,并且要求他们说出或者写出他们的读后感、文章的中心思想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培养了非常强烈的直觉意识。
2.想象思想的开发。作家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有丰富的观察力以及想象力,在理解这些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描述自己的世界。比如,在讲解《海上日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海上日出是什么样子的,把沉浸在看日出景象中的同学们巧妙地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更加美好的景象之中,于是重点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共有5句话,每句话都是一幅美妙的画。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用画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自己读懂的语言文字通过大脑,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还原成图画的过程,即把“话”变成“画”。学生通过作画,品味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深入理解“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打下基础,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
3.发散思维的开发。发散思维比较广泛,它指的是不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进行思考,不会被局限,能够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对读物进行思考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在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抓住中心词“神机妙算”,进行发散思维:①课文哪些片段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②诸葛亮为什么可以这样神机妙算?引导学生在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对比思考,再统一认识,周瑜只是在自己设计的暗算诸葛亮的圈子里转来转去,自己以为赢了,实际诸葛亮早已看破周瑜的诡计,并且不动声色地将计就计,为自己谋划的草船借箭做了战术上的准备,这足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提倡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旨在鼓励学生用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哪怕学生回答得非常离谱也要进行鼓励,不能对他们的创新思维绝对否定,挫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三、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在课上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各个意见不要轻言否定。其次,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习惯。在阅读教学中,不能采取灌输型教育,一定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自愿进行学习,使他们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要在课堂的形式上进行改革,构建以學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实施新课标,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探索,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冰雪.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5).
[2]周素珍.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爱国情感[J].华夏教师,2015(11).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