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朦,叶飞霞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当前中国消费异化问题解析与破解路径探究
吴 朦,叶飞霞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消费异化现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典型表现为:人情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模仿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符号性消费,且在消费行为之中并非单独存在。从马克思消费异化思想出发研究消费异化理论形成过程,发现其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观念扭曲、商品异化、错误的消费文化的影响。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注重传统文化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和引导健康绿色消费等措施进行解决。
异化;消费异化;问题;破解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更多是为了获得特殊的消费体验或者是商品背后的其他隐含价值,这就违背了消费的本来目的,导致许多异常消费现象,也就是消费异化的出现。在时代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马克思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消费异化理论,但是认真研读他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消费异化思想的幼苗,这些思想也为后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了消费异化问题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最终促成了消费异化理论的形成。本文从消费异化思想的起源出发,研究当今中国社会的消费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消费、异化在马克思那里是两个分开的哲学概念,他的文章中有不少对生产与消费、劳动异化、商品拜物教的研究与讨论,马克思在阐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着主要的消费异化思想,使之成为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消费异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从马克思最早对生产、消费、商品及异化的研究为出发点,对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以及指导缓解错误的消费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衡:消费异化的生长环境
消费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一个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也会有很多的消费行为,比如消费了一顿饭、一件衣服等等,这些消费的概念其实都是经济学角度的狭义的个人消费。而马克思对消费的解释更多的是与生产放在一起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一,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消费过程,劳动者在生产新产品的过程中也在消耗着同等的脑力、体力、能源和资源;第二,生产和消费两者相互创造,生产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新的消费需求又会刺激新的生产;第三,“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1],意思是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还产生了生产消费方式、生产结构等“附加品”。另外,马克思研究消费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认为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行为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我的劳动是什么,它在我的物品中就只能是什么”[2],这是马克思对未来消费的阐述,只有当劳动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的条件下,这样的消费才与人类本质相符。然而,马克思发现刺激消费是资本家除压迫工人外牟取自身利益的另一手段,一昧的扩大再生产,迎合有钱人的购买欲望,完全忽视工人阶级的需求和购买力,导致市场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衡,也为消费异化的种子提供了生长环境。
(二)异化劳动:导致消费异化的根源
“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有转让、出卖、疏远、脱离等含义,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才被提高到哲学高度,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都对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在黑格尔异化和劳动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局限性,文中阐述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1)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就越贫穷,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者对立;(2)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对异化,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3)劳动者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4)劳动中人和人关系的异化。[3]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主体,本应该根据自己的主体思维,利用劳动满足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异化了,劳动成为了资本家牟利的工具,并且控制工人,使他们不得不被迫劳动。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异化以劳动异化为基础,由此看来,工人原本为了补充消耗、恢复体力的消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自由意识下的行为,但实质上却是为了在接下来的劳动中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利益的活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并将这看作是异化现象的一种,指出商品不再仅仅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更具有能够支配人的活动的某种神秘力量,更加注重商品本身,而非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者的劳动,使人沦陷为被支配的对象,并对商品萌发异常强烈的占有欲,甚至是“教徒”般的崇拜感,人的消费失去自由与理性。
消费异化是用异化理论分析消费现象而形成的新的范畴,在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消费异化”的概念,随后又有不同的学派丰富和发展。消费异化是消费对其本身的背叛,忽视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盲目追求使用价值之外的东西。目前,我们将消费异化界定为:脱离人真实的需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独立于人本身,并“限制”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消费并被消费所控制。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并且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中国,例如使用信用卡和贷款等超前消费行为已经逐渐取代储蓄等保守性消费,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奢侈品抛弃勤俭节约的传统,这变化再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生产力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弊端,如“给面子”的人情消费、攀比的“模仿型消费”和“突出个性”的炫耀性消费等,这些都是消费异化的表现,同时相互之间又难以完全划分界限,经常是某一种消费行为下隐含着两种及以上的消费异化现象。
(一)人情性消费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根深蒂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习惯性的把自己置于一定的人情关系之中,人情观念深厚,这是人情消费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所谓人情性消费,是指以人情为基础的,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金钱上的支出,也可以看做是情感投资、人际关系投资。
