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聪
摘 要:中小学生学习乐器是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教师应该把器乐教学引入课堂,这不仅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需要,对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笛子教学;交流
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乐器进课堂”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趋势。笛子在这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价格比较低、吹奏方法相对易于掌握、音量较大、携带十分方便,很适合在广大中小学校教学。本人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经受过挫折、碰到过各种问题,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达到与同行们交流讨论的目的。
一、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笛子的興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而现代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乐曲入手,前期精心准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乐曲,为学生示范吹奏他们耳熟能详的乐曲,如《小苹果》《生日快乐》《新年好》等等,学生平常听惯了钢琴等这些大型乐器演奏的音乐,很惊奇这小小的竹子做的笛子也能吹奏出美妙的乐曲,好奇的同时对笛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学习笛子,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把笛子吹奏好。这一步是比较关键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激发出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比较难。
二、细心呵护,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有所进步
开始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兴趣会有一个回落,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老师要非常耐心地去一个个辅导,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演奏笛子最关键的是掌握嘴形、气息、吐音、指法等,要向学生反复强调用手指肚按音孔,特别注意防止漏气,吹奏时嘴角绷紧、稍往下拉,嘴唇中间形成正对笛子吹孔的口风,要一个一个音去辅导学生的指法与口风大小,当学生吹正确了一个音时要及时大声给予鼓励、表扬,并让学生记住正确的音的效果和吹奏时口风的大小以及手指的状态,及时树立好的典型,号召其余同学向掌握较好的学生学习。我还告诉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学会了一个音就是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很大的提升,耐心等学生完全掌握好了一个音后再去学习另一个音,告诉学生要经常反复练习:每天腾出10~15分钟练习吹奏。除此之外,老师要经常示范正确的嘴形、口风及手指状态,耐心地指出并纠正学生吹奏方面的错误,并告诉学生如何预防类似的错误,确保学生每一天都能有进步和提升,哪怕小小的进步和提升。
三、悉心指导,让学生在成功中树立自信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任何人都有被赞赏的需要。在笛子教学中,当某些学生吹得比较好时,老师要及时发现肯定、鼓励他们,就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并在适当时候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示范吹奏,甚至请他当小老师,教大家一些练习的要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习笛子的经验和体会,增强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让其他同学学习他的好的学习练习经验。另一方面,学生的练习水平差异肯定是存在的,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老师要精心为学生挑选不同难度水平的乐曲布置给他们:对于水平较高的同学,布置的乐曲难度要稍高一些,对其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实际性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水平,不是很轻易就能掌握;水平中等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按部就班,按照比较标准的进度练习,一步一个脚印,让他们稳步地提高自己的吹奏水平;另外一些水平暂时落后的同学则要求他们练习比较简单的乐曲,小小的乐曲,旋律简单、音程关系跨度小,稍微努力就能达到要求,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总之,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成功就在眼前,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付出努力了,用心去做了,就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就能拥有或大或小的成功的回报。
四、投其所好,让学生在快乐中进步
当学生学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演奏技法后,简易的小乐曲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乐曲。目前,各式各样的流行歌曲充斥了中小学校园,深得学生们的喜欢,学会笛子后,他们又渴望能用笛子演奏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这时老师要为学生服务,利用互联网等媒体为学生寻找或是自己去听记出这些歌曲的旋律,并打印曲谱给学生。学生对吹奏自己熟悉的流行歌曲的旋律十分感兴趣,练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能大大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耐力,这样比枯燥的练习曲要有意思得多,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并努力去完成。不过这时要注意要尽量找一些难度不大的旋律给他们练习,最好是又好听又简单的旋律,如果歌曲旋律难度过大,学生会觉得太困难,不容易掌握,这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十分不利,所以既简单又动听的旋律最适合了:如《希望》《神话》《萤火虫》等。但凡程度比较适合学生的乐曲,因为只是旋律,所以不用管歌曲的歌词或是由来,不管是什么歌曲或乐曲,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既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又能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能力。
五、实践交流,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
学生积累到一定水平之后,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时,我们要多举行一些班级内部的笛子吹奏展示,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同学面前展现自我,并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另外,组织排练笛子合奏队,要求队员团结协调,共同吹奏出优美的乐曲,以水平好些的同学带动其余的同学一起吹奏,不仅能促进大家的水平一起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除了班级内的演出,多让合奏队和水平高的同学参加学校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锻炼其舞台表现能力,加强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定期举行一些笛子吹奏的交流沙龙,让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请水平高的同学介绍经验、谈谈体会,让水平稍低的同学提出他们的问题和疑惑,一起来讨论解决,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实践证明,笛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乐器进课堂中是比较成功的尝试,通过笛子教学,使广大学生在视唱旋律和音高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一些不太爱唱歌跳舞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的平台,广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让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记得有部电影这样说过:“学音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变坏。”在这里有了明显的印证。当然,笛子教学的探索路程还很漫长,教学过程是艰辛的,本人认为利用音乐课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时间切实开展笛子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许国屏.青少年学竹笛[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02.
[2]杨明.跟我学笛子[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06.
[3]许国屏.少年儿童笛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05.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