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在儿科门诊新职工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0 06:09易永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评判儿科门诊

周 荟 易永红

·护理管理·

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在儿科门诊新职工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周 荟 易永红

目的:观察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在儿科门诊新职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3月起开始采用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对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展开培训,选择该模式应用前(2015年3~12月)的儿科门诊护理新职工2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3~12月)的同类新职工20例作为试验组,比较干预后两组新护理职工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培训后的评判性思维评分、儿科门诊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分、培训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分值、EAP心理压力自评分值、新护理职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对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展开培训,可提高新职工的评判性思维水平、儿科门诊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度,改善焦虑情绪与工作压力,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风险,是一种深受新护理职工认可的培训模式。

儿科;门诊;新职工;护理培训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7.046

儿科门诊是医院面向儿科患者的第一线窗口部门[1],当前的“421”家庭结构模式使儿童成为家庭中的核心成员[2],家长对患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相应地对儿科门诊诊疗和护理质量要求也日趋提高[3]。儿科门急诊担负着门诊患儿所有输液与治疗、抢救与留观护理任务,工作量极大[4],而患儿家长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快速获得高质量救治,护理供需之间的矛盾常致护患纠纷事件[5]。新护理职工所具备的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低下、理论实践结合不佳、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欠缺等特点,使其成为降低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最重要人力因素[6]。本研究尝试采用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对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展开培训,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6年3月起开始采用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对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展开培训,选择该模式应用前(2015年3~12月)的儿科门诊护理新职工21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3~12月)的新职工20名作为试验组,所有入选者均为女性,本科学历,对照组平均年龄(19.25±2.54)岁;试验组平均年龄(19.66±2.34)岁。两组新职工在学历、年龄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护理职工接受传统单向传递培训模式干预,由培训教师依据操作流程与标准进行技能示范与相应知识点讲授,然后新职工自行练习,再接受考核。试验组接受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培训,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2.1 师资选择与前期工作 挑选我院儿科门诊专科工作5年以上、本科学历、护师以上职称者5人担任培训教师,在护士长指导下,在对既往护理缺陷事件的回顾性分析基础上,完成树障设惑技能培训流程、技能培训项目选择、教案编写、考核标准制订等培训前期准备工作。技能培训项目包括儿科门诊常见且需熟练掌握的十大技术操作项目,分别为静脉输液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护患沟通技术、合理导诊技术、肌内注射技术、药物过敏皮试技术、雾化吸入技术、生命体征测量技术、健康指导技术、病情评估与观察巡视技术。

1.2.2 树障设惑技能培训的实施

1.2.2.1 基本培训方式 在各操作技术项目所涉及的护理环境、护理用物、护理对象、护理操作环节等方面实施障碍物、潜在疑惑点设置,培训教师于操作演示时的各个树障设惑点适时暂停操作,请受训新护理职工就各类障碍物和疑惑点进行分析与解决策略表达,让新职工亲身尝试体验其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然后由培训教师就新职工的解决方案做出讲评分析,对正确的解决方案加以肯定,不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行偏差讲解,带领新职工于各树障设惑点进行相关知识的同步复习,实现对专项操作的纵向深入化培训。

