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公平感对再分配税制改革被接受程度的影响——一个行为经济学视角

2017-09-19 07:23
财贸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税制效用主观

李 文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主观公平感对再分配税制改革被接受程度的影响——一个行为经济学视角

李 文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个体并非标准经济学模型中的自私的理性人,而是具有道德和情感的有限理性人,因此,主观公平感对个体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调查问卷的PA-OV模型和定序Logit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当前的中国,收入相对低于他人会导致不公平厌恶,从而降低个人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支持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的税制改革,而收入相对高于他人则具有相反效应;嫉妒心理强度和同情心理强度受很多主观因素影响,但对二者构成显著影响的变量差异较大,后者更主要受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前者则更多与个人对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成因的主观判断和感受相关。

公平感;不公平厌恶;再分配;税制改革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回顾

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位,政府已经将降低贫富收入差距提到了重要位置,包括改革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提高直接税比重和直接税再分配能力的税制改革已经箭在弦上。那么,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其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与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是否如标准经济学所言,作为一个理性的、道德和情感中性的经济人,其对再分配税制改革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税制改革所导致的自身客观收入的变化?与道德、情感、价值观相关的因素对民众的态度是否有影响?若有影响,是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决策者均应将其纳入考量范畴,因为民众作为税制改革的受体,其态度与税制改革的顺利推行和实施效果息息相关。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体的效用只与其自身的收入有关,因此,当群体中所有其他个体的收入都不变,而某个体的收入提高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改善。但是,行为经济学认为,这种帕累托改善是不成立的,因为他人收入的相对提高可能引致个体的不良主观感受,即某个体效用的提高会自动导致其他个体效用的降低。行为经济学认为,现实中的人与标准经济学的理性利己主义者假设不同,是具有道德和情感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个体。由于具有道德和情感,因此崇尚公平和互惠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属性,公平感在个体的决策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个人收入不变而他人收入提高时,虽然个体的客观收入并未发生损失,但可能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会导致个体效用降低。

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公平,换言之,所谓公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客观标准。基尼系数能够以较为精确的数值来度量收入在个体间的分布状况,但是,基尼系数反映的公平是一种客观公平,个体所感受到的主观公平往往与这种客观公平不一致。个体的主观公平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许多属于主观范畴。同时,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其没有足够能力获取完全信息,也只具备有限的计算和决策能力,所以在决策时往往采用直觉式推断(heuristics),这毫无疑问会产生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主观公平感就建立在这种客观分配状况与不完全信息、认知偏差、个体感受相混合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大量文献分析和验证了主观公平感对个体决策的影响。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Güth et al.,1982;Thaler,1988)、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Forsythe,1994)、公共品博弈(public goods game)(Fehr et al.,2002;Fischbacher et al.,2010)等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研究(Camerer et al.,1995;Fehr et al.,1993;Fehr et al.,1999)均认为,人是具有不公平厌恶(inequity aversion)的,这种不公平厌恶是指个体对于其感觉不公平的结果具有抵触心理,为了获得更加公平的结果宁可放弃自身的一些物质利益。不公平厌恶并非仅当个体收入低于他人时存在,当一些个体收入高于他人时,也可能会由于自身收入相对较高而产生某种“愧疚感”,从而致力于将自己的收入回报给社会。不公平厌恶使得主观不公平感导致个人效用下降,鉴于此,人们会产生采取措施遏制不公平、促进公平的内在动力。

