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峰 田素博 宫元娟 秦军伟
摘要:农业机械类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常流于形式,尤其是校外实习等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大多以考察参观、介绍讲解为主,学生无法亲自操作,生产实习不能动手实践,无法锻炼学生的能力,不能真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提高就业率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机械;校外实习;实践教学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在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需要求职者被录用后到岗或者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到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可是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短期内却达不到这个水平,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针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的问题,我校农业机械类专业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了顶岗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农机专业综合运用能力。
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现场进行实践教学
我院与农机行业各相关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比如,与辉山乳业、吉峰农机公司、抚顺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典型的农机合作社——辽阳新光农机合作社签订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协议,已在其实习基地完成几轮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和机化专业毕业实习及实践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4年5月,我校指导教师带领2010级学生到辽阳新光农机合作社实习基地进行插秧作业顶岗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实习中,指导教师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将学生分成两组,从苗床起苗、装车、运苗、秧苗装机到驾驶插秧机,每个学生参与全程,不同环节轮换交替,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核心的驾机插秧环节,三人一组,一人驾驶,两人负责插秧质量监控和续秧,合作社还安排了一名技术熟练的插秧机手进行指导,学生不同角色交替循环。作业中,学生谨慎驾驶,认真实践,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在作业间隙,学生和指导教师对插秧机运行原理、机械传动装置、行距设置精度和取秧量的多少等技术问题,相互切磋,认真思考,释疑解惑,能者为师,没有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交谈中,学生纷纷道出了自己的感受:第一,作业程序必须熟练,驾驶插秧机须全神贯注,稍不注意,效果难堪;第二,增加了责任感,插秧机的运转和秧苗均有成本,必须珍惜和提高效率,否则就是在浪费;第三,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生产力还有一个过程,实现这个过程要努力学习、辛勤付出。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专业社会实践计划,锻炼实践能力
2016年推广“最牛理事长计划”,2013级共300名学生深入昌图盛泰、辽中万盈、辽阳新光、铁岭调兵山、朝阳鼎盛及鞍山丰沃等二十几个农机合作社成为理事长助理,将所学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真正用到了生产实践中,并协助合作社使用和推广“农机直通车”软件,帮助合作社建立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管理网站及合作社名片,录入合作社职员及社员信息,录入合作社农机作业单及预约单。通过软件的应用,使合作社能够实现农机合理调配,在大规模农机协同作业中,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农机空驶或者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和作业能力,合理把控作业进度,同时能够追溯农田作业过程中的工作质量。
“最牛理事长计划”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另一方面辅助合作社管理人员使用先进的高科技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利双赢。
顶岗实践教学在指导教师的周密安排下,在企业的全力配合下,在学生的积极努力下,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学院极大地降低了实习成本,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企业也增加了有形、无形资产。但本次顶岗实习中,尚存顶岗不顶用的弱项,占有资源多,效率偏低,质量稍差,与合作社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今后还应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探讨实现双方互利互惠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同时,顶岗实习暗含一个安全问题,学院的责任更大。因为顶岗实践教学是在作业中学习,在生产一线学习,学生要的是知识、技能,企业要的是效率、效益,缺乏技能和熟练程度的学生进行操作更容易出现意外。所以,此类实习除了要进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更要注重操作领域的安全教育与经验传授,才能使此类实习走得更远、更稳妥。此外,通过专业顶岗的实践与锻炼,学生增强了对专业的热情和信心,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树立了“感受农业机械化生产力,为行业服务,树立专业思想,立志从事专业”的目标,获得了宝贵的生产实习经验。
參考文献:
[1]田素博.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3(9).
[2]秦军伟.农机类本科专业校企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模式研究[J].教育,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