1.2.2.2 以最常用的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技术为例,培训教师将此操作培训过程中易于出现的护理缺陷、常被新职工忽视的薄弱环节等设为关键培训节点并施以树障设惑处理,如:(1)当护理对象被评估为高度水肿者、躁动者、输入静脉血管强刺激性药物者时,护理人员应如何实施针对性操作?(2)抢救时需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却遭遇静脉穿刺困难时如何处理?(3)面对医师所开具的非常规医嘱或者对医嘱存在疑问时,即面对模糊医嘱时应如何处理?(4)发现患儿出现药液渗漏时应如何处理?(5)患儿剧烈反抗静脉穿刺时如何处理?(6)因穿刺失败家长情绪激动时应如何处理?(7)患儿连续治疗期内更换照护者时应如何处理?(8)患方不听劝告自行调节滴速时如何处理?在每一个树障设惑节点处均请受训护士进行情境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说明选择此方式解决的原因及依据,培训教师认真倾听受训护士意见,并让受训护士按照其解决方案进行演练操作,观察解决方案的利弊点,自主发现是否合理可行并符合科学性。对于受训护士所给出的正确解决方案,培训教师及时给予亮点肯定,存在认知与操作偏差的部分,结合相关知识技能点加以拓展化与深入化分析讨论,帮助受训护士通过对障碍与疑问点的解决过程,激发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操作注意力,纠正与提高认知度,规范操作行为,优化操作流程,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1.2.2.3 实施时注意事项 (1)教材教案的设计既要严谨科学,又应深度结合本科室实际护理情境与条件,使受训护士能够将培训所学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实际之中。(2)树障设惑点应精准适宜,切中时弊,具典型性,解决方案应有确定的理论依据或循证成果支持。(3)问题给出后,培训教师耐心等待受训护士提出解决方案,给予受训护士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避免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进行知识与技能灌输。(4)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于预定培训前1周向受训护士公布培训项目,督促其通过对相应内容的教科书与护理文献查阅过程,先建立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印象,从而提高其所给出解决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可行性程度,同时培训教师对受训护士的合理化方案应及时进行肯定式应答,以便提高受训者自信心与学习兴趣。(5)培训结束后要求受训护士就培训全过程写出培训报告,总结经验与体会;并向受训者发放文字版标准解决教案,供其反复学习揣摩,加深记忆。

1.3 评价方法

1.3.1 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 (1)评判性思维水平的评价指标。选择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7](中文版)对两组受训新职工实施测评,包含对评判性思维7个特质的测评,即真相寻找、开放思想、分析及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及求知欲、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合计70个测评条目(正性30个,负性40个),非常赞同至非常不赞同共设6个评分等级,正性条目赋分值为6~1分,负性条目赋分值为1~6分,总分在70~420分之间,<210分提示测评对象存在负性评判性思维倾向,210~280分提示测评对象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280分提示测评对象存在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350分者提示测评对象具备较高评判性思维水平。(2)知识技能掌握度的评价指标。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入选者实施儿科门诊常见的10项技能操作进行考核,每项10分,合计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该新护理职工对儿科门诊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度越好。(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EAP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对两组培训后的焦虑程度、心理压力程度实施评估。焦虑自评量表共20个条目,分为4级评分,50分为分界值,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EAP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包含30道压力测评题目,患者选中一道计1分,所有选中的题目加起来计为压力总分,5分以下者无压力,5~10分者压力轻微,11~20分者中度压力,21~25分者重度压力,25分以上者压力相当严重。(4)新职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的评价指标。以树障设惑技能培训模式应用前后由新护理职工所引发的护理缺陷事件例次占总护理缺陷例次的比例计算新职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比例。

1.3.2 培训满意度 参考彭文山等[8]相关研究成果,自行编制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培训满意度调查表,由两组受训新职工就学习兴趣激发、培训计划性、培训进度掌控、培训教师态度、知识传授能力、操作示范点评能力6个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均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该护理新职工对培训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新护理职工培训效果的比较(表1,表2)

表1 两组新护理职工培训后知识技能和思维评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表2 两组新护理职工护理缺陷发生比例比较

2.2 两组培训后焦虑及EAP心理压力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培训后焦虑及EAP心理压力评分的比较(分

2.3 两组新护理职工培训后满意度评分比较(表4)

