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凤,吴海云,闫桂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传染病院影像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评价
赵金凤,吴海云,闫桂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传染病院影像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于2012年9月—2014年12月接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2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采取无创影像检查以及DSA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结果上,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与DSA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与DSA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使用无创影像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情况,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以及无创伤的优点,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手段方法。
无创影像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疾病的治疗有终身性的特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变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更严重的威胁[1]。因此,及时诊断出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外周血病变是预防下肢动脉病变形成的关键手段。我科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选择可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于2012年9月—2014年12月接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疑似存在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患者中有男48例,女3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3±4.6)岁,患者中23例有吸烟史,36例伴高血压,23例存在下肢神经病变。
1.2 检查方法
1.2.1 DSA检查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FD-20数字平板造影机,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穿刺并插管,对患者的足背动脉、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股浅动脉进行DSA检查。检查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主要依据为:Ⅰ级:狭窄程度<50%;Ⅱ级:狭窄程度在50%~99%之间;Ⅲ级:狭窄程度100%,也就是管腔阻塞。1.2.2无创影像检查 采用的仪器为东芝Aquilion 320层螺旋CT为患者检查,检查中取患者仰卧位,将患者双膝及踝关节以下水平放置,使用碘海醇(300mgl/ mL)非离子对比剂90 mL,在患者的手背静脉或者肘部静脉处进行推动,并将推动速度控制在4~6 mL/s的水平,然后在同等速度下注射40 mL的生理盐水[2]。使用对比剂自动检测跟踪技术,在腹动脉设置感兴趣区,当血液对比剂的浓度达到预设阈值,自上而下开始进行扫描,扫描的参数设计为140 KV及80 KV,电流为60 mAs与2 400 mAs,视野110 cm,旋转时间0.33s,间距0.5 mm,平均扫描用时31.08 s。对动脉病变的登记判断依据为:Ⅰ级:狭窄程度小于50%;Ⅱ级:狭窄程度在50%~99%之间;Ⅲ级:狭窄程度100%,也就是管腔阻塞。
1.3 评价指标
对比使用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主要是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考,对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主要使用了SPSS 19.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在检查出患者病变分级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病理学检测患者处于I级的人数为44例,故无创影像检查准确率为97.78%(44/45),DSA检查准确率为95.45%(42/44);病理学检测患者处于Ⅱ级的人数为30,故无创影像检查准确率为93.75%(30/32),DSA检查准确率为90.91%(30/ 33);病理学检测患者处于Ⅲ级的人数为7人,故无创影像检查准确率为71.43%(5/7),DSA检查准确率为85.71%(6/7),因此从检查结果来看,无创影像检查与DSA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比
糖尿病是临床中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病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发生肢体外周的动脉硬化率较高,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常常伴有下肢疼痛或下肢行动感觉异常,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同时下肢动脉病变还会导致患者下肢缺血,进一步引发患者下肢肢端出现缺血及感染,从而延展为溃烂坏疽。因此尽早诊断出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DSA检查是常用的手段,主要是使用数字减影进行血管造影,能够对阻塞血管的位置、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周围血管情况等微小病变及时发现,所以在一些医院常用这种常规的检查方式,通过检查获取相应的信息,以便为后续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编制提供有效的信息[4]。但是DSA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及插管,并且还需要为患者注射一定量的造影剂,需要患者承受一定的痛苦。因此为了提高诊断服务水平,临床中在不断探索一种无创诊断方式。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上,相关研究显示踝肱指数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主要是根据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程度情况对患者病变程度进行分级,但是踝肱指数确定动脉病变的缺陷在于不能够确定病变动脉的位置,并且动脉如果出现钙化或者硬化的情况,也会对检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5]。此外,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时,若血管存在迂曲的情况,也会造成影像检测存在盲区,使漏诊的情况发生,并且血管钙化也会使狭窄部位无法清晰显示,或者远端有丰富的支血管,导致血流频谱没有明显的变化,造成误诊。所以说现有的无创检查方式虽然能够避免对患者产生创伤,但是依旧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攻克。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无创影像检查与DSA检查方式的的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在病变分级上无显著差异,同时在诊断的准确率上,两种检查方法都有比较高的准确率。该结果显示采取无创影像检查以及DS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均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病变情况。然而在同样高准确率的诊断之下,无创影像检查方式由于检查过程中无需对患者进行穿孔及注射造影剂,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所以无论是从准确率上考量还是诊断的服务水平上考量,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方式也将逐渐取代DSA成为未来临床中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1]郁素云,王磊,瞿美君.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14(2):197-199.
[2]余宏建,郭学军,陈在中,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CTA及MRA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24(3):122-124.
[3]王德志.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2)2:81.
[4]周航.3DCE-MRA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糖尿病新界,2016,14(6):129-130.
[5]曲云霄,蒋知新,王丽丽,等.尿11-脱氢-血栓素B_2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8(17):2094-2098.
R493
A
1004-6569(2017)05(b)-0113-02
2017-02-22)
赵金凤(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中级医师,研究方向:肝脏疾病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