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敏兴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掉”类词的使用频率一直很高,“掉”的意义有虚实之分。文章通过例举“脱”“掉”等在苏州话和枞阳话中的具体体现对其进行语义分析。然后探索“掉”类词语法意义的虚化机制,并讨论方言对其语法化可能有的影响。
关键词:“掉”;方言;语法化
方言是人类语言的活化石,其中有很多语言现象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苏州话系吴语代表性的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吴方言是最古老、最早从原始古汉语中分化出来的方言(周振鹤,1986)。枞阳县是南北的过渡地带,枞阳话属于江淮官話中的黄孝片。虽然属源不同,但两种方言中有不少相似相近的语言,如表藏起来的“囥(kàng)”等。
“掉”字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本身是实义动词,含“落下”,“减损”和“遗失”等意思。“掉”类词在充当补语时,在方言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苏州话中的“脱”、枞阳话中的“特”等词无疑是富有特色的表达。“掉”类词在两地语言中有着相近的语法意义,但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语法化程度的不同。刘焱(2007)概括出“掉”的三种语法意义:客体脱离、客体消失和行为的完成或状态的实现。这三种语法意义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他也例证了其中虚化的机制是隐喻和转喻。
一、“掉”类词的语义分析
(一)苏州话中的“脱”
近现代以来,国内学者如刘丹青(1996,2009)、赵元任(1980,2002)等都研究过苏州话中的“脱”。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苏州话的“脱”可能出现的句法环境。
1)“脱”可以用在动词后,作结果补语,如①:
(1)贼骨头逃脱哉。
(2)我吃脱(仔)饭哉。
以上两个例子也代表了“脱”的基本意义,即表示消失性结果,也就是说,动作行为导致行为主体或受事从说话人角度看已经消失(刘丹青,1996)。
2)“脱”用在形容词之后。如:
(3)饭冷脱了。
(4)几个月下来,衣裳侪小脱哉。
此时的“脱”出现在形容词之后,表明“脱”更虚化,也不能算是结果补语,而表示偏离正常、减少之类的意义,听起来带有消极意味。
3)动结式后加“脱”。如(王健,2010):
(5)我算错脱(仔)笔账。
(6)花瓶拨我打碎脱哉。
此种结构下的“脱”进一步虚化,因为在汉语中不存在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句法结构。这时的“脱”不完全是完成体的标记,因为其后还可加“仔”。此处亦含不如意之绪。
4)“V脱”后加时量、动量成分。如(引自范晓 1988):
(7)耐(你)坐脱一歇再走。
(8)打脱俚一顿(打他一顿)。
“V脱”后加时量成分表动作所耗费的时间量,而加动量词更强调动作的量和程度。此处“脱”意义便更虚化。上述两种情况主要用于未发生事件,常为祈使句;如若表达已然事件,“V脱”后必须加完成体标记“仔”。如(王健,2010):
(9)a.耐勒浪在门外头等脱一刻钟再进去,阿好?
b.昨日我勒浪门外头等脱仔一刻钟才进去。
另外,“受事+施事+V+脱仔+时量”表行为结束后到此刻说话时过去了的时间段,并不是指行为持续的时间,不同于完成时态。如“掰本书我看脱仔三日天哉”的意思为“这本书我看完已经三天了”。枞阳话中也有类似表达。
(二)枞阳话的“特[th?]、得[t?]、掉、去[thi]”
枞阳话中的“掉”类词有四个常用表达“特、得、掉、去”。这四个词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特”和“得”一般情况下可互换,“特”用的稍多些,祈使句中有时可连用“特得”;“掉”有可能式,其他三个皆不存在;其中“去”使用频率最低([thi]未必写作“去”,音似qì,暂作“去”),一般用在祈使句中,当地人将其视为最古老的用词之一,因此很少有年轻人会用。如:
(10)梨子烂特仔[tsi]了。
(11)我把账算错特仔了。
(12)我把一条狗打死特仔了。
由上可见,“特”可以放在形容词,动词和动结式后面,此时“特”可换成“掉”,“特”前面的词一般是含“去除、消失”等消极意义。不过在枞阳话中,“特”有时也可放在含褒义的成分后,此时有惊讶意外感,例如“他那号病还医好特仔”。此处注意,在枞阳话中,“V特”结构通常用在在句末,且后无宾语。如下:
(13)a.我算错仔一笔账。
b.我把一笔账算错特仔。
c.*我算错特仔一笔账。
与苏州话不同的是,枞阳话“V特”后一般不会出现动量成分,但可出现时量成分,且此时只能用在表示已然事件的句子中。如:
(14)候特半个小时他还没来。
(15)讲特(仔)半小时还没有讲掉。
“V特”一般表示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做某事耗费太多时间”。上面两个例句中的的“特”都可以换成“掉”,但例(15)句尾的“掉”就不能换成“特”,因为“V特”前不能加否定。另外,在描述过去发生的行为,且宾语含量词时,宾语后还可以加“掉仔”(不可换成“特仔”),这种表达一般强调数量之多,表惊讶惋惜等情感。如:
