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舒婉+王睿+朱晟颉
【摘 要】在近十余年中,房地产业无疑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房地產业的发展势头在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是数一数二。然而在经过了十年的繁荣期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进入了饱和期,产生大量房产库存。2016年,3月7日“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谈到综合税制下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的扣除问题。故本次调查就“房贷利息抵扣个税”这一政策的优缺点以及广大个税缴纳者对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如何发挥政策的自身优势,克服缺点,为政策的实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房贷利息;个人所得税;库存房产;建议
大部分公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已经得到了解决,然而全国各地仍存在大量还未售出的商品房,房地产业的发展已有了停滞不前的趋势。解决商品房的大量库存成为了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我国个税制度存在着避税空间大、税率设计不公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形成高收入者税负轻、低收入者税负重的现象。针对以上现状,最有效的去化政策是有限额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住房个贷利息冲抵个人所得税。
在此条件下,该种政策下是否能达到减轻公民的赋税压力的目的,能否活跃我国正处于低迷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减少库存房产,为此,我们展开此项调查研究。
一、我国房地产及个税缴纳现状
1.收入差距较大,纳税群体的纳税额度普遍较低。
据调查数据显示,32%的受访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即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40%的受访者年收入在5~15万元,而年收入在15~30万元、30~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收入群体分别占比13%、9%和6%。由此可以发现,由于我国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资本积累阶段,低收入人群较多所以缴纳个税额度都不高,贫富差距较大,说明该政策在实施的时候受众有较大的倾向性,更倾向于中高收入的家庭。
通过对被调查者的缴纳个人所得税情况的调查发现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数仅仅占样本总体的50.2 %,而在缴纳个税的人群中有61.33 % 的人缴纳个税不超过1000元。我们发现缴纳个税的群体在总体中占比较小,并且缴纳的税额普遍较低,这意味着该项政策实施后受众较小,能给受众群体带来的收益较小,惠民程度较低。
2. 纳税金额普遍较低,购房需求仅停留在满足生活所需。
本次调查发现中高收入家庭的购房需求远大于低收入家庭。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48.5 %的人有购房需求,且相对中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对购房需求较低。在不缴纳个税的受访群体中95%的受访者不愿意购买房产,缴纳个税金额在1000元以下及1000-2000元的受访者中愿意购买房产与不愿意购买房产人数大致相等。而在中高收入家庭中,收入越高对房屋需求也越大。缴纳个税金额在2000-3000元范围内的高收入群体中,有明显的购房需求,需要购买房产的人数明显多于不需要购买房产的人数。
在对有购房需求的被调查者购房需求调查时,排在首位的是生活需求,占比65.52%,而为了学习,工作,投资,其他等需求占比并不是很高是非常少的。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经济还停留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上,说明我国经济还处于欠发达状态。
3.居住地房价越高,房贷数额越大。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的问题严重,一方面,各地区房价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开发商意识到房地产业的较高利润,不断开发新楼房,导致大部分楼房价格超出人们的承受范围,无交易市场,房产库存严重。研究发现受访者所在地的房价越高,购房者想要拥有一套房产的愿望就越强烈,但当房价高到一定程度时,购房者购房的意愿还会收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购房意愿的比重不再变化。房价越高,受访者越想要拥有房子,他们认为增值的可能性大。但房价高到一定程度,增值的空间会减少,人们的想要购房的比重不再继续增加。而房价较高,超出人们的承受范围时,选择贷款方式买房的人数增加,对该项实施的支持也越来越多。
二、受访者对房贷利息抵扣个税政策的意见调查
1.政策普及程度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该政策普及程度较低,居民对该政策的认知度较差。在400份的有效问卷中,了解程度最低为1,了解程度最大为4。对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发现了解程度平均值为2.19,处于不了解和了解之间,可见此政策的普及程度较低,认知度差。这说明财政部门和与该政策相关的各个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居民知道该政策、了解该政策,以便更好地减轻个税压力。
2.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后会导致房价上涨并加大贫富差距。
在对该政策实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按程度进行分析过程中,在房贷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后,很大的可能会导致房价上涨、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会造成原来赚钱少即交个人所得税少、买不起房产的“穷人”更加买不起房产,原来赚钱多即交个人所得税多、能买得起房产的“富人”会买更多的房产来抵扣个人所得税或者投资房地产业以便日后增值,由此恶性循环,贫富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其他相关税率如房产税税率可能因为购房数量的增加而有所上升,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会因为贷款购房的人数增加而上调贷款利率。
3.普遍认为房贷利息过高,需要惠民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
调查显示68.56 % 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房贷利息标准较高,仅仅27.76 %的人认为现行的房贷利息标准适当。可见我国居民对现行的房贷利息标准普遍认为是过高的,普遍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现行标准的房贷利息标准过高。
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举措进行宏观调控,但由于以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方式更倾向于中高收入人群,所以较低收入者更希望在该项政策实施的同时以教育费用支出、抚养子女基金或赡养老人基金等方式抵扣,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买的上房、买的起房。endprint
三、结论与建议
因此,我們应客观理智地的看待这一政策的实施。
首先,就政策本身而言这一政策的优势与问题并存。由于我国房价不断地持续上涨,而房贷利息标准又较高,选择贷款方式买房的家庭比例逐渐上升。而我国人民赋税压力沉重,因此该项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帮助房地产行业减少房产库存,增加手中的空闲资金拉动消费、增加投资。但与此同时,该项政策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低收入人群较多且缴纳个税额度都不高,导致政策的受众有较大的倾向性,更倾向于中高收入的家庭。不缴纳个税的人们可能更多地以选择租房等方式解决个人住房问题,而在缴纳个税的群体中,收入越高,消费水平也越高,承担的房贷压力越重。
其次,该项政策的实施会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发现,大部分人认为该政策实施会影响其所需缴纳个税金额,导致每月应交个税减少进而增强其购买欲望,同时受访者更倾向于低首付和更长的还款年限来抵扣更多的个税税款。高收入人群认为可以选择更高档的住宅小区,提高自己每月的需还的房贷利息以抵扣更高的个税。此外,该项政策可以有效地减轻家庭压力,增加个人储蓄,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后会导致房价上涨并加大贫富差距。
那么应该如何应该应对和完善该项政策?
1.理性购房,注重满足生活所需
高库存压力之下的房地产业已经明显拖累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贷款,分期付款等方式选择购买满足非生活需求的房子。这会导致各种经济适用房不能发挥其绩效,以低价被出售给以此牟利的人等,导致高价房屋滞留。因此,房屋需求者应该理性购房,注重满足生活需求,合理减少市场库存,以免需求增加,抬高房价。
2.多种抵扣方式跟进
在对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公众更加倚重以教育费用支出,抚养子女基金,赡养老人基金,抵扣个税,这样比仅以房贷利息的方式受众广泛,更合理地分配税收以及有限度地为大众节税。
参考文献:
[1] 夏宏伟.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 贾康,梁季.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J].北京:财政研究,2010.
作者简介:
韩舒婉,女,汉族,吉林省人,现为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专业本科在读学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