一些文献研究了个体的道德、情感和有限理性对其涉税行为的影响,但这些文献往往聚焦于税收遵从行为。Bordignon(1993)指出,纳税人是否希望逃税取决于其财政公平感,这种公平感与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和其他纳税人的行为相关。Kim(2002)指出,公平感在纳税申报中很有意义,公共转移支付对纳税申报的作用取决于纳税人在申报收入时在何种程度上运用公平感,将公平感置于重要位置的个体在获得公共转移支付时会申报更高的收入。Hofmann et al.(2015)认为,与税率、收入、税收审计概率、罚款力度等外部变量相似,公民的“内部变量”,如个人价值观、其所观察到的社会规范和公平等同样会对税收遵从构成显著影响。Bobek et al.(2003)、Alm et al.(2011)等认为,个体并非新古典范式中的自私的理性人,道德在税收遵从决策中作用巨大。还有一些文献认为有限理性所导致的认知偏差等会影响税收遵从行为(Alm et al.,1992;Yaniv,1999;Dhami et al.,2007)。国内也有类似研究,如李林木等(2011)基于前景理论分析了公共品供给效率对高收入者纳税遵从决策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拟从主观公平感对民众效用影响的角度切入,分析民众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本文的验证内容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在民众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过程中,不公平厌恶是否真实存在,其状况如何;其二,若不公平厌恶存在,对不公平的厌恶程度,换言之,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6年在山东济南、潍坊、临沂三市的598份调查问卷,采用SEM模型中的PA-OV模型和定序Logit模型进行分析。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贡献在于将主观公平感和不公平厌恶引入民众对当前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程度分析中,并对相关已有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同时基于调查问卷采用PA-OV模型和定序Logit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得出:在我国再分配税制改革过程中,总体而言,基于收入低于他人而产生的不公平厌恶确实会提高民众对税制改革的接受程度,但收入高于他人并不会产生不公平厌恶,也不会因此促进民众对税制改革的接受;同时,收入低于他人对个人效用影响的敏感度(即嫉妒心理强度)主要受个人对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成因的主观判断和感受的影响,而收入高于他人对个人效用影响的敏感度(即同情心理强度)则主要与价值观念有关。

二、主观公平感对再分配税制改革被接受程度的影响——基本理论模型设定

依据标准经济学模型,当一个集体中存在n个个体时,每个个体的效用只与其本人的收入相关,即Ui(x)=xi,其中,Ui(x)为第i个个体的效用(i∈{1,…,n}),xi为第i个个体的收入。Fehr et al.(1999)则认为,某个个体效用的大小,不仅是其本人收入的函数,也是其本人收入与集体中其他成员收入差距的函数,其效用函数为:

其中,i,j∈{1,…,n},αi表示收入低于他人对个体i效用影响的敏感度(即嫉妒心理强度),βi则表示收入高于他人对个体i效用影响的敏感度(即同情心理强度)。

Fehr et al.(1999)设定上述函数的前提假设包括两个:其一,除纯粹自私的个体之外,也存在一些不喜欢非公平结果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收入低于或高于其他人时,他们都会感到不公平;其二,一般而言,个体的收入低于他人较其收入高于他人所感受到的不公平程度更强烈。因此,在上式中,βi≤αi,且0≤βi≤1。

这个效用函数纳入了由于个体的收入低于或高于他人而产生的不公平感,是对传统效用函数的一个修正,也更加接近现实,但此函数仍然没有完全打破理性假设,因其使用的是个体的客观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其默认所有个体都能够确知他人的客观收入,而依据自身与他人的客观收入差距来作为衡量不公平感的基准。但笔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因此,个体i是无法准确知晓他人(个体j,j≠i)的客观收入的,而只能依据其具有的有限信息实施猜测,猜测结果是他人客观收入的函数,但往往不等于他人的客观收入。即个体i所猜测的个体j的收入(即个体j的主观收入)yj=f(xj)会与个体j的客观收入xj相关,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和认知偏差,其与客观收入xj相比会存在偏高或偏低。

综上所述,笔者将前述理论模型修订为:

(1)

其中:yj=f(xj);i,j∈{1,…,n}。

这个模型的含义为:个体i的效用ui(x)不仅仅是其个人收入xi的函数,也是xi与其他个体主观收入(yj)差距的函数,当yj>xi时,个体i认为自身收入较个体j低,由此产生的主观不公平感会降低其效用;反之,当yj

将模型(1)应用到对再分配税制改革被接受程度的分析方面,当个体i的收入高于或低于其他人时,基于不公平厌恶,其效用下降,而再分配税收政策改革能够缩小个体间的收入差距,从而改善个体i的主观感受,提高其效用水平,进而就会获得个体i的支持。换言之,民众的不公平厌恶会提高其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接受程度。

基于上述分析,可设定:

