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兰
摘要:在教学中,作为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偏科很严重的学生,部分学生在理科类课程中表现的十分弱势,究其根源,就在于这类学生的兴趣点不在理工科方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偏科、学习兴趣弱的问题,就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在有兴趣学习的基础上再加以各类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思考;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一件事只要有兴趣不管多苦多累都会为之付出努力,并且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在高中学习中亦是如此。兴趣本身是一个具有强大动力的名词,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强大的动力,它的作用甚至将超过教师在课上、课后的辅导功能。就高中物理而言,在没找到它的兴趣点之前,学生们定会认为它是一项很难理解的科目,同时又很枯燥、很无聊,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升入高中,刚开始接触高一物理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将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有的学生会很快适应高中时期紧张、同时具有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很好地发现物理学科中的兴趣点,并将他们放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很快地适应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在此,我将结合自己数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历,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深层次探究培养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问题。
一、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性
(一)兴趣的基本作用
1.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想必大家都听过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把兴趣的这个有利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学生们在心理层面会有改变、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困难或者阻力,都将被强大的兴趣动力打败,良好的学习兴趣会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在学习道路上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这种的强大推动力产生的学习动力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在对某一方面的学科产生强大动力之后,将会付出比其他学科翻倍的努力,会更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身体生理层面来讲,学生本身的兴趣会激发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从而产生潜在的有利影响,会激发学生的反应力和记忆力,对学习产生意想不到的帮助。
2.对教师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扮演的是一名引导者,起到的是一种辅助作用,而学习的主体一直都是学生本身,教师的能力再强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兴趣,对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说也是个很强的推动力,将会帮助教师教授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好更顺利地传授知识。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之后,会增加对物理的关注度,更加积极地向教师求教疑问,在这个解疑答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将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将形成一种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二)当前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况
1.有利的兴趣方向。对文化课中的某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数理化方面有很强的学习兴趣,这类学生会在课后空余时间自发地阅读《生活中的物理》、《科学之谜》,甚至有的学生会接触《物种起源》、《爱因斯坦文集》这样学术性更强的书籍或杂志,这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物理的一个习惯。试想在高中时期就开始接触费曼、法拉第、爱因斯坦……这类伟大的物理学家,这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些很有意义的标杆、榜样的人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努力,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兴趣方向,通过看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书,不仅能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放松自我,也可以在相对放松的时间内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一举两得。
2.不利的兴趣方向。这是指不良的学习习惯,同为物理学科的课外读物,有些学生经常发现读物中的一些图画、或者是一些可以联系到整蛊同学的恶作剧,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这种做法不仅会伤及同学感情,而且会给其他学生做出错误的示范,难免会有学生像这些学生一样效仿这些不良行为。这种兴趣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是消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严格制止这种行为,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杜绝不良的学习风气。
3.综合分析,加以引导。作为教师,要充分应对上述两种情况,积极的学习兴趣要继续保持并发扬下去,但那些消极、不可取的兴趣方向就要坚決制止,并用积极、优秀的学生的兴趣方向引导。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兴趣的两个方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去接受它并找到合适的办法解决它。针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师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例如用《生活中的物理》此类有趣味性又包含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阅读刊物来纠正那些具有消极兴趣方向的学生。
二、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实验实践法
物理科学知识的各项成果大部分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结论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兴趣时,也应该充分发挥“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多动手做实验,在试验中用眼睛、用大脑、用手亲自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变化,这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接受、最乐意接受的一个方法。动手做实验所得出来的结论也会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不会像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那般死板。
(二)分组讨论法
物理课堂中可以将班级里在物理方面做的好的学生和做的一般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小组,在遇到物理方面难题时,先在小组内积极认真地讨论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请教教师,教师提供做题探究的思路,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最后的结果。这一方法讲究的是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独立的个体很难成就大事,但整个小组一起,就会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都乐在其中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
(三)分阶段目标法
学会合理制定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以每一个小的学习目标为重点,目标的难易程度要掌握清楚,不能太难,如果太难会挫败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降低兴趣,也不易太简单,太简单的话容易达到目标,会让学生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充足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潜力也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