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要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和评价大学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自身的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测试呈中低水平;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接受式隐喻能力 阅读水平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较早使用“隐喻能力”这一术语的是Flahive与Carrell(1977)、Gardner与Winner(1979),随后Danesi(1986)、Low(2001)及Littlemore(2001)Azuma(2005)从相对不同的视角对该概念做出了进一步界定。Azuma(2005)提出了隐喻能力主要由接受式隐喻能力和产出式隐喻能力这两部分组成,并指出接受式隐喻能力指在一定语境下能够辨认和解释目标语中隐喻的能力。
隐喻能力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实证研究代表有Littlemore(2001)、Azuma(2005)、姜孟(2006)。Azuma(2005)运用了接受式隐喻能力测试、产出式隐喻能力测试来考察受试的隐喻能力。国内学者姜孟运用实证方法从学习者词汇使用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情况及其隐喻能力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之,围绕隐喻能力开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更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和评价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自身的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間的相互关系。
2研究方法
2.1样本
选取6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受试者,来自学校B层次授课班级,高考英语成绩在90到110分之间。
2.2测试问卷
接受式隐喻能力测试问卷是在Littlemore (2001) 和Azuma (2005) 已有问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分别测试隐喻识别能力、测试隐喻解释能力和习语阅读理解能力。
2.3统计手段
利用SPSS 20.0 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受试者接受式隐喻能力的统计描述分析;接受式隐喻能力及英语阅读考试成绩的斯皮尔曼秩(等级)相关系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2.4研究程序
本次问卷测试以闭卷答题方式进行,63名受试者参加了时间为50分钟的测试,63份问卷全部收回,分析判定60份为有效问卷,另外3份因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为无效问卷。
3研究发现与讨论
问题一:非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式隐喻能力的现状如何?
研究表明:接受式隐喻能力测试问卷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12.59 和4.19,平均分8.38分。问卷满分为15分,若将9分视为及格分,38%的受试者为合格。接受式隐喻能力的测试分数集中在4.19至8.99之间,占62%,受试者的接受式隐喻能力分数并不能令人满意。标准差和方差分别为2.116和4.475,说明接受式隐喻能力调查问卷测试分数的波动较明显,也就是说受试者的接受式隐喻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综合以上描述统计数据,非英语专业受试者的接受式隐喻能力发展水平较低。
问题二: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吗?具有怎样的相关关系?
研究显示:阅读成绩与接受式隐喻能力成绩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564,二者呈现显著相关特征,研究表明对于中国的二语习得者来说,对于英语隐喻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隐喻理解能力也高。
4结论与启示
依据测试问卷的相关数据分析与统计,可得出如下结论: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式隐喻能力测试呈中低水平;接受式隐喻能力和英语阅读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阅读理解能力越高,其处理隐喻或隐喻表达的能力就越强。本文只研究了隐喻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接受式隐喻能力,而未对产出式隐喻能力作研究,今后相关研究可考察学习者整体隐喻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其他相关方面,如写作、口语等。
参考文献
[1] Azuma, M.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an EFL Context-the Mental Lexicon and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of Japanese EFL Students. Tokyo: Toshindo Publishing, 2005.
[2] Littlemore, J. “Metaphoric Competence: A Language Learning Strength of Students with a Holistic Cognitive Style?” TESOL Quarterly 35 (2001): 459-491.
[3] Littlemore, J., and Low, G.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Applied Linguistics 27 (2006): 268-294.
[4] 姜孟. 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 [J]. 国外外语教学, 2006, (4):27-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