假设1:αi>0,即收入相对较低所导致的主观不公平感会降低个体效用,从而导致个体更加赞同再分配税制改革。

假设2:βi>0,即收入相对较高所导致的主观不公平感会降低个体效用,从而导致个体更加赞同再分配税制改革。

三、主观公平感对再分配税制改革被接受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

(一)社会观念的影响

主观公平感本身隐含着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的依据是风俗、社会规范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多数人普遍倾向于均贫富,那么,收入差距对收入相对较低者而言,就会造成较严重的不良主观感受,从而导致其效用度下降,αi>0,均贫富的观念越强烈,αi的水平越高。反之,若社会主流观念对收入差距较为包容,则收入相对较低者对收入差距就不会太敏感,αi的水平就会较低。

对于βi而言,在一个主流观念倾向于均贫富的社会,具有一定利他主义倾向和同情心的收入相对较高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愧疚感,从而可能βi>0,且水平相对较高。

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历史上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历次的农民起义大多起因于此,而“为富不仁”这个词的广泛使用,更是隐隐流露着对富人高收入的不平;另一方面,建国后实行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打在社会观念上的平均主义烙印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人对收入差距的包容程度较低。鉴于此,个体i的αi水平应当相对较高,对收入相对较高者的嫉妒心理可能会促使民众赞同对比自身收入高的个体课征更多的税收。

(二)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

主观公平感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分配状况,但是,客观的收入差距确实会反射到主观公平感上。许多文献对社会比较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人们之间的相对收入会影响个体福利和行为,个体会将自身收入与相关参照群体的收入进行比较,若其觉得自身获得的相对利益过少,即使其收入绝对额较高,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Homans,1961;Adams,1963; Davis,1959; Pollis,1968;Klugel,1988;Kreidl,2000,史耀疆 等,2006)。因此,当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时,收入相对较低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使得αi大于零,其个人效用降低。收入差距越大,上述相对剥夺感越强烈,αi水平越高。

若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较大,个体或许会因此对比自己收入低的其他个体产生同情心理,而导致βi提高,但个体也可能会因还有很多人比自己收入高得多而认为收入差距较大是正常现象,因此,不会因自身收入相对较高而产生愧疚感,从而使得βi较低。

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中,我国政府是将效率放在公平之上的,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主要基于市场的收入分配结果毫无悬念地会导致较高的收入差距。同时,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2013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56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10683美元的61.41%,*数据来源于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5。根据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形状,人均收入处于中间阶段的国家收入差距会较大。因此,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较高,客观收入差距相当大。这会使许多个体在与其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导致αi水平提高,更倾向于赞同对比自己收入高的人征收更多的税收;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是否愿意将自己的部分收入以税收的形式转移给相对收入较低者,即βi的水平如何,则较难确定。

(三)收入来源状况的影响

Kahneman et al.(1986)提出了双边赋权(dual entitlement)模型,认为,在交易中,如果一方用于牟利的市场力量是基于不当手段获取的,是不公平的。虽然这个理论被用于研究公平约束对价格及工资的影响,但其原理在其他领域也是共通的,即人们判断是否公平,依据的并非仅仅是结果,手段也很重要。在个人收入领域,如果个体i认为比其收入高的个体j的收入更多是基于不正当的手段或不公平的环境而获得,其αi的水平就会较高;反之,如果其认为个体j的收入来源较为正当,则其αi的水平就会相对较低。另外,如果个体i认为社会中个体较高收入的获得是基于不正当的手段或不公平的环境,则面对收入较其更低的其他个体时,可能会更容易产生负疚感,进而提高βi的水平。

此外,如果收入较低者j的低收入是基于残疾、疾病等客观原因,则较高收入者i就可能对其产生更多的同情,βi就可能较高;反之,若较低收入者j之所以收入低是基于懒惰等不正当因素,则较高收入者i的βi就会较低,较高收入者通过税收转移收入给个体j的意愿就会较小。

