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动机、挑战分析

2017-09-20 22:22朱志恒
时代金融 2017年16期
关键词:动机挑战一带一路

【摘要】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文章将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和面临的挑战方面进行分析,为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 动机 挑战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开放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面向未来经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性安排。本文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的动机

较长的一段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直努力保持一个低姿态,但近些年中国开始提倡要在国际秩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公司也逐渐离开舒服的国内市场开始积极拓展、开发海外市场。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和国外政治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一带一路建成后,将会显著降低国际货物途径这些路线的运输成本,这不仅仅对中国有益,也对全球贸易有益。所以一带一路建成后,不仅有利于沿线国家,使用这一路线的其他出口国家也将会获益。

第二、解决产能过剩。从目前中国产业发展来看,很多产业的产能在国内严重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而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如果我们能投资这些国家,就能变相出口这些产能,进而为调整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提供空间。中国目前正致力于摆脱经济增长对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过度依赖。这也迫使中国各大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公司及其他企业必须向其他国家寻找机会。。中国希望这些公司可以承担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重任,这样便为这些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机会,也能积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

第三、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即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目标。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金融机构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将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融资便利。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也将会不断增长,从而增加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来建设新的管线,从而获得保障能源供给。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如何保证充足能源供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所担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私人拥有小汽车的数量由1990年的82万辆飙升到2016年的1.46亿辆。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构想的实施,我国加强对西部的开放,拓展了包括俄罗斯、中亚、南亚的石油贸易和运输渠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从能源供给来源、进口途径和合作深度、广度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所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推行区域合作共赢与全球协商共治的宏伟战略,其愿景非常美好,已经赢得了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此战略的实施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但“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推进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的可能性。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上有成功的案例,例如中国公司成功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成一个运行良好、高收益的企业。但中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例如由中海外参与建设的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本应向欧洲展示中国建设公司的实力,但最终确惨淡收场。

第二、融資项目的选择。基础建设项目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等问题。相对于其他国际竞争对手,中国的国有银行在审查项目方面经验不足,在向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方面处于更大风险。例如,有关产业专家分析称通往中亚的铁路和公路很可能会由于客流量和货物量低于预期水平使得前期投资的预期回报不足。基建投资项目的管理不善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非中国快速提高基建项目的投资和管理质量,否则国家可能会陷入一场由对外基建引发的经济危机。

第三、中国政府在项目支持方面能否做到区分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中国政府在选择支持的诸多项目方面存在政治考量大于经济考量的现象。如果不能做到这种区分则会导致双重有害的结果,一是投资不能实现收益;二是可能会导致例如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对。目前一带一路项目的选择上有政治动因过重的现象。

第四、建设项目资金供给压力大的挑战。一带一路项目耗资巨大,资金压力问题尤为突出。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以前仅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高达7300亿美元。若项目资金来源只是依靠亚投行、丝路基金还是难以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故应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

第五、中亚诸国的反中情绪。根据Eurasian Research Institute(Serikkaliyeva,2016)发布的调查统计显示,大约有31%的哈萨克斯坦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移民对于哈萨克斯坦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威胁。2016年3月,哈萨克斯坦政府通过土地租赁法案修正案,允许将租借给外资(主要是中资)的土地从10年延长到25年。一些哈萨克斯坦民众对此政令表示不满,上街游行以示抗议。这种反中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中亚老百姓仍留有中苏对立时期意识形态对立的偏见,对我们比较排斥;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只是去那里抢夺他们的资源而没有很好地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国家。

第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动乱的威胁。中亚地区曾经发生过社会动荡,而“颜色革命”在中亚地方再发生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排除。并且中亚地区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等国还存在“老人政治”问题。目前中亚国家政权还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亚政局在未来不会发生动荡。

三、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一批金融机构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已准备就绪,这构成了成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实基础。一批项目例如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也已建成投运。这一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去的可能性。如果一带一路计划能顺利完成,它将使得欧亚大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市场,并能影响全球以美元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们应当在充分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因和挑战的基础上,实现沿线国家的充分合作,实现沿途国家的共同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孟庆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动机的实证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6(4):136-144.

[2]马昀.“一带一路”:挑战、风险与应对[J]经济研究参考.2015(3):45-52.

[3]谭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J].2015(7):114-118.

作者简介:朱志恒(1991-),男,汉,山东菏泽,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直接投资。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机挑战一带一路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