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云,张燕茹,2,王明真,王红,袁世新 ,周 琳
(1.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保健部,广东 深圳 518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3.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 保健部,广东 深圳 518000;4.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息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健康心理研究
心理干预对缓解孕妇焦虑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月云1,张燕茹1,2,王明真3,王红1,袁世新1,周 琳4
(1.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保健部,广东 深圳 518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3.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 保健部,广东 深圳 518000;4.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息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目的探讨音乐椅及微电流刺激仪对减轻孕妇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将1072例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772例给予常规心理指导,干预组300例在常规心理指导同时给予音乐椅及微电流刺激仪等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在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孕妇SAS评分(34.2±8.3分)、SDS评分(34.2±9.7分)均低于对照组(47.8±6.7分、41.9±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音乐椅及微电流刺激仪等干预疗法能明显减轻孕妇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疗法;孕妇;焦虑;抑郁
女性在妊娠期不仅会有生理上的显著变化,还会有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孕妇的紧张、焦虑、抑郁[1]。近年来产前抑郁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产前抑郁和焦虑不仅会对孕妇的身心健康、婚姻生活及社会交际带来不良影响,还会严重影响婴儿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发展及母婴关系的培养;此外,产前抑郁和焦虑得分高者,产后相应得分也较高[2]。本研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3]对1072名孕妇进行测试,旨在了解深圳市孕妇孕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为今后完善孕期的管理及保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常规产检的女性1072名,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及躯体疾病者;随机将其中的300名划为干预组,772名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知情同意,可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1.2心理指导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指导,干预组采用音乐椅、微电流刺激仪等干预疗法进行心理及情绪的缓解治疗方法。音乐椅放松疗法,是以专业的放松音乐加上脑电实时反馈等特点的集成音乐放松、催眠治疗于一体的智能反馈型音乐放松治疗方法,每次半小时,每周两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微电流刺激仪采用美国EPL公司生产的Alpha-Stim,电流10~500uA,频率0.5Hz。使用时,先清洁耳垂皮肤,将Alpha-Stim的电极于两耳,患者坐下,每天一次,每次根据自身耐受情况可选择20分钟或60分钟,两周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发放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要求15min内完成,并现场收回;对问卷条目理解有困难者进行现场指导,但不进行任何暗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纳入研究的1072例孕妇中,25~34岁的占74.3%,<25岁的占19.8%;户籍类型:暂住的有648人,占62.2%,属于深圳户籍的有301人,占28.9%;居住状况:38.7%的孕妇与父母或者公公婆婆一起居住,61.3%的孕妇是夫妻另住;文化程度:28.0%的被调查孕妇为高中或中专,29.2%为大专,23.2%的孕妇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女性在年龄(P=0.976)、孕周(P=0.717)和孕次(P=0.07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心理干预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况 干预前,两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亦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a与本组干预后比较,P<0.01;b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01。
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工作是是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孕期女性的身心健康不仅反映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4]。妊娠是女性经历的一个正常又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心理状况及情绪的改变。此外,孕期妇女不良的个性因素和环境刺激也会造成产前情绪不稳定的发生[5]。孕期焦虑、抑郁症状是较常见的心理反应,据报道,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7%~15.0%,产前焦虑的发生率高达12%~54%[6-8]。深圳市地处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南部沿海地区,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本文探究深圳市产妇焦虑与抑郁情况是否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音乐椅放松椅微和电流刺激仪是治疗焦虑、抑郁及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优美的音乐具有舒缓、联想及同化作用,能激发处于焦虑抑郁中的孕妇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分散其注意力,使她们在音乐情境的诱发下,情绪获得宣泄和释放,对精神紧张、烦闷和焦躁等情绪有镇静作用[9]。
微电流刺激仪是透过耳夹电极导入与人体生物电流极为接近的一种微安级别的特殊电流刺激大脑,调节大脑某些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从而治疗焦虑、抑郁或缓解症状[10]。微电流刺激疗法在中国是作为一项缓解焦虑、抑郁或失眠等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的新手段,但是在美国,微电流治疗法已经有近30多年的历史,得到美国FDA的批准,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治疗技术。2002年微电流刺激疗法得到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临床,在精神科、康复科及心理科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中,针对孕妇进行音乐放松和微电流刺激的心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也低于音乐治疗前,这说明音乐椅、微电流刺激仪等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症状。音乐、微电流刺激等干预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相似[11-13]。音乐椅及微电流刺激仪的治疗机制除了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放松之外,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陪同可能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拉近孕妇与医务人员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构建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从而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本研究提示,音乐椅和(或)微电流刺激疗法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增加病人过多的额外费用,孕妇的依从性较好,能够使孕妇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在进行音乐疗法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要注意结合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经历的生活事件等因素,提供适合的音乐进行个性化治疗。在进行干预治疗前,要引导孕妇保持安静的心理状态,排除外界环境(噪音)因素的干扰。要求医生参与孕妇的心理干预治疗,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疏导,与患者共同进行讨论,主动聆听,关注孕妇的心理护理,提高音乐干预治疗法的治疗效果[14]。在进行微电流刺激治疗时,每天20分钟的治疗,坚持两周一般可有效控制焦虑抑郁的症状。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眩晕或恶心。另外,微电流治疗要在睡前至少3小时进行,以免患者因警觉而影响睡眠,长期使用加重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疗效。
[1] 祝亚平. 综合干预措施对产妇抑郁的影响评价[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 11(3):230-231.
