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琼
摘 要:当前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师生互动中自主理解世界,创造知识,而不在于既定知识结构的传递,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认识的理论具有自我意识,并以对话的方式学习理论,获取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自我意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改的全新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热衷于摆花架子的课堂教学误区。我们必须确实转变观念,从本质上理解推动新课改。
一、对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理解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确立了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目标定位,三维目标是辩证的统一体。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理解
在课程学习中,知识不是被动灌输的,学习过程就是主体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创建意义的过程。在旧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只是旁观者,而不是洞察者”。当前,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师生互动中自主理解其世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认识的理论具有自我意识,并以对话的方式学习理论,通过学生参与批判的讨论、师生共同协作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
课程不是固态的,而是动态过程和经验积累,它成为一个过程、一个活动、一个内心的旅行。这样的课程必须强调培养个人在重塑自己的人生经历方面的能力。因此,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定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它是以局部情景中特定的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对话和转变的过程。我们要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要更加重视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这是智慧的第一步,也是迈向转变的重要一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阐释
有人认为:“如果根本没有知识或轻视、削弱知识,那么学生的发展更无从谈起,主动学习态度、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等,便无源无本。”但强调学习态度、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等,并非就是否定或轻视知识教育。时至今日,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不能不引起教育的关注。学生是作为个体存在于学习探究活动中,教育必须包括能力感觉、价值阐述、积极的自我概念、改革的能量和开放的个性——形成“自我指导学习”的课程模式。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
北师大最近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新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最大的差异是在于教学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设计多种活动,而中国的教育重在“教知识”,这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记忆上。新课改的物理教学应体现:
1.强化三维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教育一直不懈追求的崇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首要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过去我以“举例分析的思维方法训练”和“自主学习方法训练”为物理模块单元设计了教学方案。这样教我感受到学生知识、方法、态度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了,不仅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思维方法,也喜欢上了物理这门学科。而老师达到了高效而轻松的教学境地,也体验到“教是为了不教”的乐趣。
2.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并把认识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也应跟上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步伐,体会物理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成功的教学不仅在于解决学生已有的问题,还应该诱发出新的科学问题,哪怕是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这样,学生面前科學的大门开启了,探索真理的道路展现了。他们将会超越“书本是科学的世界”的观念,认识到“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3.加强和重视科学探究
新课改把“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它既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体验感受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树立科学精神。自然是沉默的,我们可以把实验看作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对话”,正是靠着这种对话,迫使自然界做出回答。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同时提倡随手取材自制教具进行实验,生活中的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让学生参与的吸引力更强,简单明了,且成本低、易推广。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广阔空间,是师生情感交流、智力交锋、相互启迪、设问释疑、轻松和谐的舞台,是使固化在书本中的一切在学生心中和手中鲜活起来的“仙境”。
参考文献:
[1]黄伟.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J].教育研究,2007(10).
[2]赵德成,李灵.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3(6).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