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镜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普遍又很独特的日常器物,道教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镜与道,二者关系密切,本文主要从我国古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入手,通过分析其中照妖镜的功能,结合道教的文献,试图阐述镜到照妖镜的发展逻辑历程和其中道教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照妖镜;《西游记》;道教
在小说《西游记》中,照妖镜总共出现四次。其中有三次出场是由道教神话人物李靖所持,一次是由佛教中文殊菩萨所持有。文学作品体现的思想往往可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源头,照妖镜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西游记》这篇小说中也可窥知一二。本文即从《西游记》中照妖镜于李靖手中的三次出现着手,分析照妖镜中体现的道教观念。照妖镜的三次出现实质代表了照妖镜的三个功用,而这三个功用的背后则是道教的思想体系支持。
《西游记》中照妖镜首次亮相是在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回中照妖镜出现了两次。在这一回中照妖镜的主要功用即是显行踪。镜子最初产生是因为实际中的诸如仪容整理之类的生活需要。传说黄帝的妃子以光滑黑曜石为镜,先民以水为镜,皆是实用。镜借助光可以完整真实的反射出影像,这是镜得以使用的工具属性,也是镜逐渐具有神化属性的来源。这一回合中照妖镜对于悟空行踪的显示即是属于其基本属性—投射影像功能的一个延伸。这里的照妖镜带着千里眼的色彩,即可以辨别、记录甚至搜索。在照妖镜之下,行为总是有迹可循,隐身术可以在眼睛之下成功却在照妖镜中被一览无余。这是《西游记》中照妖镜的首次出现,已经表明了这是一种有着神通的法器。
第二次亮相是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虽然在这一次中照妖镜并未辨别出真假悟空,可以推测出照妖镜的另一个功能即是辨真假。此时的真假显然已经超出外表形貌而深入人的精神心性本质。这是照妖镜基于镜子基本功能进一步的延伸。凡人手中的照妖镜不过是仪容整理工具,在第一回合中照妖镜也不过是具备显示功能,而这一回合其功用取得进一步的突破。由于镜子具有“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特性,在秦汉时期的中国弥漫着对于“天”的崇拜,而“镜”的特殊属性,它的清澈它的光辉也使得人们将它与“天”联系起来。宋代苏辙在其《郭尉惠古镜》中云“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诗后注云:“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这一段注也充分表明了宋人对于镜子所存的神秘崇拜心理。“损己精神”,大概是因为镜子是日常时时刻刻要用的物品,时间一长在古人心中难免会沾染人气,物老成精,而且镜子映照人像,往往将人的精气神摄入其中,基于以上种种,所以镜子便在人们心中变成是不宜送人的礼物。真假悟空的回合中,照妖镜已经超越显示而具备一定主动意识的明辨精神的功能。中国古人对铜镜怀有神秘感,正是基于此,看似日常普通的铜镜具备了超越肉眼而直抵心神从而明辨是非真假的功能。
第三次则是在第六十一回“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照住本相,腾挪不动,无计逃生……”此回合讲的是牛魔王被擒,可见照妖镜的功能之三即是定本相。此是的照妖镜变得更加强大。如果说前面两回中照妖镜还只是具备反应的显示属性,而此时则已经具备了主动的攻击武器属性,它可以显示出牛魔王之本相并且让它动弹不得,这是在镜子基础功能前两步功能延伸之后的又一次延伸。通过这三回的亮相,照妖镜的功能日趋强大也最终定型。其实铜镜的神话之路和制作铜镜的材料-铜,也有着密切联系。铜被视为具有神秘色彩的“金精”。在镜花缘中才女《镜花缘》里的才女题花出了个谜语,谜面为“照妖镜”,谜底是《老子》的“其中有精”。
可见在《西游记》中照妖镜的功能也是逐步增强,并且支撑起它向着道教、道家理论逻辑靠拢。而无论是显行踪、辨真假还是定本相,照妖镜的功能的初始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总是降妖。对于“妖”的定义,道家认为“物老为妖”。虽然说中国古人很早就有鬼怪观念,而道教只在汉末时期才逐渐成型,但是在道教漫长的形成历史中,降妖却一直是被视为道教的分内职责之一。正是因为降妖的需要,才有了各种除妖的符箓法器,照妖镜也才得以产生发展。日常器具中为何镜偏偏成为“照妖镜”?
不单单是小说,其实在日常之中镜子本身的花纹雕饰以及铭文也充满了浓郁的道教色彩。根据。稍有不同的是,文学作品中的照妖镜是照妖除魔,而现实生活中的镜子则体现的是道教的另外一种追求—求仙与长生。中国出土的铜镜尽管追求长生不老并非只是道教所倡导,但是神仙文化和长生文化的的确确是道教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正如李邪强在《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中例举各代出现的铜镜,通过单个分析和整体综合得出结论,“道教对镜文化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神仙思想全面向鏡的纹饰、铭文中渗透。从秦汉早期到明清之时,我国的铜镜中都充满着浓厚的神仙思想。”
根据卡西尔的工具崇拜学说,“工具被当做一种因其自身而在的存在,赋有着自身的力量;工具不受人的意志的支配,反倒成为人受其意志支配的神或鬼”。铜镜作为一种工具器自然也逐渐在人的认识中有了自己的力量。更何况,镜,本身就较其他工具有着更为玄妙的意蕴。据学者研究,从先秦以来就有,但把“镜子当做这个世界的支配者,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而神秘化、神灵化” ,则从西汉末年的谶纬大盛时就已十分普遍。
与制作实际中的“镜”发展对应的则是道教中的“镜”内涵与功能不断的发展。在道教典籍中,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工具存在和意象存在。日本学者福永光司提出:“在中国古代,认为镜不只是映照物象的实用器物,而且具有某种哲学或神灵意义的思想,起源于道家,不见于儒家本来的经典。”在道教的源头,老庄之中,镜就提曾有提及。早期的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与根本即为“道”,而了解与认识“道”的方法老子则提出 “涤除玄览”。高亨先生《老子正诂》认为,“览”“鉴”相通,“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 玄鉴”。庄子《骈拇》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天道》又云:“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发展至汉代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逐渐走向宗教化,西汉末谶纬之学的兴盛时儒家宗教化的表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谶纬之学又被道教所吸收利用,两汉时期出土的铜镜实物可以证明此时道教对于镜的影响。魏晋时期的葛洪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照妖镜”的概念。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又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已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至此,铜镜的照妖功能第一次被明确书面化提出。而在此后的文学作品中照妖镜也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题材。
镜是“毋纳私”的,人们用它来整理仪容因为镜子总是毫无偏执的反映着一切所投像的物品。孙悟空神通广大,却无法逃脱照妖镜的追踪;纵使外貌相同却能在照妖镜中显出本质原形;牛魔王七十二变,在照妖镜中也被照出本相而动弹不得,这些都是基于镜子基本属性—投映物像上的延伸和发扬。道家强调抛弃我执方能得道,照妖镜之所以能够降妖除魔在于它可以正是因为镜有“毋纳私”的物理属性和“金精”的认为赋予的精神属性,在道家的综合之下,镜终于被视为降妖的利器,也最终成就了照妖镜这一文学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道教法器。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著.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福永光司.道教的镜与剑——其思想的源头[A],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C],北京:中华书局,1993.
作者简介:王巍(1991-),男,安徽安庆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2015级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