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丹
赤峰松山医院护理部,内蒙古赤峰 024005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
宋红丹
赤峰松山医院护理部,内蒙古赤峰 024005
目的讨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成功止血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效果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产生出血,并且出血量大于500 mL,由于出血量较大,患者可能出现休克[1],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可能造成患者肾脏功能衰竭并导致DIC甚至死亡[2]。部分患者由于大量的失血造成脑垂体因缺血和缺氧而坏死,从而形成“席汉综合征”,影响日后母乳喂养。该次调查中,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过程中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发现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2.6)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20例,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9.5±0.6)周;产次为1~3次,平均产次为(1.8±0.6)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5±2.5)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16例,孕周为36~41周,平均为(38.5±0.8)周;产次为1~4次,平均产次为(2.5±0.3)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根据医嘱按时输液、服药,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开展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充分掌握健康知识。②心理干预:很多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虑的心理,在担心自身健康状况的同时还关注婴儿的状态,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能及时见到婴儿而产生焦虑、沮丧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尽早恢复健康。③保证充足休息:由于产后身体非常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护理人员要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合适,光线充足,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④观察患者病情: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比较多变,所以在护理时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出现异常病情时不能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经过1 h治疗后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明显提升,阴道出血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有效:经过2 h的治疗后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明显提升,阴道出血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没有改变,阴道出血量无变化甚至增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为(35.62±10.65)min,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为(55.16±10.65)min,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5.48±0.6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21±1.32)d,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32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对照组32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3],临床治疗中较为重视。产妇的恢复状况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存质量,所以本病的治疗较其他疾病治疗更为重视[4],由于产后产妇身体虚弱,良好的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恢复[5],尤其在发生产后出血时产妇更需要全方面优质的服务,在该次调查中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针对于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观察方面进行了护理,促进了患者的病情恢复,在整体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该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成功止血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孙霞,杨学会,姚宁璐,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23(8):99-100.
[2]邱金花,宋殿芳,王志红.3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15-316.
[3]范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730-731.
[4]李小梅,蔡维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1,11(6):89-90.
[5]刘雪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240-241.
R473.71
A
1004-6569(2017)05(b)-0039-02
2017-02-25)
宋红丹(1970-),女,内蒙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