除了五大市场以外,康宁的新兴创新团队将康宁非凡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与新市场机遇联系在一起。例如,康宁Advanced-Flow反应器为客户提供了更安全的化学连续工艺,超薄柔性Corning Willow玻璃能够广泛运用于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秩序和法律框架不断完善,但是,目前经济环境仍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一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不公平的环境聚敛财富,从而使其他人尤其是低收入者在比较中感受到更加强烈的不公平,从而提高收入相对较低者的αi,产生支持政府对这些较高收入者课税的动机;而如前所述,较高收入者是否愿意以缴纳更多税收的方式向较低收入者转移收入,则取决于较低收入者收入较低的原因,因此,βi的高低取决于不同的情况。

(四)认知偏差的影响

个体i对其他个体收入的认知偏差也会影响αi的水平。这种认识偏差包括对其他个体收入数量的认知偏差和对其他个体收入来源状况的认知偏差。如果收入相对较低的个体i所猜测的个体j的主观收入yj=f(xj)高于其实际收入xj,则可能会强化个体i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认知;如果个体i对个体j的收入来源存在错误猜测,则可能会强化个体i对个体j收入来源不正当的认知。上述两种状况都会加重个体i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感,从而提高αi的水平。而收入相对较高者,由于认知偏差也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可能不愿意将自己的收入转移给较低收入者,即βi降低。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我国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但这些信息有许多是存在偏误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这就加重了有限理性个体的认知偏差。当前的一些信息似乎存在系统性偏差,即一方面夸大某些群体的收入数量,另一方面夸大某些群体收入的非正当性,因此就会强化公众的相对剥夺感,从而提高较低收入者对政府向较高收入者收取更多税收的支持力度。而较高收入者,由于相对剥夺感,可能因此降低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设定:

假设3:αi和βi受社会观念、收入分配状况、收入来源状况、偏好误识等因素的影响。

四、数据来源及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16年实施的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为山东省济南市、临沂市和潍坊市,每个城市分别收回了2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2份后,共获得有效问卷598份。这三个城市类型不同,其中,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属于俗称的二线城市,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919元;潍坊市,是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地级市,2015年人均GDP为55824元;临沂市是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地级市,属于老区,为较为典型的内陆城市,2015年人均GDP为33480元。*数据分别来源于《2015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临沂市政府网站。三个城市在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实证检验模型设定

本文拟设定四个实证检验模型,其中模型一、模型二检验假设1、假设2,即αi和βi均大于零,换言之,个体由于收入强势或收入弱势而产生的主观不公平感均会导致个体效用下降,进而会使其倾向于接受调控力度增加的再分配税制改革;模型三和模型四检验假设3,即检验αi和βi的影响因素。

1.模型一和模型二

由于数据条件以及其他限制,以前述方程(1)直接作为实证模型进行分析显然无法实施。因此,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拟设定两个结构方程模型(SEM)的观察变量路径分析模型(PA-OV模型),分别验证αi和βi的取值。之所以采用SEM模型,是因为相对传统回归分析,其能够同时进行多层次的路径分析,允许设定中间变量,且允许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以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而在本文的模型一和模型二中,一些自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SEM模型的PA-OV模型较为适合这种变量关系。同时,SEM模型较为适合定序变量分析,而模型一和模型二中的因变量和一些自变量均为定序变量。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设定见图1、图2。

图1模型一

图2模型二

模型一和模型二中各变量的说明见表1。

表1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变量说明

变量inf和变量sup分别表示个体i自认为的收入低于他人程度和高于他人程度。如何在实证中衡量个体对其他个体收入的主观认定是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将所有个体的收入由低到高平均分为5个级别,然后在调查问卷中让被调查者确定自身所属的级别。这种自身级别的确定实际上是个体对自身收入在人群中的主观定位,既包含了个体对自身收入的认定,也包含了其对他人收入的猜测。个体i自认为的收入级别以Gi表示,其猜测的其他个体j的收入级别以Gj表示,Gi、Gj的数值依据收入由低到高分别为1~5。如当某个体i认为自身收入处于级别2时,其即默认有20%的其他个体处于级别1(较其收入低),各有20%的其他个体分别处于级别3、级别4和级别5(均较其收入高),其inf和sup即可分别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在模型一中,内生变量是税改意愿opi和收入低于他人程度inf,外生变量是收入的对数ln inc、学历edu、性别gen和年龄age,这是一个复回归,一方面被解释变量是opi,解释变量为inf和ln inc,同时控制了age、gen和edu等变量;另一方面inf是被解释变量,而edu和ln inc为解释变量。首先,根据假设1,inf越大,基于不公平厌恶,个体的效用下降越多,其越赞同具有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税制改革,因此,inf的回归系数(α的相反数)应当为负;其次,收入越高,个体的效用越高,而再分配税制改革可能会降低其收入,从而降低其效用,因此,ln inc的回归系数也应当为负;再次,edu、gen、age对税改意愿的影响较难准确确定;最后,ln inc和edu影响inf,ln inc越高,个体i越可能认为自身处于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inf可能越低,ln inc对inf的回归系数应当为负,而学历edu一方面可能会对收入提高有利,另一方面则可能提高个体对收入级别的判断能力,从而使个体对自身收入水平具有更正确的判断,但其对inf 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

