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
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
刘真真张先红高雄申玉洁何莎莎范娟刘艳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矫正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经口喂养率。方法:按照PDCA原则拟定改善步骤,根据现状制定目标,采用原因分析、对策方法、效果评价等程序改善住院早产儿喂养现状。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组矫正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的经口喂养率从27.45%提高至71.15%,实施前后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组圈员在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8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早产儿经口喂养率,减少鼻饲管喂养时间。
品管圈;早产儿;经口喂养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7.030
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决定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有效的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最终目标[1]。如何帮助早产儿形成经口喂养技能,尽快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全经口喂养是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发现[2],矫正胎龄<34周早产儿的吸吮型态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但其胃肠道机能已能适应肠内营养,只要辅以合理的喂养技术支持,可以尽早实现早产儿有效安全的经口喂养。住院期间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若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其儿童期早期继续存在,表现为厌恶经口喂养和长期的喂养困难[3]。早产儿大多通过非经口喂养方式,如鼻饲管喂养、输入静脉营养液等来实现其营养需求。造成早产儿经口喂养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医护人员对于经口喂养认识不足;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技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人力不足,尚未大力开展;只有极少数护士能实施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且动作欠标准,加之工作繁忙,真正能够进行吞咽功能干预的早产儿不多,收效甚微。通过临床调研发现,常有早产儿体重等各方面指标都已达到出院标准,却因为无法实现完全经口喂养而迟迟不能出院,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基于以上现状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出生体重<2500 g,矫正胎龄<34周的住院早产儿且未经口喂养,生命体征平稳无合并其他严重先天畸形及严重并发症等。排除标准:有神经并发症,如脑室内出血Ⅲ~Ⅳ级、室周白质软化等;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唇裂、腭裂等;已进行经口喂养的早产儿。选取2016年1~6月在我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早产儿52例设为实施品管圈后组,其中男23例,女29例;平均胎龄(32.24±2.53)周;平均出生体重(1558.98±305.31)g;日均每次奶量(10.92±2.23)ml;日均体重增长值(10.94±5.14)g。选取2015年8~12月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住院早产儿51例设为实施品管圈前组,其中男28例,女23例;平均胎龄(32.19±2.52)周;平均出生体重(1549.94±374.88)g;日均每次奶量(10.39±2.10)ml;日均体重增长值(10.63±4.86)g。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日均每次奶量、日均体重增长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 圈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挑选主题,依据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按照5,3,1分进行评分,初步选定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作为本次主题。
1.2.2 计划拟定 按照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分别占30%,40%,20%,10%的比例开展品管圈活动,绘制本次活动进度表,圈员按照活动计划实施相应措施。
1.2.3 现状解析 根据早产儿经口喂养现状,绘制出早产儿经口喂养评估流程图,通过脑力激荡法讨论并设计出“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因素调查表”,充分利用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进行临床调研并制定查检表。根据查检表绘制柏拉图,得出了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主要因素:缺乏吞咽功能干预措施,早产儿环境舒适度欠佳,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培训不足等。按照“80/20原则”,将吞咽功能干预,提高早产儿环境舒适度,提高责任护士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培训等三方面作为本次改善的重点。
1.2.4 目标设定 根据品管圈方法目标值设定公式[4]进行目标设定,现况值通过现况调查得出为27.45%,改善重点通过柏拉图得出为80.85%,通过圈小组成员的综合评定圈能力为66.75%。因此,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7.45%+(1-27.45%)×80.85%×66.75%=66.60%,即拟定将早产儿经口喂养率由27.45%提高至66.60%。
1.2.5 对策拟定、实施及检讨 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来进行评分,按 5,3,1 分进行评定,以80/20定律选出17个小对策,归纳为三大类对策,即品管圈后组对早产儿行吞咽功能干预、提高早产儿病区环境舒适度、加强责任护士培训力度,具体如下:
1.2.5.1 早产儿吞咽功能干预 外派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吞咽功能干预评估及实施方法,制定早产儿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流程,护士实施吞咽功能干预时加以轻音乐辅助操作,每天专人负责对需要干预的早产儿进行吞咽功能干预,每日2次,并观察早产儿吸吮情况,准确记录经口喂养奶量。
1.2.5.2 提高早产儿病区环境舒适度 早产儿病区环境的改善对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和睡眠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使用早产儿护理支持包替代原有的“鸟巢”,提高了早产儿在暖箱内的舒适度;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保持病区环境安静,减少因工作人员说话、监护设备报警等对早产儿听觉产生不良刺激;暖箱均使用遮光布遮盖,利用光线建立合理昼夜交替节律,帮助早产儿建立生物钟。
1.2.5.3 加强责任护士培训力度 查阅国内外有关早产儿喂养及吞咽功能评估干预的文献,利用科务会、质控会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圈员及时更新补充吞咽功能评估干预相关资料,便于医护人员自学。对科内医护人员进行早产儿喂养及吞咽功能评估干预相关知识理论考核,对护士集中培训新生儿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操作方法,两项考核合格后方能实施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情况。(2)调查实施品管圈前后对圈员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等8个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有形成果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71.15%-27.45%)/(66.60%-27.45%) ×100%=111.62%。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2.2 无形成果 实施品管圈后圈员在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8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明显提升,表明品管圈活动能够帮助临床护士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提升护士职业价值及职业认同感有一定积极意义,见图1。
表1 实施品管圈前后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情况比较 例(%)
图1 品管圈无形成果雷达图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5]。开展品管圈活动,培养圈员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各方面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减轻了早产儿家长对喂养问题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护士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重视程度,使临床的护理工作及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早产儿尽早从管饲喂养安全有效的过渡到全经口喂养,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提高了住院早产儿家长满意度,对早产儿远期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对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一定的意义。对培养临床护士学会运用品管圈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品管圈方法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摄取均有积极作用,能帮助早产儿尽早回归家庭,适合在早产儿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推广。
[1] 彭文涛.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2010.
[2] 李琳琳,陈京立.小于34周早产儿的经口喂养管理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28):88-90.
[3] 李琳琳,张胜男,孙 静.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6):38-41.
[4]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5] 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4C):1089-1090.
(本文编辑 白晶晶)
Improvementoforalfeedingrateofprematureinfantswithqualitycontrolcircle
LIUZhen-zhen,ZHANGXian-hong,GAOXiong,etal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
Objective:To us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 to improve the oral feeding rate of hospitalized premature infants with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34 weeks.Methods:Improvement steps wer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PDCA principle, an objectiv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method and effect evaluation etc.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feeding status of hospitalized premature infants.Results:After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oral feeding rate of f hospitalized premature infants with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34 weeks improved from 27.45% to 71.15%, and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personnel in the circle improved their confidenc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eam cohesio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ctivity, sense of achievements,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ies and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Conclusion:Carry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ould increase the oral feeding rate of hospitalized premature infants and reduce the time of feeding through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Quality control circle;Premature infant;Oral feeding
400014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
刘真真:女,硕士,护师
张先红,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护理)(国卫办医【2013】544号)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