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兵兵
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只有一个手机
文︳梁兵兵
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生活中手机控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沦为手机的奴隶,走路时刷,吃饭时刷,睡觉时刷,与朋友约会聊天也在刷。仿佛不刷一手,就落后别人一步。
这样的现象当然也涵盖了大部分家长。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些家长对手机的热爱程度远大于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导致孩子常常觉得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下班回家的父母都是身陷沙发,忙着看朋友圈,忙着给别人的生活点赞,时不时自己也分享一波收获别人的点赞与评论,而孩子却成了父母最大的忽略与尴尬。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么热衷于刷手机,而不是多陪陪孩子,分享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
首先是很多家长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古语有云,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孩子的很多习性最先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品行的高低。现在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职责,很少考虑自身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都是有样学样,平时看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身的品行。贪玩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只会是好逸恶劳;勤奋踏实、积极上进、有远见、有担当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必是满满的正能量。
其次是很多家长已经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原动力,却把学习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但在一个父母都不愿意主动学习的教育环境,又谈何让孩子去加油搞学习呢?父母在家一边监督孩子做作业,一边却在自顾自地刷手机玩游戏。试问,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认真搞学习吗?作父母的不带头学习,不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能做的大概也只有刷手机了吧。
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就这样写道,手机,原本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是啊,在以前,孩子真是父母心中的风筝,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家长的神经。现在倒好,手机的震动声与消息提示声却反客为主,霸占着孩子的位置,家长与孩子的距离由此隔上了一道手机坎。在孩子最需要关爱与陪伴的时候,家长的时间却挥霍在手机上。
如今,很多学校大兴亲子互动一类的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把家长的心思拉回到孩子身上,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负责任、有见识的家长,绝不会在与孩子相处时只顾捧着手机,而是乐于分享孩子的欢声笑语,乐于陪着孩子积极认识这个世界。虽然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想我们应该能暂时放下手机,同孩子一道用心去感受生活。
你会发现,少了手机的参与,孩子的笑更多、更美了!
(作者单位: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