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之浅见

2017-09-20 04:07谢志卫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班级管理农村

谢志卫

【摘 要】近年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逐年增加,因其缺乏相关生活、学习上的指导,溺水、交通事故等问题愈发突出。留守儿童班级除学习外,还应教导学生有关生活、社会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成长。本文通过研究留守儿童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班级管理

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许多人外出打工,仅留下父母或者年幼儿女留守在家,由于年幼不成熟,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如2015年四川毕节留守儿童服农药事件等。为避免留守儿童出现流浪、青少年犯罪、安全隐患等问题,留守儿童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留守儿童优点与问题

1.1独立性强

多数学生由于自小父母便外出打工,从小便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独立性较强,遇到小困难时可以自己解决,很少因小事引发争吵或情绪变化。学生可以自己洗衣服、做饭等,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1.2耐性好

由于许多家庭不止有一个孩子,班内多数学生属于家中的长子、长女,自小便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对待事情比较有耐心,可以坚持去做。此外,还有许多学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一辈人经历了多年的生活熏陶,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心境由浮躁逐渐转变为平和,儿童具有比较高的学习和模仿意识,因而能在与爷爷奶奶日常相处中逐渐静下心来处理事情。

1.3团结意识弱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除照顾自己、打扫家务外还要照顾家中弟妹,有的甚至需要照顾老人,留守儿童自身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大多无心关注外界情况。在班级中,许多留守儿童因为家中繁忙而出现迟到、早退等情况,当班级组织一些活动,如郊游、运动会、文娱晚会时,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时间不够或者做自己的事情而拒绝参加,太过重视自身,集体意识不足。然而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合作型社会,群体合作意识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交往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缺乏团体意识,长此以往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4注意力不集中

与有父母陪伴的儿童不同,留守儿童除学习外还要照顾家中其他成员,要思考的问题也比其他学生多,因而在上课时容易出现走神等情况。笔者在上课时曾发现一名学生努力克制但仍止不住困意在课堂上睡觉,经课下询问得知学生因农忙季节父母未归家与爷爷奶奶抢收,自身短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睡眠不足才在课上睡觉。笔者无奈的同时更感到心酸,比起城市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学生,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童年生活中经历了更多辛酸和磨砺。

1.5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长辈的正确引导,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打击时往往比同龄人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笔者班中曾有一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没能拿到双百而产生厌学心理,连续一周不愿上学。笔者通过连续家访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成绩,一次考试失利不能证明自身水平,失败了可以再来等观点,引导学生乐观面对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最终将学生劝回了学校。

1.6自制力差

留守儿童中也有不同情况,有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对其过于娇惯,并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上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制力在步入青少年时期仍不能提高。笔者曾因临时有事宣布实行无人监考,结果事情提前办完回来后发现仍有许多同学不能控制自己严格遵守考试秩序,进行了查阅资料、交头接耳等行为。笔者在批阅卷面时发现多张雷同卷,既失望又心痛。

1.7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中大多无人看管,出于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等选择去水库、池塘玩耍,或躲进垃圾桶等小而密闭的空间里捉迷藏,这些地方往往埋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学校也有不少儿童选择倚靠欄杆等比较危险的做法。笔者班中有一名学生曾出于孝顺生病爷爷的想法,去水库摸鱼给爷爷补身体,结果跌入水库。所幸当时附近有群众钓鱼发现了问题及时将其打捞上岸,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班内学生也因此逐渐避懂得开水库等危险场所活动。

1.8学校与家长联系弱

由于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大多外出打工,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家长到座率往往不足百分之五十,来的家长也大多是爷爷奶奶一辈的人,对孩子的管束能力比较差。即使学校有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在与家长联系说明问题后家长也因工作性质等问题不能或不愿赶回家,回家也只是短时间停留,家长由于自身知识水平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学校不能与学生家庭有效对接,学生课后学习辅导工作无人来做,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等不能及时察觉,学生有些问题也因为对教师的畏惧害羞抑或人数众多缺少与教师长时间交流的机会而难以及时反映,不利于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策略

2.1开办校内学生家长联系渠道

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学校自身招商引资等在校内设立公共电话、公共信箱等给予学生相关优惠政策,如每月向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免费通话时间,写信次数等,增加学生与家长联络的机会。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可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开导和自身情绪发泄消除坏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学习。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每四天定时通过校内公共电话与父母通话,因为增加了与父母联系的机会,该生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

2.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留守儿童类型多种多样,面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学校在学生三观养成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作为留守儿童班级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家中情况及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并及时跟进。对于一些需要重视避免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避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因无心做出伤害学生的举动。通过定期更换班级黑板报,开办校园学雷锋活动月、中华美德学习月,举办中华美德宣传会、文娱晚会,发放报刊等,多渠道渗透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潜意识形成助人为乐、养浩然正气等良好品德,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3设计班内工作机制,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由于留守儿童班级在实际生活中与普通班级仍有许多不同之处,可以在已有班内小干部体系的基础上设置“大家长”角色,采用轮班制的方法,每周轮流当选。大家长,顾名思义,即管理学生学习生活一类人的总称。大家长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与其沟通解决,必要时联系教师商量对策。教师起维持者和引导者作用,主要帮助解决学生突发事件,日常记录学生相关状况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设立“大家长”角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发挥其榜样作用,提高学生自制力。在一轮结束后还可以进行连任选举,班内投票决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调动全员积极参与,提高班级凝聚力。

2.4开设师生交流信箱

由于教师少、学生多,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可以通过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上投进信箱的方式,节约师生彼此时间的同时促进问题高效解决。笔者班内曾通过师生交流信箱解决诸如照顾老人请假问题、学生自身生理健康问题、学生矛盾问题等,有效化解班内矛盾和学生尴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小结

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更好的解决。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照顾学生心理、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对社会大众的援助,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的同时养成感恩心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秋.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J].现代交际,2015(2):174.

[2]黄一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2017(3):296.

[3]胡润娣.做“五心”级的班级管理者——心系农村留守儿童[J].文理导航(下旬),2016(6):101,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班级管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