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男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不断的积累、巩固、深化知识和提高能力,以达到学习的不断迁移,那么首先就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化学教学中一重大课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提高能力;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让学生学会自学质疑
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疑问。由于学生程度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创造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时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来创造情景。例如,在教物质的量时,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所以先布置让学生回家自学,并告知在上课的时候将选一名学生作为“小教师”,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部分内容讲给全班同学,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得认真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为题也能独立积极思考,这样使学生带着迫切解决问题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的激发。而且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很配合,讲的学生认真讲,听的学生认真听,而且有几名同学遇到了疑点,这位“小教师”也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刚下课,就有几名学生围过来,问我这样的活动还搞不搞,他们也想当回“小教师”。
二、动手实验启发学生学习乐趣
《论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让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积极参与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在讲碱金属元素时,我们学过了钠与水的反应,学生都知道了反应现象是:浮、熔、游、红、鸣,那么钾与钠结构是相似的,化学性质也应该是相似的,钾与水的反应现象该如何呢?我找一名同学让他根据钠与水演示实验的操作,独立完成钾与水的反应实验,并让其他同学对他的操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的学生就怕被同学找出错误,而其他同学就想发现问题,大家的精力都汇集起来,这样就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
三、重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常常习惯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向思维,久而久之,易形成顺向型的思维定势,一碰到逆向思维的题往往会满腹踌躇。例如,在教学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具有1摩尔电子的NH4+的质量是多少克?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我便启发,1摩尔NH4+含有多少摩尔电子?学生易于回答是10摩尔,接着我又问:“具有1摩尔电子的NH4+物质的量是多少?也容易回答是1/10摩尔。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如能逆向思考本题答案显而易见:1/10×18=1.8克。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原来闭塞的思维活跃起来,思路开阔,求知欲望增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方法克服死板硬套的毛病。
四、故作糊涂启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教师必须经常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做出批评和评价,如果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味地给予严肃认真的指正,学生往往因产生思维定势而对教师的批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之收效甚微。如果有意識地设些“陷阱”故作糊涂,反而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错误”中寻找“正确”,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例如:在标准状况下,11.2毫升某气体的质量为0.16克,该气体可能是(),A氧气B氮气C硫D二氧化碳。经过计算M=32克/摩尔,那A、C两个答案都应该选呢?反问学生,让全班学生进行激励的讨论,讨论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自己解决,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气体有摩尔体积,而标准状况下,硫是固体,所以不选,所以正确答案是A。让学生的错误在激烈的讨论中得到纠正,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加深认识。
总之,在课堂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我们老师应该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他们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祖国的栋梁之才。
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浅的尝试,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