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兰梅+王琪
摘要:教师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在1915-1927这一动荡的社会中,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叶圣陶的笔下就塑造了求乞者、迷茫者和清醒者三类鲜明的教师形象,他们的心理迥然不同,求乞者怯懦苟安,迷茫者孤凄游离,清醒者执着无畏;而过渡时代和社会黑暗的叠加、传统观念和西方影响的交融以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制约是教师复杂心理的重要成因。
关键词:教师;心理;成因
教师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中国文学人物的画廊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15-1927年这个社会激荡变换、文化的斑驳复杂的时代中,教师的心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正是在这样一个过渡的时代里,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教师群体,真诚地剖析教师的种种心态,他们在波澜起伏的社会氛围中,或苟且偷安成为怯懦的求乞者,或无所适从成为孤凄游离的迷茫者;或执着抗争成为无畏的清醒者。
一、多元的教师群像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教师形象,据统计在他1915-1927年创作的84篇短篇小说中约有24篇小说涉及了大约17位典型的教师形象,大致可以分为求乞者、迷茫者和清醒者三类。如表1:
(一)社会变局中的求乞者
自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古老沉重的大门,面对列强的打击,中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变化中,面对列强的欺辱,潜伏在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挫折感、失败感不断滋生,一点风吹草动的危机就使他们坐立不安。叶圣陶笔下的教师群体中就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害怕改革,安于现状,不愿做与黑暗抗争的战士,只能成为命运拨弄下的求乞者。如《某教师》中在“距散学时刻猶有二十分也,教师潜校役拨其针至三十分”的某教师,得过且过,文章的最后,叶圣陶甚至感慨道:“但余甚祷今之教育界中,绝无某教师其人。”《潘先生在难中》中在动乱的军阀混战中满足于既得利益,苟且偷生的潘先生,《一包东西》中“只是老鼠见了猫似地警觉且震栗”的“他”,《搭班子》中渴望留校,不十分明白新教育,“不过愿意受新教育家的指导,学着去做”的钱松如,《校长》中害怕重演顾校长悲剧,只好妥协的叔雅都是求乞者的典型代表。
(二)启蒙失败氛围中的迷茫者
“五四”时期,是一个启蒙的时代,当教师群体高举启蒙大旗,面对黑暗的社会和愚昧的民众时,他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不可堪的寂寞”,只能在寂寥的书斋中迷茫颓废。与精神疗救失败相对的是生活的窘迫,这种物质和精神上双重的压抑,使一批自尊而敏感的教师,陷入更加孤独寂寞的困苦境地。在叶圣陶的笔下中的部分教师就是如此,他们看不到出路,黑暗的阴云深深笼罩在他们的头顶,如《脆弱的心》中莫先生抱怨道,“我觉得一个人没有这么伟大的力量。我极端承认我的微小。我们当了十多年的教师,我们的成绩在哪里?止目送一班一班的毕业生跟着社会的步调走去!”[1]《前途》中惠之感慨道:“我望见前面一片黑,黑得象墨,象没星没月亮的夜。”这种看不到前路的方向的迷茫者的形象展现了教师对社会黑暗的无奈。《饭》中靠微薄薪资维持生计的吴先生,《隔膜》中与众人格格不入的“我”,《小铜匠》中认为应效仿师父教训学徒式的教学的田先生和《乐园》中四处找兼职的驾骡车的先生们也是在这一时代中的迷茫者。
(三)过渡时代中的清醒者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过渡也唤醒了一批清醒的知识者,他们怀着殷切的希望,坚持自己的理想,立志去唤醒沉睡中的人们,在叶圣陶的笔下就有这样具有清醒意识的教师。《搭班子》中的泽如在上任之初就踌躇满志,预备搭一个“纯粹可靠的班子”,兴办理想教育。《城中》的丁雨生在警察包围会场时,他仍登台演讲,不改创办新教育的初心。《抗争》中的郭先生在教育当局拖欠、克扣教师的薪水的情况下,坚持“联合集体”向教育当局展开斗争。《良心上之敌忾》中的渴望儿童战胜他国的善地;《桥上》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使瞌睡的汉子惊跃起来”,喊醒那些“可怜的睡眠的人们”的组青和《脆弱的心》中认为“我们运我们的心力总可以影响社会”的徐先生都是清醒者的代表。
二、复杂的教师心理
叶圣陶笔下塑造的求乞者、迷茫者和清醒者处在五四这个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中,他们挣扎求生,同时又在复杂的文化激荡中举步维艰。因此,他们的心理更为驳杂、丰富。
(一)求乞者的怯懦苟安心理
怯懦苟安指的是面对强大的敌对力量或巨大的困难时,人们内心深处产生的恐惧,或畏惧斗争,或谄媚求生,或安然屈服。叶圣陶笔下的求乞者就有着典型的怯懦苟安心理。《某教师》中下课就去赌博的教师表现为一种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苟安心理;校长叔雅面对学校乌烟瘴气的氛围渴望改革,然而面对陈先生之前把顾校长赶下台的旧把戏,心中忐忑,“虽然我不是顾校长,但是总有……”省略号省略的正是叔雅的怯懦,他恐惧自己若惩罚他们而导致校长地位不保。《搭班子》中的乞求留校任教的钱松如,面对校长时“用手心擦了额上的汗,恳求似地继续他的祝祷”,形象的展示了他害怕被辞退的怯懦心理;而将求乞者的恐惧心理刻画的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潘先生和《一包东西》中的“他”,潘先生逃到上海,又怕教育局长要照常开学,想到“回去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但又怎能放得下这里……!”这种自相矛盾,瞻前顾后的心理跃然纸上;《一包东西》中他看到检查东西的警察,立刻感到“周身发冷,不在肌肤而在骨子里,仿佛身躯尽在那里缩拢来。”
