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永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课堂教学的主体,当代教师更应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要注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培养学习能力和教书育人相结合;还要注重学生课后发展,培养其良好习惯和端正学习态度。
【关键词】因材施教个体发展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标。教育制度已经从“应试教育”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最初起点,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多年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结论而忽视推理过程,重视知识的直接讲解而忽视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重视课内知识的完善而忽视课外知识的强化。在不断的重视与忽视中,教学成果或许不错,但是却影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和培养。因此,要克服这些不良的倾向,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将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不断转变,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兼顾学生智能与德育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与主动性的发展与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所以,我认为想要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不断的学习总结,我了解到,我们数学教师想要更好地做到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程序以及方式。
1.以因材施教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明确一点,儿童都能学好数学,唯一的不同就是其自身控制力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确保大部分教学质量,对知识进行统一的教授,经过课堂与课后反馈,对优等生进行鼓励与拔高,但是也要关注那些后进生。在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有问题时,及时在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给予学生学习的鼓励。很多后进生是因为学习不自信,才导致上课走神,所以,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与鼓励是帮助学生的关键。另外,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数学练习题。比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在练习册的作业中,可以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做基础部分,能力达到的学生完成全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后进生在完成基础的过程中找到自信,重拾学生的信心,也能对优等生进行拔高训练。再次,数学教师也要对稍微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以后打好基础。
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比如,在四年级的相向与背向问题的解决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演示两个学生相向和背向而行路程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发现,相向而行是路程的减短,而相背而行是路程的增加。通过自己操作,学生增强了记忆。然后,教师进行公式的总结,强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当堂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达到了还原课堂给学生的目的,也达到了减负的目的。教師重视课堂教学,不仅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强化知识,课后学生只需要进行短时间的训练强化即可,不再是以前作业到半夜的学习方式。
3.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很多学生数学学不好,是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习乘法,口诀都会背,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会出错。所以,在遇到解决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认真审题,明白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解决。在乘法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除法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论尽心总结与鼓励。学生在自学与自主动脑的过程中,会领悟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从而学会解决除法问题。这些都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4.以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想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例如,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对于图形的演示一定要采用测量工具,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去手绘图形,达不到标准要求。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自习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变化,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间的关系,如何进行图形的分离与整合等。最后,在学习数的读法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国长城的长度、长江以及黄河的长度,让学生在学生数字读法的同时,认识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让他们从小学会去爱护和保护我们的祖国。简简单单的一节数学课,不仅让学生有知识的提升,也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课后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良好的课堂确实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随着年龄与年级的不断增长,我们精益求精的课堂素质教育已经不能帮助到所有的学生,学生年级越高反而成绩越来越差。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要反思,这不是我们的方法错误,而是我们忽略了对学生后续的教育。所以,我们还应该更深入地帮助我们的学生,真正达到课堂课后素质教育为一体。
1.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常说,习惯是最难改正的,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好一门功课是至关重要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注重对每个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说,一二年级正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把基础运算过关。在二年级中会学到二位数的加减法,很多学生习惯口算,虽然可以加快速度,但是他们的错误率也很高。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草稿本,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必须竖式计算。一个简单的“80-7=?”,学生不是对位错误,就是退位减法计算有误。当看到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时,我就更加明白一个好的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多么重要。所以,我要求他们竖式计算并且检验。刚开始学生觉得麻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错误率明显下降,对这一做法也欣然接受了。
2.学习态度的端正
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对他而言都无济于事。所以,在教书前我们要先教人,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去接受数学,想学想思考,成为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主体。这样他们才能活跃思维,在数学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当发现自己的学生排斥数学时,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学生交流,解决他们内心对数学的恐惧与困惑,了解他们排斥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帮助他们,慢慢让学生转变态度,从而喜欢上数学。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在素质教学的发展道路上还要不断前行与适应,我们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与课后适当地给学生贯彻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应有的数学知识,还要在轻松活跃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