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雪草四月的春音

2017-09-20 09:31张译丹
读天下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四季柴可夫斯基

摘 要: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1840~1893)是俄罗斯作曲家。钢琴曲《四月——松雪草》是他于1875年创作的标题性组曲《四季》中的第四首,以松雪草来宣告春日的到来,歌咏出大地回春的信息。与作曲家的乐曲一同发表的小诗中写道:“淡青、鲜嫩的松雪草啊!初春残雪依在你身旁……往昔的忧愁只剩下最后几滴泪,未来的幸福将引入甜蜜的梦幻……”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松雪草

松雪草是主要产于俄罗斯的一种特殊植物,它冒着初春的风雪和尚未逝去的严寒,勇敢地吐露出新芽,动人地绽放着蓝白色的小花,是生命力极强的一种植物。作曲家通过对松雪草在积雪消融时最先开花的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和对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憧憬和赞美,抒发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该作品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每个乐句都可以划分为两个乐节规模的小乐句,这使音乐又具有边缘性复三部曲式的音响效果。乐曲共有86小节,6/8拍,稍快的小快板,主调为bB大调。A乐段旋律优美抒情,就像松雪草刚刚从地里钻出来;B乐段旋律轻巧、典雅,细腻地刻画出春日的阳光融化了冬日的积雪,越来越多的松雪草在春风中边歌边舞、欢笑嬉戏的画面;A乐段再现时缩减再现,与用A乐段材料发展的尾声结合在一起。

A乐段(1~24):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旋律如诗句般简洁、清新。第1~8小节为a乐句,由两个对比乐节组成,主题旋律在和弦织体的衬映下,舒展而富有歌唱性;低音向下级进,将前后两个不同性格的音乐片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第1~2小节为歌唱性的动机,上行三度模进一次,后乐节引入八度大跳,使音乐在模进中逐步活跃起来。旋律如歌地平稳进行,时值按比例缩减,配上强烈舞蹈节奏的织体,烘托出松雪草娇嫩柔弱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形象,寓意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谱例1:《四月——松雪草》第1~4小节

第9~16小节为b乐句,同样含有两个对比乐节。前乐节移至中间声部,旋律是a乐句性格的延伸,像中提琴醇厚而饱满的音响,在高低音谱表中由左右手交替演奏,并在乐谱上明晰的标示,上下方均由伴奏音型衬托。后乐节旋律转至高音部。

谱例2:《四月——松雪草》第9~12小节

中间部分(25~58):由两个B乐段组成。音乐性格轻松诙谐、欢快流畅,动机发展结构鲜明,并以“leggiero”(輕巧地)弹奏要求来表现嬉戏曲的风格,拟人化地描绘出松雪草在春光中欢笑舞蹈的场面,以此来表达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呼唤。

第25~40小节为B乐段第一次陈述。第25~32小节转入d小调,以动机化形式发展,共演奏了4次。第25~26小节为动机原型,音乐非常有特色:前小节三个音符时值顺次递减,以此刻画松雪草迎风傲雪的坚强形象;后小节一串十六分音符以音阶式旋律轻巧上行,犹如一阵清风拂过,让娇弱的松雪草在风中微微颤动、随风起舞。第33~40小节为d乐句,前乐节的第33~34小节为模进动机,由八度大跳与级进组合,舒展而优雅,一高一低好像一问一答。左手和弦在弱位呼应,下行模进一次;后乐节变奏时,旋律变为左右手声部的交替呼应,描绘出松雪草在风中摇曳、边歌边舞的情景。

谱例3:《四月——松雪草》第25~28小节

第41~58小节为B乐段的重复。从第53小节开始,左右手相互交替,以复调手法发展短小的动机,最后两小节带有主题再现前的连接性质。

A乐段再现(59~74):缩减再现,省略了一个b乐句,回顾了松雪草主题,音乐陈述更加简洁,完满终止。

尾声(75~86):从a乐句变奏开始,上行八度模进一次后,通过分裂、重复和一系列补充终止结束。结束处音乐渐弱、渐慢,人们却依然沉浸在美好的大自然里,怀着对松雪草的礼赞和对初春美景的眷恋,久久不能释怀。

谱例4:《四月——松雪草》第82~86小节

作者简介:

张译丹,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四季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柴可夫斯基的难言之隐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大脑也分“四季”?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
为什么读不出《四季》的味儿
柴可夫斯基“自以为是”
美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