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条件下是否应该二胎

2017-09-20 10:52谢智辉
时代金融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

【摘要】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是我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对解决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规模的影响、当前我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对比二胎政策的利弊之后得出我国当前应该放开二胎的结论。

【关键词】人口问题 全面二胎 中国经济

一、全面放开二胎对人口规模的影响

毫无疑问,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将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然而对出生率的影响程度却是我们更需要关心的。首先,考虑此前单独二胎政策的影响。2013年我国陆续推出了单独二胎的政策,政策提出只要夫妻二人中有一人是独生子女的,那么该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根据数据显示,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在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1100万对夫妇中只有145万对向政府提出申请,而最后真正生育二胎的只有80万对。2014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87万1655万,然而2015年缺比2014年减少了32万,只有1655万。根据单独二胎政策的推出时间估计,2015年应该是政策影响下的生育率比较高的年份。但是,2015年新增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就反映出来大众的生育意愿不高,生育率应该比之前估计的更低,从而说明了单独二孩对我国的人口增长的影响不如之前预料的那么大。说明在抚养成本日渐提高的今天,中国夫妇的生育意愿并不高,实施全面二胎政策对人口增加规模的影响不会如预期的那么大。

二、当前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

在国际上,当社会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时一般称之为老龄化社会①。当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預计,2025 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18.4% 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养老金面临着不足的风险。此外,老龄化也将使得我国的医疗资源更加短缺。看病难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很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二)劳动力供给不足

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1.5时就意味着进入到了“低生育陷阱”之中,生育率水平很难再回到1.5以上。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后就低于更替水平,1995年后就低于1.5,2010年显示是1.18。陷入“低生育陷阱”,即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程度,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将不断减少,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的状况。劳动供给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劳动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劳动力需求较高,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我国,而普通劳动力越来越少,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性别比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中国大陆,新增男性人口7亿人,女性人口6.亿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而总的人口性别比也已达到为105.02。而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性别比例的失衡,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及伦理道德体系产生了一定冲击。越来越多的适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组成家庭,这很可能导致强奸等性犯罪问题的犯罪率上升,影响社会治安稳定。

(四)核心家庭模式下青少年犯罪率升高

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起诉108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国未成年犯罪的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究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大多比较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很可能做出一些极端的过激行为。

三、二胎政策的利弊分析

(一)利端

放开二胎将大大提高消费的市场需求水平,持续带动内需增长。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将大大带动我国各个行业的需求,解决一些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人民的消费能力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经过计划生育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之后,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如今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这“唯一的”就显得特别关心,愿意给孩子消费。因此消费需求的提高,首先就将使部分直接相关的产业收益,如玩具、食品、奶粉、儿童服饰、教育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对我国经济增加产生巨大的正向作用。

当前我国住宅去库存压力大,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鬼城”现象较为普遍。稳定房地产市场对我国的经济状况及金融稳定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新生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房屋住宅需求的上升,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胎政策的实施将调整我们的家庭结构,有望使家庭养老及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性别结构也能够因此而趋向合理化,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增加劳动供给。由于一胎政策的实施使我们的人口增加率逐年降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出现刘易斯拐点。考虑到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胎政策能够增加未来我国的劳动供给,带动经济继续向上发展。

(二)弊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在总量上很多,可是人均水平缺很低。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在最近几年将得到上升。这将引起各种资源的供应不足,特别是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方面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劳动人口增多就会促使经济总量的增长。然而,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前进。当劳动供给过剩时,就会使得人均产出水平的降低,从而可能导致社会整体发展滞缓。

为了减轻老龄化给我国养老所带来的压力,国家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退休年龄的延长也就意味着青壮年的就业岗位被老年人所挤占,青年的就业压力将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使得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四、结论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定不移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以及经济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说明,制定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胎政策是当时我国在一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时代的改变使社会的状况已经与当时制定一胎政策时所不同,一胎政策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说明一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目前我国的社会状态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二胎政策的利弊分析,我认为国家和政府应当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甚至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部分放开三胎。这有力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优化我国人口结构,同时改善社会矛盾。对于放开二胎所产生的弊端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进行解决。比如,对于如何解决二胎政策引起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通过这个手段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任何决定既可能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带来消极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科学的解决好利弊之间的关系。二胎政策是当前我国经济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党和政府应当对二胎政策所带来的问题予以更好的解决,只有这样我国的人口结构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周清扬.《完善新农保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2年第9期.

[2]褚柠.《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吉林大学》,2014年.

[3]王会宗,张凤兵.《“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16年第3期.

作者简介:谢智辉(1993-),男,汉族,福建南平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四种“新常态”
浅谈中国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地位
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