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英
摘 要:有效的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和灵魂的塑造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限的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将阅读拓展到课外。如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四种方法:课内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后“好”读书;课内加强选书指导,让学生课后“会”读书;课内巧授读书方法,让学生课后“善”读书;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学生课后“乐”读书。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更明显。
关键词:课内;课外;阅读;有效衔接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语言素养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中形成的,三分筑基在课内,七分筑塔在课外。”可见阅读是语文的根,是语文的魂,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课内,还应该拓展到课外。如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本人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课内激趣课外续——点燃兴趣火花,让学生成为“好”读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内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课后,学生自然会将这种乐趣延续到课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此,上课时我经常带着一本故事书。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时甚至舍不得下课,课后纷纷还要向老师借书看。经过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点燃了学生阅读兴趣的火花。随着阅读兴趣的提高,孩子不爱看课外书的问题慢慢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好”读者。
二、课内推荐课外读——加强选书指导,让学生成为“会”读者
如今的图书市场良莠混杂,各种文字粗俗不堪、思想狭隘偏激的图书充斥其中,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选对书、选好书很重要。如何教会学生选书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加强学生选书方法的指导。二年级教完《回声》这篇课文后,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趁机向他们推荐低年级版《十万个为什么》《世界大自然之最》,孩子们看得兴味盎然,课间纷纷跑来考我:“老师,你知道飞机飞在哪个气流层吗?”“老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么鸟吗?”三年级有篇课文《太阳是大家的》,这是一首现代诗,浅显易懂、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渗透着真善美。学了这篇课文,学生触动很大,我及时向他们推荐了《金波儿童诗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生早读期间都自发地朗读金波的儿童诗;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的课文全都是历史故事,我相机推荐了《史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等书籍。
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教师要努力教学生选对书、选好书,会选书、会读书。
三、课内方法课外用——巧授读书方法,让学生成为“善”读者
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读书经常处于随意状态,这样很难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在课堂上老师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课后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善于读书的人。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读写并存、读悟结合。全国特级教师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积累表示颜色的词: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学生在课堂上将阅读方法掌握扎实了,课后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成为一个善于读书的人。
四、不拘一格展风采——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学生成为“乐”读者
为了增加孩子读书的成就感,保持读书的热情,教师应该努力改进评价方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积极展示阅读成果,体验快乐阅读。
1.展示读书笔记。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做的读书笔记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读书笔记以手抄报、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进行评比、传阅。
2.记录阅读存折。为了切实掌握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本阅读存折,记录每天的阅读情况。存折由家长或老师填写,评比时一目了然。
3.举办读书活动。“故事会”“辩论赛”“诗词大会”等读书活动十分受学生喜爱。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书香进家庭。家庭阅读氛围对于孩子很重要,教师建立班级微信群,让家长把家庭阅读的情况拍成小视频发在群里共享,最终评比出“书香家庭”,有效地起到了互相督促、互相进步的作用。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犹如语文教学的两只翅膀,依靠一只翅膀的腾飞不可能翱翔于九天。小学语文阅读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课内或者课外阅读是行不通的,老师必须从自身出发,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发展,在课堂外实现飞跃。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