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彦鑫 苏 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合肥,230088)
基于三维架构的综合标准体系构建与应用
许彦鑫 苏 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合肥,230088)
文摘:借鉴魏尔曼的标准体系三维架构,提出构建军工整机企业基于三维架构的综合标准体系的思路,建立多平台综合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和编制标准体系表,从强化立项、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发挥标准体系作用。
三维架构;标准体系;标准化模型。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建立起科学、清晰和系统的企业标准体系,对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简称38所)是一家研制生产雷达装备的军工整机单位,产品范围涉及地面装备、机载装备、浮空器及星载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地面产品的标准体系。但随着38所军工整机单位产品平台不断拓宽,产品新型号不断增加,现有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同时,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环节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急需建立起覆盖全域、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和协调开放的三维综合标准体系。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现有的综合标准体系模式已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对现有综合标准体系架构进行创新。
1.1 理论模型
印度著名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家魏尔曼最早提出了标准体系三维架构(如图1所示)的思想,从多个角度对科学、工程和标准化等概念进行讨论,论述了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标准化的领域和内容,提出了标准化三维空间的概念。此模型采用了时间维(X轴)、逻辑维(Y轴)、知识维(Z轴)构成的三维架构,三个属性维是相对独立的,三者相互结合而构成的空间立体区域就是标准体系的内容范围。信息化、水资源和医药等行业均借鉴其理论构建标准体系架构。
1.2 构建三维体系架构
借鉴魏尔曼三维标准体系架构模型,结合38所产品多平台共存、多专业综合等特点,参考《军用标准体系表》,我们制定了适用军工整机单位的产品综合标准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第一,在时间维上对应产品研发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充细化。第二,在知识维上划分不同的专业类别,可根据专业变化适当调整。第三,在逻辑维上设置不同层次的标准,对于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可根据需要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制定或选择适用的标准来进行统一和规范,逻辑上含已有标准选择的优选顺序以及新标准从需求分析、归纳提炼和形成不同层面标准的全过程。
2.1 建立通用基本框架
基于研发阶段(X轴)、标准级别(Y轴)、专业类别(Z轴)构成的基本型三维架构,按照军用产品标准化发展方向,参考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军用标准体系》等,我们建立了企业综合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
a)将国家标准分类和电子行业标准体系中的“综合基础标准”与《军用标准体系表》中的“共性技术标准”进行互补性整合,形成更为完整的共性技术标准。
b)根据产品研发阶段分为设计、生产、检验、试验的实际需求形成“设计标准、生产标准、检验标准、试验标准”,并在其下的类别细分中按专业类别进行划分,既突出军工产品的需求,又保证体系的完整性。
c)借鉴《军用标准体系表》设立服务标准。2.2衍生多平台体系框架
在通用基本框架上,根据38所产品多平台特点,衍生不同平台框架。在共性技术标准、设计标准等每个标准分支下,根据不同平台标准化对象、专业技术以及管理的差异性,对标准框架进行细分,从而形成多平台综合标准体系框架,如地面雷达、机载雷达、浮空器产品和星载产品等体系框架。
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可采用图3的综合标准体系框架。以“设计标准”为例,如:浮空产品在图3基础上,因专业划分不同,可把设计标准改为总体设计、压调设计、测控设计、飞控设计、导航设计、防雷设计、动力设计、环控设计等;星载产品也在图3基础上,按专业划分可把设计标准改为综合孔径设计、综合信道设计、综合处理设计、综合应用设计、综合管控设计等。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平台框架下设计标准,这样既实现了不同平台体系架构的一致性又体现了不同平台产品特殊性。
一个完整的综合标准体系是由综合标准体系框架和综合标准体系表两部分组成的。综合标准体系表是以综合标准体系框架的每个小方框为单位,将所有标准分门别类地一一列入特定格式表格。