(16)一把打碎特十几个水瓶掉仔。
(17)一顿饭吃特四个钟头掉仔。
枞阳话中“去”一般不单独使用,后常接“特”或“得”,在祈使句或意愿句中出现较多。例如:
(18)把糖一伙拿去得。
王健(2010)表明,枞阳话中的“掉”虚化程度应该是最低。首先,跟“掉”结合的动词、形容词和动结式语义限制最严,例如在祈使句“把门关严特”中,“特”可换成“得”,但不能换成“掉”,可能因为此时“门关严”只是一个状态。但是“掉”有以下两个用法,其他几个词不具备。“掉”有可能式,如“退得掉”和“退不掉”;“V掉”前可接否定,如“苹果没烂掉/人没死掉”,这说明“掉”还是作补语,是否定的焦点所在。endprint
二、“脱”、“掉”类词的语法化
就目前来看,历史上遗留的方言文献不是很多,所以仅从这些文献材料我们很难清楚地了解苏州话或枞阳话中“掉”类词的语法化过程。
幸运的是,当代语法化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根据之前提过的刘焱(2007)的结论,“掉”的虚化经历了“掉”的本义—脱落义―消失义―动作完成或状态实现义的语法化过程。
(一)“掉”類词的虚化机制
王丹荣(2014)提出,由实义动词“掉”的虚化大致通过两种机制产生:一是隐喻机制,通过主观识别、认知转换和语义重新分析,实现“掉”的虚化;二是由于受某种特定的句法结构的影响,“掉”的词汇意义逐渐弃用、语法意义逐渐显现,实词得到虚化,产生新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具体如下。
1)“掉”由表“客体脱离”到“客体消失”的语法化。显然,“脱落”是指具体的动作行为,而“消失”跟说话者主观体验和推测有关,但两者都保有“落下”“别于始态”的总体结构,是存在着相似性的联系。前者如枞阳话中:
(19)把手上钥匙打特掉仔。
(20)他把钥匙搞特掉的。
例(19)“掉”表示“脱落”,钥匙从手上脱落,是客观存在的动作;例(20)“特”指“消失”,钥匙的消失是由说话者主观感知体验到的事实。此时经过了一个主观认知域的引申和转移的联想过程,“掉“类词才由“脱落义”虚化为“消失义”。
2)“掉”由表“客体脱离”进一步虚化为表“动作完成”和“状态实现”。因为“脱落”跟具体的空间状态有关,而“动作完成”和“状态实现”则与时间概念有关,因此其中的虚化机制就是从空间概念投射到时间概念(较之更抽象)的隐喻。另外,前者是一个有起点有终点的位移过程,后者是一个有始态有终态的变化过程,起点和终点便是两者的相通之处。之前的例句恰好也能体现这两点:
(9)耐勒浪在门外头等脱十分钟再进去,阿好?
(17)一顿饭吃特四个钟头掉仔。
例(9)、(17)“脱”和“掉”分别表示“动作完成”和“状态实现”,是说话者在时间概念上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方言对“掉”类词语法化的影响
“V掉”的虚化使用,当然与方言接触有很大的关系。当代汉语中,“V掉”的使用以南方籍作家居多,也看出其深受南方各方言的影响。汪平(2003)曾说过,不少吴语地区的人在说普通话时,往往说“吃掉了饭再来”,当然是受其母语吴语“吃脱仔饭勒来”的影响。赵元任(2002)也曾指出,类似 “死掉了”这种话是从吴语里借过来的,但是现在很多北方作家也接受了这种说法并广泛使用,如王朔、刘心武等。
三、结语
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和活化石,其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本文力图全面地概括出苏州话和枞阳中“脱”的语义内容,并尝试性地勾勒出“脱”的语法化轨迹,以期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注释:
①本文采用的例子除注明来源的外,都来自作者本人的实地访问调查。
参考文献:
[1]范晓.吴语“V 脱”中的“脱”, 载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吴语研究室编《吴语论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214-222.
[2]刘丹青.苏州方言的体范畴系统与半虚化体标记, 载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21-46.
[3]刘丹青.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方言,2009(2):106-116.
[4]刘焱.“V掉”的语义类型与“掉”的虚化[J].中国语文, 2007(2).
[5]王丹荣.论动词、形容词后“掉”的意义虚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4(5):16.
[6]王健.苏皖方言中“掉”类词的共时表现与语法化等级[J].语言科学, 2010(2):187-196.
[7]汪 平.方言平议[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68.
[8]赵元任.吴语的对比研究[J].国外语言学,1980(5):27-32.
[9]赵元任.吴语对比的若干方面, 载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47-858.
[10]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