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艳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新的阅读教学策略。所谓阅读教学策略指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策划与选择,它要解决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只看重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结构等,对于文章的阅读鉴赏,还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分析和理解上,不会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与理解,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失去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只有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理念变教师是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價值。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 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二、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充分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教师要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文章。明确学习目标,就是明确学生阅读文章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不会盲目浏览,而是对文章进行主动认知和分析,进一步品味文章中蘊含的美好情感。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等,开展课前预习工作,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之前,体会作者的写作心境和手法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
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直观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同时针对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指导,促进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与小学语文阅读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知识,还应对文章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内心感受,以及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所蕴含的哲理和要传达的思想观念,都有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字、词、句、段,还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父亲的追忆之情,以及作者父亲对孩子朴实无华的爱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传达出的父子之情,引导学生对父母心怀感恩,深刻理解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四、倡导多角度培养阅读语感
语感主要是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的敏感性,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行为,能够直觉地把握语言本身的隐含意义,它是语感者内在理性积淀的感性表现形式。语感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措施。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语感:一是积极激活学生想象,触发语感。作品中的形象只有借丰富的想象、联想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再现;读者头脑中呈现了作品中的形象,才算真正感知了课文的内容。所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感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语句分析,让他们对事物整体、层次、方位、形态、色彩,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结构、形状等,议论文中论辩者的语气和姿势,记叙文中所写生活画面、景观、人物的容貌、动作、语言等等的形象产生真切的感觉,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人、事、物的程度;二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品词赏句来培养语感。美文的语言是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我们在语感训练体验式学习方式时,注意抓住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使学生具备把握语言精当感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守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