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7-09-22 13:00朱红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朱红军

摘要 通过对灵台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的分析,深入剖析灵台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现代气象发展的需求,对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了对策,以切实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对策;甘肃灵台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08-01

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为半湿润易旱雨养农业区,年平均气温8.6 ℃,现有耕地52 333.33 hm2,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21 333.33 hm2,玉米种植面积14 666.67 hm2,玉米大面积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技术,2016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6.2万t;全县复种蔬菜等经济作物3.6万hm2,全县建日光温室逾200 hm2。近年来,灵台县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苹果种植面积达14 666.67 hm2,且苹果栽植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苹果品好质优,经济效益显著,逐渐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灵台县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多发且损失严重。据评估,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成为制约灵台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每年损失占80%以上。随着气候变暖,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響越加严重。笔者通过多年气象服务工作结合开展的“三农”项目建设,对灵台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切实认识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灵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气象部门也紧密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1 建立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

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县、乡镇2级政府均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及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1.2 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全县13个乡镇均设立乡镇气象工作站,设立乡镇气象协理员,在184个行政村和部分灾害隐患点共计组建了197名气象信息员队伍;二是建成29个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及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全县布设到村到社“村村响”大喇叭,实现气象信息采集自动化和气象预警信息服务精细化;三是截至2016年已建成人工影响天气高炮防雹、增雨作业点4个,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四是根据县域主导产业转型组织开展苹果的生育状况、物候期、产量、品质、病虫灾害观测及服务,有比较成套的执行规范和较为短期的观测资料积累。

2 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为农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但气象部门作为垂直管理部门,人员、资金不归当地政府管理,气象为农服务作为地方政府服务的业务项目,由于当地地方财力紧张,每年气象为农服务经费增长机制有限,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深入开展。同时,垂直部门和地方部门之间的联动不够深入,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效益。

2.2 人员、设备、技术力量落后

目前,县气象局6~8人,且知识结构单一,承担行政后勤管理、国家站网气象资料监测、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多项业务。当前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新农产品、新农业技术广泛推广,农村涌现了大量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现有的技术、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2.3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单一

为农服务产品跟不上需求,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高。虽然每年都在修订完善周年气象服务方案,但创新不足,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由于缺乏专业农业知识及田间地块实际操作经验,理论性的知识叠加预报结论形成的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同时服务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

3 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对策

3.1 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积极引入高素质的农业气象人才,将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水平,灵台县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安排培训课程时,使天气、气候、农业气象课程同农业科技、地理、信息科学等课程相结合[1]。

3.2 完善气象为农服务机制

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大气象为“三农”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吸取更多气象为农服务项目资金,拓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田间小气候监测系统及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等建设,做好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及乡村大喇叭、LED显示屏等基础设施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切实做到合理指导农业生产,科学防灾减灾,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水平[2-3]。

3.3 开发多样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

继续修订完善周年气象服务方案,加强创新,开发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满足不同需求,实现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程度,拓宽气象为农服务渠道,做好气象信息传播,切实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4]。

4 参考文献

[1] 罗立信,胡滨,罗忠科,等.湖南省怀化市气象为“三农”服务2个体系建设与发展[J].北京农业,2014(18):199-200.

[2] 王高芳.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2,32(6):115.

[3] 罗剑飞.广汉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89.

[4] 邓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7924-79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