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几乎都处于青春期,但当今中学几乎都没有设置青春期生理卫生课,作为生物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课堂上渗透青春期性教育。中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性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趋利避害,健康成长。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笔者整理出所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并以其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例,说明了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相关的性知识。
关键词:高中课堂;性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育中给学生们逐步渗透性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这种教育开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是非常有必要。在上完性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深刻。我对此的观点是:在当代中国,恰当而正确的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且宜疏不宜堵。为什么这么说呢?“性”本身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有必要了解,“性健康教育”可以说是人认识自身的启蒙和基础。但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就算没人刻意去教学生,学生也会从各种渠道有意无意、盲目地接受良莠不齐的关于“性”的信息——而他们往往缺乏区分能力,如果他们在青春期或者更早的时候先入为主地接受了不恰当、不健康的所谓“性教育”,会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对他们的成长、发展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产生难以预期的后果。但是,如果一味回避这方面话题,后果比接受不良性健康教育还要严重。“宜疏不宜堵”指的就是这一点。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教师需要有性教育的意识,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坦然、开放的态度。在这里我提倡自然渗透,而不是生硬、贴标签式地进行教育,这只会使学生对性教育更加生疏。而我们的目的,正是让学生从根本上、就像对母亲那种感情一样自然地认识性、保持性健康,从而达到对自身性别的認同。青春期是从儿童发育至成人的过渡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此期间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期间女性出现月经初潮,男性首次遗精,直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青春期起止的时间因人而异,基本都在12~18岁之间,高中生绝大多数在15~18岁之间,可以说,高中生几乎都处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性”感到好奇,但中国大部分的中学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于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比如网络,报刊杂志,影音材料等,但这些来源的“知识”通常会误导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的中学生,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怀孕而做人工流产的事早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学教师——尤其是生物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课堂中适时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一词来源于欧美性观念较早开放的国家,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纵观,在有些章节的知识中可以渗透相应的性教育,整理如下:
下面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例来重现课堂性教育。
有性生殖的雄性生物(如:人),睾丸内的精原细胞早在胚胎性别形成时已经形成,从青春期开始,在曲细精管内进行减数分裂,这时展示男性生殖器官解剖图。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男性的睾丸和阴囊开始明显增大,由于减数分裂不断形成精子,当精子的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梦遗,包括手淫,这都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或自卑;同时男性的第二性征逐渐出现,喉结突出,开始变声,长出胡须、腋毛和阴毛,肌肉也变得发达,性机能趋于成熟。
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已经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能否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在于是否受精。女性从青春期开始,乳房隆起,长出体毛,并开始出现月经。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自主增厚,血管增生,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即为月经。同时展示女性生殖器官图和月经图。卵巢内有卵泡,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变为黄体。若排除的卵子未受精,黄体将萎缩,促使下次月经发生;若受精,黄体将继续发育,称为妊娠,月经周期中止。
不论男女,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促使他们的心理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时他们,尤其是男性,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与异性的差别,会引起性冲动,也开始关注性,此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由于异性相吸,他们可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多与同伴沟通,与师长交流,才能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作为老师,应该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旦发现某位同学的精神、性格和行为发生了细微变化,一定要及时予以疏导,切不可主观专制或放任自流。由于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会比较叛逆,在与其交流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引起学生的反感。
比如在限他们某些行为的同时,要耐心地告诉他们,不让他们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并教给他们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例如,单独与异性独处一室、与异性去成人娱乐场所、身体的敏感部位的接触,是不可以的,并告诉他们做这些事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对利害关系分析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主动防范性侵犯的能力。当他们懂得了自我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后,由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在无人监督时他们也会主动避免那些危险的行为。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须走过的人生道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引路的“灯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开放式地向学生渗透性健康教育。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还必须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运用正确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在性发育时对自身的发展变化趋势有所了解,不会产生焦虑、恐慌,从而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特雷西(F. Tracy)著,汤子庸译.青春期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24.
[2]龚新华.初中生物教学中青春期性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马光.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J].教育科学与研究,2000,2:24-26.
[4]任旭红.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迫切性及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0):953-952.
[5]王红珍.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健康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1,7:32-33.
[6]杨惠玉.浅谈中学性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31-32.
作者简介:
王海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天柱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