[2] 杨婷, 合浩, 冒才英, 等. 孕妇产前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4):246-250.
[3] 段泉泉, 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26(9):676-679.
[4] 李贤芬, 云苗, 稀陈, 等. 1008例孕晚期妊娠妇女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20(5):665-666.
[5] 李鸥, 李娟, 范扶民, 等. 300例孕妇焦虑的相关因素问卷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1):36-39.
[6] Yonkers KA, Smith MV, Lin H,etal. Depression screening of perinatal women: an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y start depression initiative[J]. Psychiatric services,2009, 60(3):322-328.
[7] Lee AM, Lam SK, Sze Mun Lau SM,etal. Prevalence, course, and risk factors for ante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7, 110(5):1102-1112.
[8] Dunkel Schetter C. Psychological science on pregnancy: stress processes, biopsychosocial models, and emerging research issue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1, 62:531-558.
[9] 周文姬.音乐疗法在产程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 11(4): 419-426.
[10] 陈一心.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6):967-970.
[11] 李小妹, 周凯娜.音乐疗法改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24):9-12,41.
[12] 王江宁, 李小妹.音乐疗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3,27(29):3314-3315.
[13] 魏英, 杨忠, 潘惠, 等.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 9(4):317-319,341.
[14] 王立新, 徐嘉.近 30年来中国大陆音乐疗法研究综述[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7):1723-1729.
Effectof‘musicchair’and‘cranialelectortherapystimulator’inrelievingpregnantwomen’sanxietyanddepression
WANG Yue-yun1, ZHANG Yan-ru1,2, WANG Ming-zhen3, WANG Hong1, YUAN Shi-xin1,ZHOU Lin4
(1.DepartmentofHealth,ShenzhenMaternityandChildHealthHospital,Shenzhen518000;2.DepartmentofEpidemiologyandBiostatistics,SchoolofPublicHealth,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30;3.DepartmentofHealth,ShenzhenYantianDistrictMaternityandChildHealthHospital,Shenzhen518000,China;4.Shenzhe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enzhen518000,China)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music chair’ and ‘cranial electortherapy stimulator’ in relieving pregnant wom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MethodFirstly, 1072 pregnant woman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772)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n=300).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psychological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rapy of ‘music chair’ and ‘cranial electortherapy stimulator’ in addition to that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 achieved by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then compared.FindingsBefore interven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SAS scores (34.2 + 8.3) and SDS scores (34.2 + 9.7) were lower than those, (47.8 + 6.7) and (41.9-7.5) respectively,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1).Conclusion‘Music chair’ and ‘cranial electortherapy stimulator’ as an intervent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pregnant wome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regnant wom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pregnant women; anxiety; depression
R173
:A
:1674-6449(2017)04-0430-03
2017-01-10
深圳市科创委基础计划项目(JCYJ20140414153700881)
王月云(1968 - ),女,江西抚州人,博士,主任医师。
周 琳(1968 - ),男,湖北天门人,本科,高级统计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