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开“善心粥棚”

2017-09-22 19:03刘卫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9期
关键词:善心小菜老赵

刘卫

父亲一生乐善好施,宅心仁厚,宽待他人。他认为自己中青年已历尽坎坷,到老才有这样舒坦安逸的日子。退休后,父亲善意复燃,和好友老赵没事便满街闲转,想着怎样给社会上的劳动群体“散财”。

今年七月,我们这儿实施大规模旧城改造,要修过江隧道,拓宽马路,建商务中心和地铁站。

到了盛暑,伴随着大型施工机械巨大的轰鸣声,一百多号农民工随即进场。在灰尘扑面的工地上,他们被烈日暴晒,挥汗如雨。到了中午,他们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四周吃着简单的饭菜。

这场景被父亲和好友看到,他们心有触动。虽然农民工的薪金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工仍舍不得吃喝,要省下这些血汗钱寄回去养家。他们每餐只求填饱肚子,有力气干活就成。

触景生情,父亲不由得想起了以前他指挥人修水库,也是“大兵团”作战。几千工人也是这样,在工地上支起大锅饭,简单地就餐,可谓是“风餐露宿”,真是苦哇!

父亲和老赵商量道:“看着农民工朋友冒着炎炎烈日工作,就想起了我们以前的经历。要不然,我们一起开个善心粥棚吧!”老赵听后,立马赞成:“这是个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经过考察,他们决定以供应米粥为主,配十几种咸菜或时令素菜,再采购一些包子和馒头,每顿管饱,一份只收七元钱。抛开各种开销和人工费,每份只“赚”两三毛钱。如果有微利,父亲准备留作粥棚后期发展的滚动基金。

紧张筹办后,万事俱备。开业那天中午时,当父亲和老赵用三轮车把大桶的粥、包子、馒头和小菜拖到工地上。不少农民工听说价钱这么便宜,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想,居然会有人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不会是以次充好吧?不少农民工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过来买饭。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带头交了七元钱,用饭盒盛了满满一碗红豆粥,挑了小菜和包子。试吃后,老者高兴地跟大家说:“米是新鲜米,馒头酥松,小菜油水给得足。”他挥挥手,让大家都过来。

散落在各处的农民工顿时一哄而上,把临时搭建的供饭点围得水泄不通。父亲和蔼地叫他们排队,还说保证每个人都吃得上。棚子内外很快充满了欢声笑语。

就这样,善心粥棚一直开到工程转入地下,整整坚持了三个多月,帮助农民工熬过最艰难夏季施工期。最后,两位老人算账,扣除成本费,辛苦一场,几乎没赚到钱,甚至还要倒贴,但他们心里反倒觉得很充实,击掌一笑。

事后,不少街坊邻居都劝道:“你真傻,哪有赔钱做买卖的。”父亲听后摇头笑道:“我们只是尽点薄力,向在露天作业的劳动者献爱心,让农民朋友吃得起,吃得好。如果有机会,我们还要做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和慈善人士能一起開这个善心粥棚。”endprint

猜你喜欢
善心小菜老赵
清粥小菜味清欢
不想变成“小菜猪”
小菜猪
姥姥家的小菜地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侯友文:用善心、善洽、善行成就善道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
A Good Heart to Lean on善心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