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地方性金融机构企业征信数据质量工作的思考

2017-09-22 23:03郭箭
中国经贸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异议约束金融机构

【摘 要】数据质量是征信系统的生命线。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出新的征信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本文简述了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山西省的实施情况,介绍了山西省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企业征信数据质量管理的工作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做好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企业征信数据质量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征信系统;数据质量

一、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情况

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质量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督促报数机构确保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并综合考虑全年有无数据质量重大事故发生、数据质量稳定情况、异议处理情况等因素,对各机构的数据质量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评定。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征信数据报送水平,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以及征信系统数据报送人员提高报送数据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2012年起,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全国性银行范围内试行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之后逐步推广至所有接入征信系统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按照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要求,每一自然年度为一个考核期,根据参评金融机构全年数据质量的综合量化考评得分,将其划分为A、B、C、D四档。其中A档机构为优秀机构,B档机构为进入优秀机构候选范围但最终未被评为优秀机构的机构,C档机构为既没有进入优秀机构候选范围也没有达到被约束机构条件的机构,D档机构为被约束机构。激励措施包括发文通报表扬,给予其推荐优秀个人的资格等;约束措施包括发文通报批评,责令限期进行整改,若情节严重或未能按期整改的,暂停该机构征信系统部分或全部查询服务等。

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以来,随着征信系统接入机构的逐年增加,参加企业征信系统数据质量考评的机构从2012年400余家扩展至2016年末的600余家,数据质量综合评分也逐步上升并保持在98分以上。据最近一次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数据质量工作情况通报,有129家地方性金融机构被授予“企业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优秀机构”称号,400余名地方性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被评为企业数据质量工作优秀个人。

二、山西省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数据质量工作情况

根据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要求,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了对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企业征信数据质量管理。

1.密切跟踪地方性金融机构日常数据报送通过率,定期开展两端核对(余额核对)和量化评分,通过考评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苗头,督促金融机构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避免造成数据质量大幅波动。

2.每年度定期召开数据质量考评工作会,通报山西辖内各地方性金融机构企业征信数据质量考核情况,推荐辖内企业征信数据质量考核优秀机构、组织相关机构进行经验交流、帮助考评落后机构分析数据报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山西省征信数据报送质量。

3.处领导带队走访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就征信数据质量工作约谈接入机构负责人,现场了解、实地分析问题所在,研究原因和解决思路,密切跟踪改进工作进展情况。

4.将数据质量纳入对辖内各级人民银行的工作业绩考评,年初制定考核目标、分解考核任务、量化考核标准,年末根据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数据质量综合情况进行打分,在全省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合力。

5.在征信相关业务活动现场检查工作中增加数据质量的相关内容,确定贷款、担保等业务的重点关注数据项,同时综合被检查金融机构实际业务开展情况,采取抽查方式检验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对该机构征信数据报送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山西省参加企业征信系统数据质量考核工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有10家,其中接口行7家,非接口行3家,全年量化考评平均分达到达标线(97分)的8家,不达标(95分至97分)的1家,低于警戒线(95分)的1家。有4家地方性金融机构具备2016年企业数据质量优秀机构(A档机构)的候选资格。

三、山西省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数据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地方性金融机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总体水平较以前年度有了大幅提升,但距先进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對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机构满足于考评得分达标,甚至高于95分即可,没有对数据报送工作高度重视,未按规定报送或没有及时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数据报送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数据质量未达标机构普遍存在数据报送不及时的问题,个别金融机构企业数据报送及时性得分长期徘徊在个位数字(满分应为20分),说明接入机构的数据报送工作频率较低或不规范,导致相关业务数据没有在t+1的规定时间内报送。

3.数据报送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数据报送人员对错误数据纠错、业务标识变更等操作不熟悉,或由于人员调整,交接工作不到位,导致不会查看反馈报文、屡次纠错不成功等情况出现,影响了数据报送通过率。还有个别机构以业务系统、接口程序或两端核对程序不完善或需要升级为由,规避考评工作,或考评成绩连续几期不达标。

四、相关建议

1.接入机构应高度重视征信数据报送工作

接入机构应按照“规范操作、完善流程、健全岗位、落实人员”的要求,全面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所在,研究解决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日常数据质量管理,及时发现、认真解决影响征信数据质量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征信数据报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问题积累影响本单位数据质量整体水平。

2.努力提高数据报送的及时性

接入机构要切实数据报送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做到数据报送工作不迟报、不漏报,不断提升数据报送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企业征信数据报送的时间要求是t+1,即今天发生的信贷业务应于明天下班前报送。其实,不仅增量数据报送要达到t+1,对于纠错数据也建议机构尽量做到t+1。endprint

3.建立保障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

接入机构应重视制度建设,及时补充、完善管理措施,力求制定一个全面具体、科学实用、严格规范的管理办法,形成数据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征信数据报送工作,建立AB岗,确保工作衔接,任务落实到人。接入机构在对业务系统或接口程序进行升级、改造或其他重大变更时应提前通知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并按要求进行测试验收。在程序切换前,不得无故停报征信数据、不参加考评,如确需暂停的,应及时将相关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

4.尽快报送客户基本信息

根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文件要求,地方性金融机构应按照《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版本号2.2)》要求报送企业基本信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于2016年启动了对各机构报送的企业基本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的数据质量考评,并待条件成熟后,正式将企业基本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的数据质量考评结果纳入企业征信数据质量整体的评价体系。各地方性接口行应按照工作计划抓紧完成接口程序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基本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数据报送质量;非接口行也需要及时录入报送财务报表信息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中的相关信息。

5.规范处理企业征信系统异议信息

按照《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异议考核得分是“考核分数”计算公式的一部分,但过去几年尚未纳入考核。为进一步加强征信系统异议处理工作,征信中心制定了《异议处理工作评价纳入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方案(试行)》,计划自2017年度开始实施。该方案拟通过异议发生情况、异议回复情况和异议解决情况3个指标考核金融机构的数据质量,指标占比分别为30%、60%、10%,满分为100分。异议发生率指標与总分负相关,异议发生率越高,总分越低;异议回复率、异议解决率指标与总分正相关,异议回复率越高,总分越高。各地方性金融机构应尽快建立完善本单位的异议处理工作制度,明确异议受理、核查、纠错及反馈的流程及时间规定,对分支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异议处理工作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关于2016年第四季度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数据质量评分情况的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作者简介:

郭箭(1980—),女,山西晋中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征信理论与实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议约束金融机构
注销异议登记的实务探讨
异议登记只能破解善意取得
异议登记的效力
马和骑师
欧专局改革异议程序,审结时间缩短至15个月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