与模型一的不同在于,模型二以收入高于他人程度sup替代了收入低于他人程度inf,而且模型二中的变量和回归性质、变量之间的关系与模型一类似,区别在于:根据假设2,基于不公平厌恶,sup越高,个体的效用下降越多,其越赞同收入再分配税制改革,因此,sup的回归系数(β的相反数)应当为负;ln inc越高,个体越可能认为自身处于较高的收入水平,进而sup越高,因此,ln inc对sup的回归系数应当为正。

模型二是以变量收入高于他人程度sup替代了变量收入低于他人程度inf,其他变量和模型形式相同,因此,这两个模型可以互为稳健性检验。

2. 模型三及模型四

模型三和模型四分别分析αi和βi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变量的特点,本文采用定序Logit模型,依据前文分析选择解释变量。模型变量的说明见表2,在模型三中,被解释变量为αi,在模型四中,被解释变量为βi,两个模型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相同。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预期系数符号也列在了表2中,其中,解释变量的符号设定依据前文的分析;对于控制变量而言,收入较高者的相对剥夺感可能较低,因此,收入水平与αi可能负相关,ln inc系数为负;收入水平与βi的符号则较难确定,一方面收入较高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大的负疚感,但另一方面收入较高也可能会使个体产生较高的自豪感,从而不但不降低自身效用,反而导致自身效用的提高,因此,ln inc与βi的符号不定。学历(edu)较高的个体,对真实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较高,因此,其可能对相对剥夺感的感知更加理性,从而edu可能与αi负相关;同时,学历较高者可能更加注重公平和人文关怀,从而使得βi与学历正相关。而年龄(age)和性别(gen)对αi和βi的影响方向则难以确定。

表2 模型三和模型四的变量说明

注:括号中的+、-分别表示变量系数在模型三和模型四中的预期符号。

(二)实证检验结果

1.模型一和模型二的估计结果

模型一和模型二变量的特征描述见表3。

表3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变量描述

这里使用AMOS 22.0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模型一和模型二实施“违犯估计”(offending estimates)检验,可发现二者的误差方差均大于0,模型一的标准化系数绝对值介于0.035和0.324之间,模型二的标准化系数绝对值介于0.034和0.292之间,均未超过0.95,说明这两个模型都未发生违犯估计现象,能够实施整体模型拟合度的检验。整体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整体拟合度良好。

表4 模型一和模型二整体模型拟合度检验指标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非标准化系数(回归系数)见表5。

表5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路径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1%水平显著,**表示在5%水平显著,*表示在10%水平显著。下同。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

(1)收入低于他人程度(inf)越高,个体越支持再分配税制改革,即αi>0(inf的系数为-αi),且在5%水平显著,从而验证了假设1,说明个体自认为收入低于他人确实会导致主观不公平感,并进而作用于其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态度。

(2)收入高于他人程度(sup)越高,个体对待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态度越消极,即βi<0(sup的系数为-βi),且在5%水平显著,从而否定了假设2,说明个体并未因收入相对较高而产生主观不公平感,相反,收入相对较高反而使个体反对再分配税制改革。

(3)学历(edu)对个体税改意愿(opi)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是,学历对个体收入低于他人程度(inf)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并通过inf对税改意愿(opi)构成间接影响,即学历越高,个人自认为的收入低于他人程度越低,税改意愿越弱。