(二)迷茫者的孤凄游离心理
孤凄,顾名思义“孤独凄凉”,是一种没有同路人的孤独,一种心灵深处的寂寞。游离,比喻无所依附,脱离主体。这里的游离是指精神和肉体的分离,指一种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教师中的迷茫者像《隔膜》中如“漂流在无人的孤岛”,似乎陷入了“寂寞的永劫”之中的“我”和《前途》面对无望的前途、微薄的薪水、一贫如洗的家庭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深渊”之中的惠之,就是体现了一种心灵的孤凄;《饭》中吴先生“失神的目光”中表现了他的心理状态中的游离;《小铜匠》中的田先生,他对待丧母后不在状态的陆根元说出的凉薄的话“你这么笨,今生学不会算术了!到学校里来也无谓,希望你不要来吧!”体现了他对教师职业价值的错误认知,他的心理也是一种与教师事业相悖的游离;《乐园》中小学教师们不再将教书作为教师的唯一要务,他们时常灵肉分离,身体虽然在教室,然而他们的心却在“机会之流”的旁边迫切的等待,这种迫切的等待就体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游离状态;而《校长》中的陈、佟、华三位先生,他们整天沉溺于打牌赌博之中,“上课时又总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气”,这种心不在焉的神气清晰地展现了他们游离于教书育人这一行为之外的心理。endprint
(三)清醒者的执着无畏心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始终埋藏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因此看到近代中国如此黑暗破落,所以立志改造社会、唤醒民众、改革教育的执着无畏心态十分突出。叶圣陶笔下的清醒者就有着不畏生死,努力改造社会和教育的执着无畏心理。《良心上之敌忾》中的善地和《搭班子》中的泽如他们面对社会的黑暗,教育事业的错乱,执着坚守自己的信念;《脆弱的心》中徐先生面对莫先生的疑問,始终相信自身的力量;还有《抗争》中郭先生即使面对着失业的危险也始终不放弃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的行为都表现了清醒者的执着心理;《城中》丁雨生的执着心理表现的更为深刻,他面对顽固派的重重阻挠,依旧创办教育,决心“要给他把新鲜的血液注射进去,将那陈旧的挤出去,使他恢复壮健的青春”。最为执着无畏的教师形象是《桥上》中的组青,面对当权者的腐败,大众的悲惨命运,他执着地想“使瞌睡的汉子惊跃起来”,喊醒那些“可怜的睡眠的人们”,他怀着“舍生取义”的无畏心理,希望用暗杀当权者来唤醒民众。
三、教师复杂心理的成因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百年史上新旧民主革命交替,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纷纭复杂的历史转折过渡时期,也是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的痛苦年代。与之相对应,教师的心态呈现出复杂的样态,当然,在教师复杂心理的背后存在着多重因素,过渡时代和社会黑暗的双重叠加是笼罩在教师心头上的阴云,而传统观念和西方影响的交融以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制约也是教师复杂心理的重要成因。
(一)过渡时代与黑暗社会的叠加
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古老沉重的大门,中国自此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不断地失败不仅给知识分子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创痛。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理更是交错复杂,一方面,“五四”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代,这一时代新旧思想文化杂糅,处于其中的知识分子不仅承受着旧有传统制度的戕害,同时西方现代的文化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少数的先觉者始终坚持着知识分子立场;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剧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使人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形下,生活其中的教师群体的生活和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动乱的社会和朝不保夕的生活使教师中的求乞者怯懦苟安,如军阀动乱中苟且偷安的潘先生;迷茫者孤凄游离,如惠之般陷入黑暗之中,不知何去何从;而清醒者则执着无畏的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扛起启蒙的大旗。
(二)传统观念和西方影响的交融
