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春
【摘要】本文阐述故事教学法的依据及内涵,结合“正反”两个实例论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法 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077-02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故事是一种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教学素材,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理论依据
(一)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弗大学著名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多元智能理论能训练认知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还能开展合作学习,塑造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故事教学法要求学生有效倾听故事,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故事中心,在听后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要求进行回答或概括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训练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发展了他们的语言智能;故事教学法的特性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表演故事:分角色朗读故事内容或者小组合作新编故事等,合作学习能营造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之间自如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交流彼此的体会,塑造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智能。
(三)儿童心理学理论
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特点:天性活泼,好玩好动,极善于模仿,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有着极强的交际欲望。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不论他是否掌握知识点,对于教师的提问,他都会非常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展现出极强的表现欲。
三、故事教学法的理解
(一)故事教学法的定义
所谓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一些相关的、简明短小的故事以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替代讲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含的道理的教学方法。喜欢听故事几乎是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故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谈话交际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
(二)故事教学法的特点
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并且有语境的语言素材。我们都知道,学习一门外语的最好的教材就是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这样的素材更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如果脱离语境去学一句话或者学一个单词,恐怕难以理解词或句子的意思,即便理解了这些词或者句子的意思,他们也不知道这些词或者句子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也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内容与情节比较简单,但内容与目标语言有机融合,表达方式也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故事是小学生知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一环,对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有着促进作用。通过故事学习英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课堂教学记录和分析
故事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也引起了一些教师的关注。那么,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效果如何,笔者在下文结合一些课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一些还要斟酌的细节。
【案例一】完整呈现故事,教学时间过长的课例
一位教师教学故事《Let it be free》的过程如下:以手影戏引出话题“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猜动物的名称,复习动物的单词;播放授课动画,并根据画面显示的内容,教授“free”“hungry”“sad”“happy”等单词,适当运用TPR教授单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并让学生根据动画内容进行拓展。在授课进行到第27分钟时,教师将故事整体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新单词并用单词造句的环节表现积极,在一些需要想象拓展的环节展现出极强的语言功底,如幻灯片播放的小鸟哭泣的图片,教师询问学生小鸟为什么哭泣,学生各抒己见,当教师揭露说小鸟是因为失去了自由而哭泣时,孩子们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对故事的发展不太感兴趣。
分析:有关材料证明,7~10岁的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20分钟,10~12岁的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25分钟左右。一节课的授课时间是40分钟,而这位老师在《Let it be free.》这一课的教学中把近27分钟的时间都用在单词教学上,当课堂教学进行到第27分钟时才将完整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理论上说,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不那么集中,对故事的兴趣也没有一开始那么浓厚了,势必会对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有所影响,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endprint
讨论:教师在课堂前7分钟的时候,先将会对故事造成理解困难的单词、概念、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观看或者听完整的故事时能大体了解故事,处理程度以理解为标准即可,不需要对此进行拓展。简言之就是教师最好能够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段内将故事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确保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故事,随后再展开细致的教学;笔者还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保留一些难度与障碍,会让学生产生挑战的乐趣,也许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合理设计故事输入和输出的学习任务的课例
一位教师在广西优秀青年教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展示中,展示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一课:在Warm up 环节,以“I say,you do” 的游戏复习一些运动项目的单词,引出课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在播放完整的故事前,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任务,即让学生看问题;将故事完整地播放给学生看一次,然后在循序渐进的教授过程中,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一一突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书本中的故事“搬”到黑板,在黑板上将故事呈现;在学生理解完课文内容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熟悉课文,表演故事,并在拓展环节布置学生任务,让学生自由询问,在课堂上让部分学生展现成果,检验学生完成效果。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对教师要求表演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
分析:在笔者看来,这位教师的这堂以故事教学法为主的授课值得借鉴的地方比较多。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曾指出:故事在儿童的世界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让孩子们互相分享他们的世界观。在本节课中,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同伴的表现展现出了毫不吝惜的表扬以及在“Daming”比赛时大声呐喊“Come on,Daming!”。中国有句谚语:“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亲临之。”在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了学生,学生在她的带动下,仿佛也融入到了课本中的情境,在表演故事时都能做到声情并茂。
讨论:这位教师的这节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设计得很好,她对知识呈现、机械模仿及巩固拓展等环节的时间安排非常合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表现,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应对。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输入量了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果发现学生对一些內容不理解或者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及时让学生回归课本再次理解课本内容,这样就更好了。
五、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注意故事教学中各环节之间联系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般可以分为热身复习、呈现操练和巩固拓展三个环节。在故事教学中,笔者认为根据故事教学法的趣味性与拓展性,应该将课堂大部分时间放在呈现操练和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得到足够的输入的前提下再输出,然后再进行拓展训练,如表演故事、创编故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提升,英语语言交际的目的也能达到。
(二)注意把握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理解新词句
故事教学能让语言模式与语用环境有机结合。故事本身是具有完整性的,因此,教师在故事呈现时,要注意不能断节,要注意故事的连贯与衔接,这有利于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与表演中建构意义、培养语感和语言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即可适时地变换一些情境,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三)注意故事教学的整体性,让学生充满斗志地进行故事学习
故事中肯定会有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出现,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对导入的新词语和句型结构等教学内容的分寸,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有更准确、全面的理解,而不是立刻就要求学生学会并运用它们。教师应在教学时注意故事的整体性,在适当教学了对学生理解造成理解困难的新词后,就进入故事的教学,给学生一些难度挑战,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故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上具有一些别的教学方法不具备的独特作用。
(责编 刘小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