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芳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虽然信息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给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钻研教材,优化课件内容;寻找最佳时机,推动学生认知;加强实践训练,提升使用水平等方面加以改进,切实提升使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化英语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极大地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滥用,冲淡了教学目标的解读
近年来,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电子白板等先进技术进入教室,信息化教育基地学校试点越来越多,学校也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目标要求,制订了定量指标,致使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越多越好。于是,部分英语课变成了网络资料展示课、图片展览课、风景欣赏课、电影电视播放课。课堂上,教师大量地在电脑旁操作,学生脱离文本,只是观看课件,做一些“配合”与“捧场”。这样的课看似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课堂热闹,试问在热闹之余,学生又收获了什么?
2.信息技术过早应用,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很多老师认为,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之中,于是,教师上课伊始就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导入,这看似渲染了课堂气氛,创设了学习情境,实则因多媒体过早出示,取代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而不是学生所得、所思、所悟。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Gretel and Hansel”选自格林童话,故事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一位老师一上课先把这篇文章的童话播放了一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
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充满了现代色彩,增加了课的容量与密度,但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问题,在操作计算机时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或不当,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冲淡了已经营造好的氛围。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八年级上册Unit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一课时,本来想通过图片描述学习过去时态,为后面的听力做铺垫。但由于操作不当,点开了听力答案,情急之下又手忙脚乱,点了好几次,始终没有找到要用的东西,错过了学生的学习最佳期,破坏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圍,好端端的一节课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针对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过程有效融合,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广大英语教师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对策
1.钻研教材,优化课件内容
教师之所以滥用信息技术,是放大了信息技术之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把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当成“万能药”,喧宾夺主。并非所有的课文,每一个单词、词组,每个句型或情景都需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情、教学内容、重难点等综合因素,科学慎重地使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一般而言,在一些传统手段、方法无法实现或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恰当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呈现一些动感的过程,交代有关背景、渲染气氛的地方借助现代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寻找最佳时机,推动学生认知发展
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并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把握学生的最佳准备状态期,利用多媒体的辅助突破重难点,进行新知识的传授。
3.加强技术训练,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熟练的技术源于扎实的训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既要靠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又要靠平时的自学实践。一方面,要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训练,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一步步提高应用水平。教师还应积极参加一些优质课及公开课的活动,才能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的巨大冲击,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设计,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孙进.浅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6(10).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