(4)收入(ln inc)对税改意愿(opi)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其对税改意愿有直接影响,收入越高,越不支持税制改革;另一方面,其还通过对inf和sup的影响对opi构成间接影响,仍然是收入越高,越不支持税制改革。此外,个体年龄(age)越大,越支持税制改革。收入和年龄的影响均在统计上显著。但是,性别(gen)对税改意愿(opi)的影响不显著。

在模型一和模型二中,ln inc、edu、gen及age等变量对opi的系数及临界比值非常相近,说明不论纳入变量inf还是变量sup,模型的检验结果都是类似的,较为稳健。

2. 模型三和模型四的估计结果

这里使用Stata14软件进行分析。鉴于篇幅所限,模型三和模型四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从略。

对模型三和模型四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发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定序Logit模型实施分析,并使用AIC准则通过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估计结果见表6。

表6 模型三和模型四的估计结果

注:表中数据为OR值,括号中数据为z值。

可以看出:

(1)嫉妒心理强度(αi)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收入差距状况(igap)、高收入者来源正当性(isou)、是否应当补贴因个人能力低致贫者(aabi)、是否应当补贴因环境不公平致贫者(aenv)、环境不公平是否为收入差距首要成因(ievn)、年龄(age)均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收入(ln inc)则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换言之,个体认为当前收入差距越不适当、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越不正当,αi水平越高;当个体认为应当对因个人能力低或因环境不公致贫者进行补贴、环境不公是收入差距首要成因时,其水平越高;个体年龄越大,其越高;个体收入越高,其越低。而社会观念(soc)、是否应当对因残疾疾病致贫者进行补贴(adis)、学历(edu)和性别(gen)对αi的影响不显著。

(2)同情心理强度()主要受社会观念(soc)、是否应补贴因残疾疾病致贫者(adis)、是否应补贴因环境不公平致贫者(aenv)、年龄(age)的显著影响,且全部是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且非常显著,说明当个体认为历史传统和社会观念较为崇尚公平时,其收入相对较高更容易产生“负疚感”。但是,对αi有显著影响的许多变量,如igap、isou、aabi、ievn、ln inc等,对βi的影响并不显著;与αi相同,学历和性别对βi的影响也不显著。

上述结果显示,大量的主观因素会对αi、βi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因素中的大多数要么几乎完全取决于主观感受,如aabi、aenv、adis,要么取决于客观状况和主观想象的结合,如igap、isou、ievn、soc,这证实现实中的个体并非标准经济学模型中的理性人,有限理性对其决策构成重大影响。同时,对αi构成显著影响的变量与对βi构成显著影响的变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收入差距状况(igap)、高收入者来源正当性(isou)、环境不公平是否为收入差距首要成因(ievn)等对αi构成显著影响,但对βi的影响不显著,而社会观念(soc)对βi的影响显著,对αi则不显著,这说明同情心理强度βi更主要还是受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嫉妒心理强度αi则更多与个人对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成因的主观判断和感受相关。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的研究表明,个体并非没有道德和情感的理性人,其决策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外,主观感受也至关重要。在对再分配税制改革的支持与否方面,个体的主观公平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收入相对低于他人会导致不公平厌恶,从而降低个人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支持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的税制改革。

第二,收入相对高于他人并不会导致不公平厌恶,相反,这种状况反而提高了个人效用,进而使得个体反对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的税制改革。

第三,嫉妒心理强度(αi)和同情心理强度(βi)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带有主观色彩,如soc、igap、isou、adis、aabi、aenv、ienv等,即个体的主观因素对这两个心理强度的影响非常严重,但是,对αi构成显著影响的变量与对βi构成显著影响的变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情心理强度(βi)主要受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嫉妒心理强度(αi)则更多与个人对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成因的主观判断和感受相关。

第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首先,收入(ln inc)对税改意愿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路径实现,其直接影响及通过inf和sup的中介作用对税改意愿构成的间接影响均为收入越高,越不支持再分配税制改革。收入对α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收入越高,嫉妒心理强度越低,但收入对同情心理强度(βi)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学历(edu)通过对inf的中介作用对税改意愿构成间接影响,学历越高,税改意愿越弱。再次,年龄(age)越大,越支持税制改革;同时,年龄越大,αi、βi越高,其越容易产生不公平厌恶。而性别(gen)对税改意愿和αi、βi的影响都不显著,说明在这些方面,不同性别的个体没有明显差异。

据此,在实施再分配税制改革时,决策者需要重视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引导,尽量强化民众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对税制改革的支持,降低其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非理性因素对税制改革的抵触,以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成效。

李林木,赵永辉. 2011. 公共品供给效率对高收入者纳税遵从决策的影响[J]. 财政研究(10): 32-36.