随着“西学东渐”,五四时期大部分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中西合璧”,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影响着他们的选择。因此,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秉承士大夫教师群体的心理也显现出多重性。中国人向来“以和为贵”,同时“中国人一贯主张‘人是关系的存在”[2]“尚和”和重人情,讲礼面的传统观念使教师中的求乞者安分守己,怯懦不前,谨小慎微,如校长叔雅,他的身上虽然有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然而面对社会交际中人情礼往的纠葛和来自各方施加的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在人际交往中不得不妥协,只好原封不动的安于现状。而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和西方思想中的苦闷忧郁情绪使教师中的迷茫者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孤独,他们感到无力拯救社会,只好精神与肉体分离,在黑暗的社会中游离徘徊,勉强维持温饱;但是传统观念中的兴亡意识和西方现代思想中的启蒙意识又使教师群体中的清醒者拥有着执着无畏的精神,如组青心中强烈的救亡意识就使他义无反顾地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现代教育体制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对教师群体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职业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的短缺使教师的心理发生了重大改变,求乞者为了保护饭碗而怯懦苟安,迷茫者为维持温饱教书,精神却始终在游离,只有少数清醒者坚持着自己的初衷。
1.管理体制的改变
现代教育管理体制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火传入,在一代又一代的先觉者的努力下补充完善,直到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旧时奖励出身一律废止。初高等小学毕业者,称初高等小学毕业生。中学校、师范学校毕业者,称中学校、师范学校毕业生”[3]废除了旧时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办法,使教师从“准官僚”变成“雇员”。这种现代职业化的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求乞者把教书当做维持温饱的工具,传道授业解惑之责被抛之脑后,甚至为了这一饭碗而卑颜奴膝,苟且偷安。如潘先生和钱松如就为了维持这一饭碗,战战兢兢,怯懦苟安。迷茫者则游离在教师这一职业准则之外,不再把教员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而成为自己下一个丰厚薪资职业的跳板。如《抗争》中教员们“四块钱用一个本校毕业生,叫他代了课,自己再去什么局什么处兼个差,领干薪;或者八块钱雇一名师范毕业生,把一班的‘国‘算‘手‘体等等完全包给他,再也不用费心。”[4]另一部分清醒者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接受新式教育,将改革旧有的教育制度和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条,渴望国家富强,如立志唤醒大众的组青和不畏艰难,创办新教育的丁雨生。
2.教育经费的短缺
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的短缺,当时北京国立学校教育经费的情况是:“民国十年底北京大学只欠薪金一个月,本年底(本年指民国十五年,著者按)已欠发薪金十二个月了。”[5]教育经费的短缺,使教师的温饱难以为继,教师如同“瘦到露出骨头的黄牛”和“吃不满一块豆腐的水鸟”,因此他们一方面得过且过,面对当权者怯懦苟安,另一方面,一贫如洗的生活使他们感到孤独凄凉,希望能够找到新的工作或兼职,精神始终游离在课堂之外。《乐园》中的教师就谈道“我的薪水是六块大洋一年呢!若要我专任教员,前五年就饿死了!”当然,还有部分清醒者,教育体制的黑暗以及教育经费的短缺,使他们的生活艰难,然而面对微薄的薪资和艰难的生活状况,他们始终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放弃改造社会,改革教育的希望,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境遇,因此执着地坚守理想,像丁雨生一般毫不妥协。
综上所述,处于变革中的教师群体的心灵激荡,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教育改革事业的青涩和教师群体自身的不足,在叶圣陶看来,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6]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人生观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群处于动荡中的没有明确人生观和教师修养的教育者心理的研究,也对当下教师群体的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脆弱的心.叶圣陶集:第一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230.
[2]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13.
[3]熊明安.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
[4]叶圣陶.抗争.叶圣陶集:第二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336.
[5]陶行知.四年前的这一周[J].新教育评论,1926,1(5).
[6]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叶圣陶随笔·生活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6.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