依据多平台的综合标准体系框架,结合综合标准体系表编制特点与要求,通过图表的形式把已有或应有的各种标准,按照标准体系表的类别、性质、适用范围以及标准之间的内在关系,分层次逐项排列起来。在整体层面上,以军工装备为主,建立系统、完整的综合标准体系,满足产品研制、试验和生产等各方面的需要。
在体系表的具体标准层面,为保证标准的简洁性和协调性,一般情况下尽量将标准安排在高层次上,应当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的标准,不宜在几个小范围内各自制定标准。对同一共性的内容,如果只顾在自己范围内通用而不考虑到应在大范围内统一,势必造成同一共性标准分别在几个不同的范围内各自重复制定,由此造成大量重复劳动和混乱。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不恰当地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免对技术发展造成限制。
在具体编制综合标准体系表时,还应遵循∶①标准体系中的标准是有目的纳入的,不是毫无关系随意放入的标准,放入体系中的标准一定是有使用需求的;②标准体系不是一个空虚的概念,它是有实物对象的,其实物对象是由标准组成;③标准体系中的标准不是随意堆放的,是按照一定的分类属性关系对标准进行分类集中摆放的。体系表应具有系统性,不同分支下的标准应相互协调且不重复;体系表应是一个动态管理的体系,具有连续性和扩展性。
根据以上要求与原则,以综合标准体系框架的每个小方框为单位,根据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化对象,将相关的标准集合起来,分门别类地列入明细表中汇总,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明细表。明细表中既收录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收录了企业技术标准和企业管理标准。关于标准有效性,明细表中所有的上级标准都给出了年号(系列标准年号不一致的省略年号),均为现行有效版本,对于发布后又修订的标准,产品应根据用户要求和研制的具体情况确定新标准的实施要求;明细表中对于企业技术标准和企业管理标准没有给出年号的,均应直接实施最新有效版本。
目前38所已编制4类平台的综合标准体系:地面雷达综合标准体系、机载产品综合标准体系、浮空产品综合标准体系和星载产品综合标准体系。
4.1 通过项目立项对标,强化标准体系应用
在项目立项时,项目组分别对标地面、机载、浮空和星载综合标准体系,形成项目实施标准清单并在方案、任务书、设计规范、设计图样等技术文件中实施,确保各项标准在项目研制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得到切实的应用。
4.2 通过项目监督管理,保障标准体系实施
对于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工作,设计环节一直是个难点,它与生产、检验和试验环节必须遵循的流程并能留下相应的记录不同,很多设计过程往往只在设计师的头脑中,输出只是具体的图样,贯标仅隐含在思考过程中。为将项目设计的贯标检查落到实处,我们对照标准编制了设计检查表,结合PDM(产品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将设计检查工作和设计文件归档流程相结合,促使设计检查表和设计文件同步归档,纳入PDM中进行管理,检查各项标准是否得到充分应用与实施。
4.3 通过问题收集分析,促进标准体系的完善
建立综合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体系内的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这就要求体系中的标准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始终保持有效状态,因此综合标准体系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方面,通过在项目中应用标准,加强标准化与一线互动,建立一线对标准的信息反馈表,收集第一手资料和问题并加以分析,以利于持续改进标准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标准复审,征求标准使用者意见,对现行标准的有效性进行意见收集、分析,对现行标准提出改进建议。
以三维标准体系架构为基础,通过对地面、机载、浮空、星载等不同领域和平台综合标准体系的创建,不仅及时填补了新领域和新平台产品的标准缺失,使标准化工作对这些新领域和平台装备研制的标准引领作用得以快速实现;通过对不同平台、不同研制阶段、不同专业技术的研究、沉淀与优化,推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产品研发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设计、生产和试验等研发环节的错误产生及后续的纠错成本。同时,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标准实施不但实现了对项目研制全过程、全方位的覆盖,而且嵌入到产品研制的细节中,避免了采标不当问题,提高了研制产品的采标率,满足了不同领域和平台装备的贯标需求。
[1]吕洁.基于三维结构的南水北调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10).
[2]麦绿波.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1(02).
许彦鑫(1979年—),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体系标准化、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本文源于国防科工局2016年技术基础科研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企业“三大规范”编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