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刊记者 钱梦佳 A=陈 铭
陈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奇葩说》明星辩手,《超级演说家》大咖学员,《非正式会谈》秘书长。有人评价他是“全世界最会讲话的年轻人之一”,也有人称他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鸡汤王”。
Q:很多人通过《奇葩说》这个节目认识了您,有人觉得您“正能量满满”,也有人说您是“鸡汤王”。对于这些印象,您觉得和您本人相符吗?
A:说我“正能量”,我觉得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我整体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理解,确实是偏正面和积极的。但是按我的理解,“鸡汤”指的是看起来很正能量、背后却没有逻辑支撑的话。我不认为我是个不讲逻辑的人。不过也无伤大雅,对待综艺节目认真就输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时间足够长,你秉持的价值观和态度,观众都能感受得到。
Q:您参加《奇葩说》,有没有对其中的辩手产生过比较特别的第一印象?
A: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咆哮警察”——欧阳超。第一次在节目里看到他时,他一开口说话,每一句话都声嘶力竭,让我全身发抖。怎么会有一个如此狂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警察?和我印象中冷静的警察形象完全不符。这一季节目的录制中,我跟他的接触增多,意外发现,他每天都会陪蔡聪老师(一位盲人选手)一起化妆、彩排、去卫生间,耐心极了,而且舞台下从没听他说过一句重话,没见他发过一次脾气,任何你觉得为难的事情,他都会主动伸出援手。这时候我回头想起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觉得深深羞愧。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如果不能冲破第一印象营造的屏障,就会错失很多宝贵的人际关系。
Q:您说得没错,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仅仅凭少量信息而得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不少人在人际交往中颇为倚重的。
A:這就是一个典型的“偷懒行为”,第一印象本质上就是给身边的人在最短的时间贴上一个标签。我们这么做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避免未知的恐惧,第二是因为分类的方便。面对陌生人时,因为未知所以会产生不安和恐惧,我们会下意识地对他的性格进行解读。但是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和精力,而贴标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和分类,就像电脑桌面上的文件夹一样,快速识别,方便查找。它的不足也特别明显,因为信息有限,误解的几率是极大的。我认为贴标签不要紧,但不能贴死贴牢,要随时更换,保持更新的频率。
Q: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群体存在这样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另一种则表示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对于这两种态度,您的个人意见是什么?
A:我个人的意见是都需要调整心态。过于在意第一印象的人,如同建起别人对自己高期待的牢笼,把自己锁在里面。他其实是个演员,不断在表演自己心中那个“更好的自己”,由于并不完全真实,所以会非常累。我建议这些同学调低对身边人眼光的重视度,这样会轻松很多。而后者,说“完全不在意别人”的这类人,其实心中往往在说“你不要管我”,内心有一个隐隐的自卑区域怕被触碰到。这类人,要找准自卑的根源,你觉得自己成绩不够好,性格不够开朗?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人际交往中有畏惧和隔离的心态。
Q:9月,很多中学生会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场”,作为武汉大学的教师,您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建议吗?
A:有两个比较切实的小方法。第一是“将心比心,不忘初心”。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任何事情,不妨假设如果我在对面,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形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我们走出自我的世界,更好地跟他人达成共识。“不忘初心”则是对自我的特点要有比较清晰的认知,防止在不断换位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委屈自己。
第二叫“人所欲,施于人”。我们很多时候会误以为“以心换心”就是你自己想要什么,就也给别人什么,所谓“己所欲,施于人”。可是它的前提是人与人是一致的,而实际上人和人之间有着巨大差别。所以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去分析、揣摩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以他们希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这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改善很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