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有许多,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的功能,打通读与写,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道兼美,既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又是很好的范文。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中渗透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
一、指导品词析句,积累妙词佳句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写作的基础。自古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诗句,可见语言积累的重要。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其中的遣词造句更是恰到好处、精妙无比。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对文中使用巧妙的词句进行反复品析,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美。如《火烧云》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句中的“烧”字用得极为巧妙,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铺”等词语。学生通过观察火烧云的图片,讨论得出“烧”字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速度快,与下文的“着了火”相照应,又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气势大,还点明了“火烧云”名字的由来。一个“烧”字蕴含了这么多的内容,可见作者的用词准确。通过品析,学生也体会到了遣词造句的重要性。
课文中如此多精美的词句,把它们积累下来用于写作当中,也能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桂林山水》一课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排比段向读者描绘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虽语言精炼,却使桂林的山水跃然纸上,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如让学生积累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可使文章生动、形象。在教学中我还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采蜜本,把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随时摘录下来,有的还需背会。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语言丰富了,写作时也不会因为无话可说而烦恼了。
二、感悟文章情感,体味表达方法
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的阅读过程即是在与作者倾心对话的过程,对文中的句、段都会有自己的体会、见解。语文《课标》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或形成文章,或三言两语,或片言只字,都是练笔的好时机,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学习资料。《匆匆》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所写的感叹时间匆匆而过的文章。文中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时间瞬间而逝的无奈及对抓住时间的渴望,学生联系实际便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联系实际或写出虚度时间的后悔,或写出珍惜时间的重要,或写出利用时间的打算,感情真挚,深入人心。由此也看出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是学生的心之所想,情之所发,虽不拘形式,不讲章法,但语有所感,情真意切,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文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借鉴,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启发学生注意文章哪些地方(包括词、句、段、篇)写得特别好,好在什么地方。在学生交流、讨论时,不仅要求他们讲内容方面的感受,还要讲讲在表达方面的心得。无论多少,哪怕只是一小點,对他们今后的写作都会有所帮助。
三、课后拓展延伸,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内的指导,更在课外的延伸拓展。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中在一些课文后也设计了一些拓展的题目。如《小摄影师》课后设计了续写故事,《桂林山水》课后设计了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等。这些都是指导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同时在教学中我也设计了一些这样的训练,如教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我让学生写写对父母关爱的重新认识,从中可看出学生对父母批评的理解与宽容。在学完《鸟的天堂》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赞美“鸟的天堂”,有的学生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有的学生写成了广告语,有的学生改编成了歌词,形式之多,是我意料之外的。《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我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写一篇地球的自述。孩子们不仅仅是对课文进行了简单的改编,而且加入自己对地球独特的感情,看的出孩子们对保护地球的渴望。
课文中的许多精美的插图在文中并没有详细的描写,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课下我又让学生给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们兴趣盎然,一篇篇形象生动的解说,给插图赋予了生命。
除此之外,还有改写结尾,把诗歌改写成故事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变得乐于动笔,愿意写作。
读与写是相通的,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懂得道理,体味情感,学习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