在现代社会中,人情消费现象越来越多,并且开始出现消极化的趋势。注重人情、礼尚往来原本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不断升级,逐渐对人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同时也造成了人们的生活负担。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本是正常的人情交往,但现在却成为了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敛财的由头,不是为了联络感情,而仅仅是以此为名目,收取亲朋好友的礼金,看重的是钱而非情。正如我们经常会在网络和新闻中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给长期不联系的老同学发邮件通知婚讯,这种方式丝毫不尊重他人,也不是为了让同学来参加自己的婚礼,为的仅仅是老同学的那一份红包,在这种情况下,人情完全被金钱所淹没。
感情与金钱原本就是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但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认为钱越多,情越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的这种用金钱来衡量人情的行为本就是人情消费的消极表现,社会逐渐用“钱”来维系而非“情”,社会的联系将会越发松散,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消费行为体现社会地位以及财富,以引起他人羡慕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出现基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开始产生更高的其他需求,特别是富人希望通过高消费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凸显与普通人的不同。近年来,这种现象的范围扩展到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学生,有新闻指出个别年轻人为购买品牌手机不惜卖肾,学生为在同学间炫耀不惜购买高价笔记本电脑。
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再是通过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真实物质需要,而是满足精神上、面子上的虚荣感,这已经违背了消费的根本目的。同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目前的欲望通过消费得到满足后,更强的欲望就会需要更高的消费来满足。这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枷锁,人将会被欲望控制,而不能自由的发展自身,社会贫富分化也会更为明显。
(三)模仿性消费
模仿性消费是指在社会潮流或他人的影响下进行的盲目的跟风性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并不是自由的,它源于人内心的攀比心理。经济学和社会学都没有给攀比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西方学术界的关于这个概念最接近的术语是“keep up with Joneses”,指的是一种“不甘落后,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提出过时尚消费过程中的“示同”、“示异”,其中“示同”的含义与攀比有相似之处,指的是社会中的较低阶层通过模仿较高阶层的消费行为,企图得到阶层的上升。然而,很明显阶层的高低并不仅仅是由消费行为决定,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同时较高阶层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来“示异”,因此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较低阶层的消费水平仍是低于较高阶层,但却会使平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超出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
模仿性、攀比性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屡见不鲜,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攀比现象愈演愈烈。攀比性消费在社会的各个年龄段都是存在的,只是消费的商品的类型会有不同,其中最为严重的该属中青年人。中青年人拥有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两个特点,一定程度上为其消费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很容易被他人影响,看到他人有的东西自己也会想要拥有,苹果手机虽然价格较高,但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被大家广泛追捧,逐渐成为“街机”,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四)奢侈性消费
对奢侈性消费的定义因范畴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人的狭义角度来说,是指超出个人承受范围的不必要的消费;从公共的广义角度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承受范围外的消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几年来这种美德逐渐丢失,相反,挥霍无度、肆意浪费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奢侈品消费就是典型表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购买力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如图1,贝恩公司调查得出,2007年至2013年,我国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不断上升,2013年已突破20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8%,远超美欧等发达国家。
图1
奢侈品消费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羡慕的消费却是一种消费异化现象。图2调查表明,拥有奢侈品后的幸福感和别人的认同、羡慕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高达73%,远远超过奢侈品本身25%的使用价值。奢侈性消费不仅会导致人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扭曲,还会导致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浪费,不利于社会和人的持续健康发展。
图2
(五)符号性消费
符号性消费,即消费者将消费行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来传递个人信息,包括地位、个性、认知、品位等。消费过程是与社会交流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符号性消费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有很多表现,不仅在富人中存在,在普通人中也常有,符号性消费行为在消费品范围和消费者数量上又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符号性消费消费的并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异化程消费品所体现的财富、地位等。[4]社会上很多富人喜欢收藏艺术品,虽然说艺术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价值,但是富人收藏的目的不一定仅仅是这个,也不一定真正了解其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通过收藏艺术品,体现其自身的艺术修养,为自己装点门面。有很多人家里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但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更多的也许只是为了体现自己“学富五车”。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可见符号性消费已经严重异化了人们的正常消费行为,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消费异化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因素,分析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现象应该在结合时代大背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从主、客观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费观念扭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2014年,GDP由3 645.2亿元上涨到636 463亿元,远超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人均GDP由222美元上涨到7 485美元,可见,经济总体水平上升使人民的收入增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也相应增加,人们的购买力大大提高,也引起消费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生产的动力在于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市场经济形成之后,不再仅仅是为了需要而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消费而生产。