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措施

2017-09-21 19:33张红兵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师范生应用型

张红兵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着应用型转型的处境,在此背景下,不少人还存在着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误区,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与中小学实际脱节、不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见习机会不多、试讲得到的指导有限、对学生实习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教学应该注重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增加师范生课堂教学见习的机会;加强师范生校內课堂教学试讲的组织和管理;严格管理和监控学生的教育实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师范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师范生;教学能力;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08-04

2013年6月,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立,截至2014年12月,共有101所高校加入该联盟。这标志着地方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已成为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今后高等教育竞争的有力手段。

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少人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侧重于学生的实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于是,不少人认为理工科专业更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文科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養就不直接,所以,文科专业难以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体现优势。

其实,应用性是指一种专业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实用性,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并非仅限于动手能力。当前,高校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强调,并非是一个新的思路,而是对以前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误区的纠正。而“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显然,高校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作为对学生的核心培养内容。

一、当前地方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专业的教学存在重理论传授,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的现象

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起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但高校中的《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虽然大多有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但他们进入高校后,很多人与中小学疏远,有的教师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深人中小学。这样的结果,使他们对日益变化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他们在高校教学中仅凭他们对中小学的固有认知进行教学。这种远离中小学、凭陈旧经验所进行的空洞的教学,很难给学生以有效的帮助。因此,这就形成高校《课程与教学论》老师传授的是一套,而中小学教学运用的又是另外一套的怪异状况。不少师范生进人中小学实习后,发出《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所讲内容脱离中小学实际、没有多大用处的感慨。

(二)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重视,不系统

教师是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人,口头表达能力是他们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教师的讲授是否清楚、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所以,对师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应是师范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是,纵观地方的师范院校,很少有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作为一项重要技能进行专门的、系统性的训练,更不会在大学四年中安排系列课程来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专项训练。

其实,这也与我国历来不重视国民的语言能力培养有关。我们仅仅从学校的层面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专门、系统的训练和培养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而西方一些国家却有重视国民语言能力培养的传统,以至于能否具有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成了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国内的师范生来讲,一方面需要他们以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站上讲台传授知识,胜任教师工作,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大学学习中,其语言能力却没有能够得到长期的、系统的、扎实的训练。于是,国内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在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之后,不少人还不具有一个中小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以至于不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不清晰、不流畅、不简洁、不生动,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师范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见习机会不多,对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师范生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但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还不足。当前,不少地方师范院校不重视师范学生的教学见习,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见习的机会很少,况且在仅有的见习中,学生与中小学教师无交流、学生之间无讨论、无总结反思、带队老师无点评、更缺乏对见习学校教研活动的参与等等。这样的见习,仅仅是让学生看了一下中小学课堂而已,上课老师的成败优劣、教学安排的理论依据等,都让见习的师范生们感到很茫然,这样的教学见习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学生也不能从中得到应有的收益。

(四)师范生在校内的课堂教学试讲得到教师的指导有限,学生的训练效果有限

师范生在正式登上实习的讲台前,应该进行课堂教学模拟演练,通称教学试讲。这一环节是师范生正式登上讲台的预演,为正式登台积累经验、打下基础,是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内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试讲,大都采取小组试讲的方式,即把学生分成几人不等的小组,由学生自行组织试讲,由《课程与教学论》老师抽查、指导试讲。但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数量不足以保证学生小组试讲的需要,所以,《课程与教学论》老师指导或检查的只能是极少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小组内试讲的相互评议中改进,得不到老师的有效指导。这样的试讲方式,学生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对学生的教育实习管理松散,难以保证实习效果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他们大学三年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其课堂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环节,它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教师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的实习方式千差万别,各学校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采取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方式,有的采取自主联系、分散实习的方式。对于师范生的实习,不少学校允许学生自主实习,这样的方式,其弊端是极为明显的。第一,自主实习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凭私人关系联系到实习学校,实习学校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是很难尽心的,这部分实习生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样,自主实习的学生就缺乏外在的监督和管理,仅凭自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参加实习,实习的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第二,高校难以对零散分布于多个实习学校的自主实习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第三,自主实习的学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在实习基地校集中实习那样的竞争环境,也缺乏与一起实习的同学的有效交流。因为是以个人名义参加实习,实习学校就不会为这种少量的、非正式的实习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在这种松散、自由、全凭自觉的实习氛围下,实习效果和质量极难得到保证。endprint

二、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措施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师范生的竞争压力同样激烈。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的高低。针对当前地方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上所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一)师范专业的教学应注重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

