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一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整个20世纪,梁氏三代始终活跃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为拯救危难中的国家而奔走呼号,建筑学家梁思成为拯救面临消亡的传统建筑而奔走呼号,环保主义学者梁从诫为拯救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奔走呼号。三代人各自投身的事业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似乎注定都不能成功——起码暂时看不到成功。这不能不叫人为之感叹。梁从诫先生说:“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这话背后是怎样的悲怆之情啊!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在材料范围内作文。
(江夏一中 梅晓华)
每一个时代都有本时代的觉醒者,他们最先于黑暗中惊醒,于浮华上冷静。梁氏三代,皆为中国华夏之业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但最终似乎都难见曙光,梁从诫先生叹曰:“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这是怎样的悲凉与无奈?暮鼓晨钟,世人可闻?
多少年间,华夏大地满目疮痍、山河破碎,梁先生于家国危难之际悲呼,于风雨之中顿足,曾有多少人挺身而出,与之并肩?梁思成先生因中国古建筑消亡掩面痛哭之时,又有多少人对他不解甚至责难?梁从诫先生为自然环境奔走呼号时,得来的又是多少冷眼旁观?
当时代觉醒者为时代泣血呐喊以警醒世人时,有人充耳不闻,有人沉默不语,有人如隔岸观火……
当今时代,亦是如此:当环保主义者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呼吁时,换来的往往是淡漠与不屑;当文明的宣传者对人们善言相劝时,换来的往往是恶语相斥,甚至是拳脚相向;当国家领土遭受侵犯,有人却满口戏言,毫不在意……人们醉心于各类“失真”“失态”“失向”的消息与言论。而如梁氏三代这样的“时代的暮鼓晨钟者”,却无问津者。
试问,如若没有他们,时代会走向何方?如果他们因人们的冷漠而垂下眼帘,他们因无人扶持、背后空无一人的伤痛而停下脚步,那么时代将失去黑夜中的灯塔,民族的帆船会因一个小小的暗礁而搁浅于冰凉的海水之中。但令我们欣喜的是,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有人与他们并肩。如秦玥飞,从名校耶鲁毕业的精英,将双脚深深扎入中国的“黑土麦田”,而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人已与他并肩,用自己稚嫩的双肩一同托起祖国的未来,正如他们所说,不仅要为祖国“输血”,更要为她“造血”。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要让她拥有年轻鲜活的血液,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决不可让那些“时代的觉醒者”孤军奋战,我们要做的,是与之并肩,直面一切骇浪惊涛,给予他们最真的关怀、最大的支持与最美的赞许。
只愿梁从诫先生的悲叹不再我们的国家响起,只愿暮鼓晨钟,世人皆闻,闻之即行。
【借而鑒之】
本文题目夺人眼球,使人警悟。开篇由梁先生感叹引出,既扣题目,又引出下文。接着叙述梁氏三代的悲呼在当时无人回应的事实,再以反问假设、正反论证阐述了与“时代的觉醒者”并肩、社会才会进步的观点,并进一步强调“拥有年轻鲜活的血液,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论述了“暮鼓晨钟,世人皆闻”的重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