史耀疆,崔渝. 2016. 公平观及其对社会公平评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分析[J]. 管理世界(10): 39-49.

ADAMS J S. 1963.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5): 422-436.

ALM J, MCCLELLAND G H, SCHULZE W D. 1992. Why do people pay taxes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48(1): 21-38.

ALM J, TORGLER B. 2011. Do ethics matter? Tax compliance and morali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01(4): 635-651.

BOBEK D D, HATFIELD R C. 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role of moral obligation in tax compliance [J]. Accounting Horizons, 15(1): 13-38.

BORDIGNON M. 1993. A fairness approach to income tax evasion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2(3): 345-362.

CAMERER C, THALER R H. 1995. Anomalies: ultimatums, dictators and manners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2): 209-219.

DAVIS J A. 1959. A form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J]. Sociometry, 22(4): 280-296.

DHAMI S, AL-NOWAIHI A. 2007. Why do people pay taxes? Prospect theory versus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64(1): 171-192.

FEHR E, FISCHBACHER U. 2002. Why social preferences matter—The impact of non-selfish motives on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incentives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12(478): 1-33.

FEHR E, KIRCHSTEIGER G, RIEDL A. 1993. Does fairness prevent market clear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2): 437-459.

FEHR E,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3): 817-868.

FISCHBACHER U, GACHTER S. 2010. Social preferences, beliefs and the dynamics of free riding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0(1): 541-556.

FORSYTHE R, HOROWITA J L, SAVIN N E, et al. 1994. Fairness in simple bargaining experiments [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6(3): 347-369.

GUTH W, SCHMITTBERGER R, SCHWARZE B. 1982.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4): 367-388.

HOFMANN E, HOELZL E, KIRCHLER E. 2015. Preconditions of voluntary tax compliance [J].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6(4): 209-217.

KAHNEMAN D, KNETSCH J L, THALER R H. 1986. Fairness as constraint on profit seeking: entitlements in the marke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76(4): 728-741.

KIM C K. 2002. Does fairness matter in tax reporting behavior [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3(6): 771-785.

KREIDL M. 2000. Perceptions of poverty and wealth in western and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J].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3(2): 151-176.

THALER R H. 1988. The ultimatum game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4): 195-206.

YANIV G. 1999. Tax compliance and advance tax payments: a prospect theory analysis [J]. National Tax Journal, 52(4): 753-764.

(责任编辑 刘志炜)

ImpactofSubjectiveSenseofEquityonAcceptanceofRedistributiveTaxationReform:PerspectiveofBehavioralEconomics

LI Wen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Individuals are not selfish rational people as the standard economic models describe, but rather bounded rational ones with morality and emotion, hence subjective sense of equ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PA-OV model and ordered logit model based on questionnaire indicate that, nowadays in China, relatively lower income may result in inequity aversion, and consequently lead to decrease of personal utility, making an individual inclined to back up redistributional taxation reform, whereas relatively higher income has an opposite effect. The intensity of jealousy and the intensity of sympathy are affected by many subjective factors, but variables imposing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m are quite different. The latter is impacted mostly by values while the form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personal subjective judgments and feelings on statu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causes of it.

sense of equity; inequity aversion; redistribution; taxation reform

2016-12-19

李 文(1969--),女,山东济南人,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平、效率、国际竞争力原则博弈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14BJY164)。

F812.42

:A

:1001-6260(2017)07-0077-11

10.19337/j.cnki.34-1093/f.2017.07.008

猜你喜欢
税制效用主观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近期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新税制来了 今后咋淘洋货?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