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鑫
【摘要】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以1995年为基期,对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做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一、模型假设
根据改进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y=AertKaLb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投入,r为全要素生产的技术进步率。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Log(y)=log(A)+alog(K)+blog(L)+rt,令Y=log(y),y=gdp
二、数据处理
本文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并以1995年为基期对名义GDP及固定资产投资运用GDP指数及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三、模型估计
LS估计的估计结果如表1:
尽管模型总体的R2值显著,但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变量估计的各个结果不尽人意,其P值均较大,故考虑加约束条件,做等式变换。
(一)Wald检验
以a+b=1为约束条件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结果显示hi-square的P值0.65大于0.05,故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有约束条件a+b=1成立,变式为b=1-a,这样做在理论上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模型改造得:
log(Y/L)=log(A)+rt+alog(K/L) (1)
(二)调整后的ls模型估计
对(1)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的P值均小于1%,达到理想状况。此外模型整体的F值、R2均达到理想要求,d.w.值明显偏低,但D.W.并不适用于时间序列,故只能判断可能存在自相关性。
估计的方程为:log(y/l)=0.68+0.07t+0.69log(k/l)
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贡献率=r/gdp平均增長率=0.077/0.1073=0.717说明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7%,其中GDP平均增长率: 1995~ 2013每年的增长率加上1变为增长指数,将其连乘后开18次方减1后得到。
五、附录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数据处理:对名义GDP及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朱善利.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石贤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4):76-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