针对当前师范专业的教学脱离中小学实际的状况,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中增强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是必需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第一,师范院校应要求《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经常深入中小学,定期考核检查。要求他们进入中小学课堂听课,参与中小学的教研活动,充分及时地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现状。

第二,在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讲授中,尽可能地增加与中小学的联系。如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课程与教学论》的讲授中,可以增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案例评析的内容,甚至可以专门开设与中小学教学相关的课程。如《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研习》《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等。

(二)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可在大一至大三的三年中,开设一系列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如可开设《普通话》《口语表达》《诵读训练》《演讲与辩论》等一系列课程,并且这些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实践训练为主,采取措施,加强课余训练,还应安排教师分小组进行辅导、检查。在此基础上,学校和系院定期舉办一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普通话比赛、即兴口头评论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激发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兴趣,也对他们的语言能力起检测作用。师范生经过这样的第一、第二课堂长期、系统的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才能胜任教师的职业需要。

(三)增加师范生课堂教学见习的机会

师范生在专业学习和师范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从大二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见习,增加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为登台讲课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生进行教学见习的方式是多样的:

第一,让学生集体或个人观摩优质课录像。录像由学校提供或学生自行在网上搜索,要求学生做好观摩笔记,进行分析反思。第二,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师范生的见习时间应该得到充分保证,听课应在20节以上,并且见习前应该给学生布置见习的任务,要求写出见习心得,见习后组织学生讨论等。第三,邀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到校讲授示范课。第四,组织学生观摩学校或系院组织的优质课大赛。

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在登台讲课前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有足够感性的认识,其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明显提高。

(四)加强师范生校内课堂教学试讲的组织和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试讲的效果,一定要由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但目前存在着《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各系院将有经验的其他课程的教师也作为学生试讲的指导教师,让他们和《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一起承担学生的试讲指导任务。但是,这样的做法常常又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其他教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的要求不甚明了,对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状况更是倍感陌生,这就导致专业教师常常是凭感觉进行指导,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试讲指导的效果和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二是,一些教师缺乏责任心,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常常出现学生讲课时间大幅缩水、指导环节随意省略、只验收不指导等情况。于是,学生在试讲这个环节上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课堂讲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为了保证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各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其他教师指导试讲前,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可以请《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或者中小学优秀教师对参与试讲指导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讲人讲述中小学教学在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对当前中小学教学发展的现状做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各系院应对指导教师的试讲指导作较为详细的要求。由每名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试讲指导,严格规定教师指导每名学生的次数、时间、内容等,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各种考核的依据。

(五)严格管理和监控学生的教育实习

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教育部也对高校学生实习等实践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而对于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实习,学校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保证师范生实习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实习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一批优质教育实习基地

优质的教育实习基地是学生教育实习的良好平台,学生将会从这样的优质平台上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熏陶,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所以,对于一所师范院校来讲,建立能满足自己的师范生实习需要的优质教育实习基地就显得非常重要。师范院校应该在其学校所在地及周边省、市、县选择一批优秀中小学中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与这些学校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明确要求实习基地学校应在对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上,提供优质资源。同时也需对在实习期间的实习生尽到管理责任。

2.师范院校应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统一实习——基地学校实习,不允许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

师范生参加基地校的集中实习,具有明显的严谨性和有序性,具有自主实习所缺乏的优势:第一,便于高校和实习学校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保证实习生的实习时间。第二,实习生可以参加基地校为他们举办的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第三,实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形成竞争氛围。第四,可以在众多实习生中选拔优秀者讲授公开课,为其他实习生提供示范性。第五,便于高校掌握学生实习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和实习工作。

所以,严格管理的集中实习和松散的自主实习,其效果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即将正式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来讲,只有通过严谨有序的集中实习,才能真正在实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胜任教师的工作。

3.师范院校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监督

师范院校派出学生到基地校实习后,一定不能将管理的工作完全交给实习学校,应该随时与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保持联系。师范院校应该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做好监控,做好三个过程:“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在实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应派出实习巡视组深入实习学校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其主要职责:一是检查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了解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三是将学校和老师的意见通报给实习生,以促进他们及时改进;四是深入实习生的教学课堂听课,直观地了解实习生的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作为办学主体的师范院校,一定不能放弃掌控师范生离校前的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提升能力的环节——实习,否则,未来的教师可能就成为半成品而无法胜任教师工作。

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着他们在毕业时是否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俗地说,教学能力和水平就是师范生的谋生技能。地方师范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作为重要的内容,并在施行过程中确保效果和质量。在当前各高校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乃至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林,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性学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衔接[A],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1号)[Z]

[3]韩理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责任编辑:刘爱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师范生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