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了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高职数学课程与两者的适应性特点,分析了在高职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耦合性,指出了目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与之不相适应的缺陷,提出了在高职数学课程中加强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多元智能;学习能力;适应性;耦合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新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教育的内涵和形态。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需要终身学习的大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授人以渔。
人类的学习是以高度发达的智能为基础的有意识的高级认知活动,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相应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获得智力的培养,并获得综合应用这些智能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1]。由于学生多元智能和学习能力的后天性和可塑性,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多元智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
对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培养和提升学习者学习能力,既有目标和内涵上的区别,也彼此依赖,相互关联。正确认识两者的耦合性,充分利用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体现,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是对高职数学课程潜在功能的充分发掘,能更好地发挥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
1 多元智能与学习能力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智能并非单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人的智能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都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由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几种基本智能构成,人类的每种智能活动都需要运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基本智能[2]。人类的智力水平即是对几种基本智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也是对基本智能综合應用能力的评价[3]。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形成自主内化知识的能力和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
所谓内化知识,是指学习者把习得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之中,使新、旧知识相融合并产生新的知识系统认知结构。
所谓把知识转化为才智,是指学习者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在新的情境或客观实际中灵活、机智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至进行创造的智慧和才能。
学习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结构十分严谨。就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而言,它需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而发生手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多种智能的驾驭过程,是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综合运用。学习能力是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 高职数学课程与培养多元智能、提升学习能力的适应性特点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论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高职数学课程所具有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点,决定了通过高职数学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1 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是指数学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符号化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极限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人类多元智能的结晶。数学语言体现了数学课程独特的魅力,精炼而严谨,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凝练而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是对学生语言智能的训练和培养,用数学语言学习、描述数学概念、结论,是对学生自然观察者智能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很好地对事物的形态和性质进行细致的分辨和归类。在高职数学课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数理逻辑,更可以将这些数学技能和思考方法延伸到一般思维,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培养,也可起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2.2 高职数学课程的应用性意义
应用性是指通过教学和训练,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能将数学方法的运用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性学习和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感知和分辨能力,而由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与合作,也培养了人际交流智能、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力和学习目标的掌控能力[4];更为复杂的应用问题还需要综合运用信息收集、甄别、整理等技能,起到了促进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
2.3 高职数学课程的发展性意义
发展性是指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学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智力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会许多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如类比、化归、对应、数形结合等等,这些思维方法学习过程即是多元智能的培养过程,它们本身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构件,将这些思维方法加以应用的过程又是对知识内化能力的训练,即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数学是抽象的,学生的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来支撑学习,因此数学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多元智能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耦合性endprint
3.1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多元智能和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和内涵
多元智能既是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必要的前提,智能又可以是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培养多元智能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核心能力[5]。学习能力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被应用并得到训练和强化,再被应用到更为复杂的学习活动中。所以学习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意义深远,其内涵本质就是有利于每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每个人的终身发展。
3.2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多元智能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耦合性
耦合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概念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高职数学课程功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是社会发展对高职数学课程提出的必然要求。
而探讨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两者的耦合性,对我们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形态、设计教学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两者的内涵的同一性
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具有同一性。多元智能的培养要求我们的教学充分发掘个人的智能优勢,并使每个人智能在教学和训练中得到适合的和多元化的加强和全面的发展;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同样是为了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都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两者都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2)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两者的相互依赖性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人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高职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要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程的学习比任何一门其他课程都需要多元智能的综合应用,这是因为数学课程知识脉络清晰,很多知识点彼此有很强的逻辑关联,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需要对新旧知识有融会贯通,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调动学生多种体验、综合各种信息,充分运用观察、记忆、思维等高级智能,找到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体验,锻炼了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多元智能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将科学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学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两者在过程上的重合性
数学学习既注重结果目标,更重视过程目标。过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是多元智能的运用和训练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过程,即对学生将科学思想内化为学法的过程。
数学概念严谨而确定,通过数学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严谨而深刻的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最终形成对事物的形态和性质进行细致的分辨和归类的能力,是对学生自然观察智能的训练[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为学生展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符号化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极限等基本思考方法,既是多元智能的综合应用,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中的基本技能。
结束语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迫切要求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独立学习和敏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需要终身学习的年代,进一步培养、强化学习者的基础智能和学习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与之相应,如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新的教学模式,以使高职数学教育更适合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已成为职业教育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陆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创新导刊,2009(12):196.
[2]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开明出版社,2003.
[3]李正成.根据智能特点促进学生学习[J].快乐阅读,2013(2):119.
[4]王小川.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J].创新课堂.
[5]李志和等.我国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1-156.
[6]李菊等.多元智能理论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情境化评估[J].教学与管理,2012(12):71-73.
作者简介:杨芬(1963,1-),女,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现教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