表4 两组新护理职工培训后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3 讨 论

3.1 树障设惑技能提升模式可提高新职工的评判性思维水平、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度,缓解员工入职后焦虑情绪,降低心理压力 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与深化,要求护理人员承担起多元化护理角色与职责,护理评判性思维是护理人员做出正确临床决策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儿科门诊所具备的护理对象特殊、护理问题复杂、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使该部门护理工作者简单执行医嘱的陈旧化护理模式已完全无法适应护理发展新趋势,要求护理人员以较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时准确发现护理问题并实施科学有效解决,而新入职护士由于缺乏长期的临床实践经历,故其评判性护理思维能力普遍十分低下。常规的护理新职工培训模式以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播为形式,教学双方互动不足,受训新职工参与度低,未获得充分的主动思考与问题解决实践机会,评判性护理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开发与发展。本研究采用树障设惑技能培训模式,在操作演示过程中由培训教师不断抛出实际护理情境中可能遭遇或易被疏忽的护理问题,受训护士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主动思考,且有机会将思考所得解决方案付诸操作以检验效果,培训教师对受训护士的亮点肯定、偏差纠正、知识点澄清等教育支持活动,推动受训护士不断完成思维开发、真相寻求、理论联系实践、综合分析判断的技能提升过程,以引导性培训代替常规的填鸭式培训,从而成功提高了受训护士的评判性护理思维能力,使其不断有计划有方向地完成对各知识技能点的复习深化与内隐外显,形成有意识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护理工作习惯,自觉而有效地规避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表1,表2显示,试验组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培训后的评判性思维评分、儿科门诊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新护理职工的焦虑情绪与入职后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其对自身工作胜任力的担忧,由于树障设惑技能培训具备提高新职工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护理知识技能水平的积极作用,故试验组新护理职工会对其工作胜任力产生足够的自信,从而缓解焦虑情绪与减轻心理压力。表2显示,试验组培训后焦虑自评分值与EAP心理压力自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2 树障设惑技能提升培训模式是一种深受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认可的培训模式 一种培训模式是否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培训优势,与受训对象对该培训模式的认可度与接纳度密切相关,表4显示,试验组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树障设惑技能培训模式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个性化的培训方式,以有效激发受训者学习兴趣为主旨设计培训方案。在培训活动开展前先行严谨细致的前期准备与师资力量选择培训,按照编写的教案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技能培训从常规的随意性教学转向计划性教学通道,精心设置的树障设惑点成功将相应的知识点灵活融入其中,使知识传播不再机械枯燥,自然地将受训护士引入至护理问题的发现、解决、检验过程之中,全面激发培训对象学习兴趣;培训教师合理把握培训进度,允许受训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预准备,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思考寻找答案,为受训者营造出思维能力的高度开发空间;向受训者提供亲自实践其思考结果的机会,及时的偏差纠正教育以及对受训者思考成果的出彩处进行及时捕捉与阳性强化,利于在受训者头脑中形成鲜明深刻的认知印象;树障设惑点的合理化设置,形成对各操作技能常见护理风险与难点问题的全面性重点化呈现;培训教师的积极互动理念、循循善诱行为,有利于受训护士紧张感的缓解,构建起轻松的、非指责性的技能培训与考核氛围。由于树障设惑技能提升培训模式所具备的上述培训优势,故其可受到试验组儿科门诊新护理职工的高度认可。

[1] 闻容慧,袁金仙.护理目标教学法在儿科门诊新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杂志,2015,22(4):28-29.

[2] 利 莉.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77-79.

[3] 张洪敬,代修文,宋庆霞.儿科门诊护患沟通不良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55-156.

[4] 董 菊,赵 琦.PBL教学法在儿科门急诊护士沟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4,44(2):128-130.

[5] 姚红伶.儿科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3(4):187-188.

[6] 辛 霞,范 荣,李洁琼,等.实景案例模拟竞赛在工作2-5年内护士综合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2):163-165.

[7] 胡婷婷,张小红,杨志敏,等.设障立惑培训法对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30(7A):2393-2395.

[8] 彭文山,赵 宏.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3):145-146.

(本文编辑 陈景景)

ResearchonapplicationoftreebarrierpuzzlingimprovementmodelintrainingofnewemployeesofpediatricoutpatientdepartmentZHOUHui,YIYong-hong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00)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e barrier puzzling improvement model in training of new employees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Methods:From March 2016, our hospital began to use tree barrier puzzling improvement model for training of new employees in the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21 new employees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before applying this model (March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20 new employees of the same kind after application (March to December 2016) as the test group, and employe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relevant observa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training, the scores of critical thinking, mastering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knowledge and skill and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new nursing employees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employe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EAP 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rating and incidence of defect of new nursing employee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Using tree barrier puzzling skill improvement model for training of new nursing employees in the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could improve the new employees' critical thinking, mastering of nursing knowledge and skill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improve the anxiety emotion and work stres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defect, and it was a king of training model deeply recognized by the new nursing employees.

Pediatrics;Outpatient department;New employees;Nursing training

430000 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周荟:女,本科,护师

易永红,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7-05-02)

猜你喜欢
评判儿科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