这种“虚假需求”其实就是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的扭曲,不是消费使用价值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更多的是消费商品附加物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满足自身虚荣心,这可能是与自我实现相违背的,是一种异常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二)商品异化导致消费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交换与买卖。人们逐渐忽视商品背后的劳动,更多关注商品本身,刺激了对商品的膜拜,放大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导致商品地位的不断上升,也使很多商品逐渐衍生出超出自身使用价值的附加价值,这也就是商品异化的开始。钻石本身只是一种天然矿石,虽然长久以来被看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但是在中国也是近些年才被争相追捧,导致价格水涨船高。“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年轻人将钻石看作爱情的象征,逐渐打破结婚佩戴黄金、翡翠的传统,形成“无钻不婚”的新观念,然而钻石本身并没有这样的代表爱情的价值,这种现象其实就是钻石的异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将用iphone、背LV包、开跑车看作身份的象征,送礼注重包装轻实效等等,人们的消费行为出现异化,究其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商品本身的异化。
(三)错误的消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全球化趋势明显。然而经济领域是全球化趋势最早表现的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不同文化彼此影响、相互渗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开始向全世界包括社会主义的中国输入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消费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美国作为世界超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自然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有很强的吸引力,让人们开始主动了解并认可美国文化。除了文化渗透之外,消费文化的快速传播还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宣传,大众媒体通过夸张或虚假宣传创造新的需求,营造崇尚消费的氛围,控制人们的欲望和喜好,逐步改变大众的消费行为,使人形成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的习惯,威胁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分析消费异化产生原因和现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理论指导、文化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和引导健康绿色消费四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中国现阶段的不良消费现象的缓解提供借鉴。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树立健康消费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满足人类的多种需要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依靠物质资料,在精神上也需得到满足,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发展。用精神、文化的力量,提高人的认识层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对物质的过分依赖,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马克思主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在认识世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规律,合理利用和改造世界,在消费问题上,注重适度消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传统文化建设,鼓励节俭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5]从宏观角度来讲,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受认可的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就要比其他国家更高;从中观角度来讲,文化建设能为本国和谐社会环境提供土壤,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从微观角度来讲,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将会大大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将会更为融洽。
“借鉴有度”、“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古代社会在婚丧嫁娶方面是反对铺张浪费的,提倡厚养薄葬、适度消费,诸葛亮曾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节俭是相当的被推崇的。然而,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逐渐忽略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越来越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的丰富和满足。
所以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改正人们的错误消费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抵制过度的对物质的贪欲,注重精神和内心的丰富与满足。
(三)发挥政府职能,改善消费环境
政府作为国家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的机关,职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执行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职能。首先,保证生产和消费以一定的比例持续增长,消费以生产为基础,消费与生产的结构不合理,将会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供小于求,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难以发展,同时不利于社会稳定;供过于求,则会导致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同时导致人们过度消费,不利于正确消费观的树立。其次,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控制消费异化。消费原本是人们的一种自发行为,不应受到过多的制约,然而面对具体情况我们也该具体分析。今天,我国消费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人们的消费行为不够科学,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加以引导,相关法律的制定能有效的控制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浪费行为,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深化体制改革。最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合理消费观,提倡节俭;教育部门注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
(四)加强媒体宣传,引导绿色消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多样、范围拓广,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被媒体形成的网络包围,报纸、电视、新闻、移动媒体等逐渐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容易受媒体宣传的影响。
根据人的消费心理,很多商家会利用媒体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导致消费欲望的增强,和过度消费。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体作用的两面性,媒体过分宣传消费,特别是不合理消费,虽然能为商家获取利润,但是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倡导绿色消费观念,立足社会的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反对过度消费,使人们养成绿色消费的生活习惯。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3] 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楚媛媛.论消费异化[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5] 罗莹.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胡 莉
A811
:A
2095-4654(2017)04-0008-05
2017-04-25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全面深化改革中共识形成的社会心态基础研究”(2016B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