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莉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学习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时应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充语文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语文学习视野,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从而为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能力素养提升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知人论世。做好课前拓展
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要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较为确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可见要正确、全面的把握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教授《声声慢》时,如不介绍宋金对峙的历史,不介绍靖康之乱后李清照颠簸南下,丈夫病死,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的生存状况,何以能深刻体会那份旷古之“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情?同样如若不了解陆游与唐宛的爱隋悲剧,又怎能体会“锦书难托”的惆怅与落寞,怎能理解那份“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的凄楚?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傲然绝决,方能领会归园之医意与人生之舒展;知“乌台诗案”,知苏轼的一贬再贬,方可悟“水月无边,物我不尽”之哲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讲课前,从作者生平、历史背景、相关轶事人手进行适当拓展,既激发学习兴趣,又益于理解文章主题,丰富学生对作者的认识,一举多得。
二、展开联想。重视课中拓展
教学中,应注重类比、对比拓展,由此及彼,联想到与文本相关联的课外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能达到由一个知一类,由个别知共性的学习效果,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比如《苏慕遮》中词人何以言“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联系古诗相关句子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从芳草特点出发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古典诗词中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无限愁绪,借春草表達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这种文化现象,从而达到开阔视野的教学效果。
对于经典长篇小说节选来说,拓展延伸显得更加重要。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林冲忍无可忍后,冲冠一怒,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易于梳理,但林冲的典型意义,却非一章就能言尽。所以课堂上,给学生拓展一些节选之前的相关情节,让学生了解林冲原本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一忍再忍的性格特点,再与他后来忍无可忍,毫不犹豫的杀掉陆谦一伙人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学生不仅明晰了林冲忍辱——怒起——平息——反抗的思想历程,而且认识到这一形象的特殊意义,官逼民反的主题。教材所选篇章虽是每部小说精华部分,但它毕竟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因此,合理拓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主旨,还可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益于提升语文素养。
三、抒写感悟,课后练笔拓展
课后练笔拓展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能把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完鲁迅先生的《铸剑》,学生写到:“这是一个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神话故事,也是眉间尺从一个男孩变为一个男人的成长历程。也许他的生命是悲哀而短暂的,但这个连老鼠都不舍杀死的小生,为我们展现的却是这腐败社会的一丝阳光,一缕希望!”学生从表象的复仇中读出了社会的苍凉,读出了义无反顾的反抗,更读出了希望、读出了光明。鲁迅先生所铸之剑,就如同作者的笔一样,在那个年代里伴着寒光,斩黑暗,促光明。
学完海明威的《斗鲨》,学生写道:“这是一位真正的勇者,那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感染着我。面对成群鲨鱼的多次攻击,他选择了搏斗,尽管手中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失去,但他永不放弃的信念变成了击退鲨鱼的最锋利武器。其实我们的学习过程就像是在航海,而鲨鱼就像时常会出没在我们身边的困难。面对阻碍自己的困难,我们对付它的工具有很多,如书店中琳琅满目的参考书,练习册,能帮助我们战胜它的人也有很多,家长,同学,老师。”学生不仅读出了作品传达的精神,而且联系自身,读出了新的独特的感悟。课后练笔拓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考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