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勇
[摘 要]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生命自然生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若运用工业化方式进行处理就容易使其遭受“重度污染”。学生不是产品,教学亦不是工业流水线。教师必须从“生态农业”的视角来开展数学教学,积极为其“察墒、施肥、除虫、灌溉、光照”。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呈现绿色与环保。
[关键词]农业生态;数学教学;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45-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意味着,数学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自然生长的过程。将数学教学作为“工业”,将学生作为统一化、标准化的“产品”,必然导致数学教学的“重度污染”。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重建数学教学之“生态化”,是解决数学教学“重度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察墒”: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墒情,即土壤湿度的情况,这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的“察墒”,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及其认知状态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准把握,如学生已知什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学生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真实想法,等等。只有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不偏离“航向”,教师才能做好真正的“领航人”。
例如,教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教材第8册)时,由于学生已经拥有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经验,而且教材也呈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范式,因此,笔者让学生进行自主验证。学生的验证方式和表征方式是多样的,有的用多位数验证,有的用小数验证,有的甚至用分数验证(尽管没有学习分数乘除法,但学生通过画分数图依然可进行直观验证)。通过验证形成科学结论后,有的学生用文字表达,有的学生用图形表达,有的学生用符号表达,等等。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探究方式和展示方式给予积极评价。这样,学生为自己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而喜悦,教师也因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状态而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施肥”: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教材、创造学材,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法展开指导,在学生遭遇探究障碍时予以点拨、引导等。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苏教版教材第12册)时,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2倍多一点”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用黄豆做实验,由于黄豆之间的间隙较大,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学生纷纷改用水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给予点拨:是要将圆柱里的水倒入圆锥里,还是将圆锥里的水倒入圆柱中呢?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应将圆柱里的水倒入圆锥中,这样实验结果更精确。原因有二:一是水先倒入圆柱中,再倒入圆锥,漏掉的水不多,误差小;二是若将水倒进圆锥入再倒入圆柱,每次圆锥壁上都会沾有水,导致实验有误差。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学法指导,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探究數学、实践数学。
三、“除虫”:助力学生的学习成长
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探究中难免会遭遇障碍或挫折,如果教师不给予积极疏导,就会让学生产生“习得性障碍”。教学中,教师要找寻学生数学学习的盲点及问题症结,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施治,进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教材第9册)中的习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800平方米,底是40米,高是多少米?”时,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会出错,他们要么将“面积乘2除以底”写成“面积除以2除以底”,要么漏写“乘2”。对此,很多教师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讲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其实,只要我们潜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洞察学生的解题心理:解题就是运用题中数据,题目没有2,当然不写2了;解题就是运用公式,公式中是除以2,当然应写成除以2。基于此,教师要引领学生“除虫”,一是运用倒推法,让学生对公式进行变形;二是运用方程思路。如此,让学生清楚地知晓内在原因,就能有效避免学生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如同农业,需要我们察墒、施肥、除虫、灌溉、光照。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生态化的,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依托学生的具体学情,运用“种田式”的教学方式和情感态度,热忱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深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