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兰
摘 要:亲子活动不仅需要父母与幼儿的参与,更需要教师的科学规范性引导,从而引发幼儿的自我构建,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感官体验,而亲子活动的组织创办又是依照所在地区的不同地域特点来展开的。因此,本文对多样化的本土特色亲子活动进行优化展开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本土资源;旅游资源;亲子情感;幸福感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现在,惠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有名的旅游城市,有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于一体的自然风光,更汇集了历代文人墨客、名宦雅士、革命先驅的人文资源,这些本土资源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依托这些丰厚的本土旅游资源,挖掘本土旅游资源蕴含的教育内涵,可以开发丰富的亲子活动形式,培养亲子情感,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走进自然世界,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对幼儿施以生活教育是教学之必需。生活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而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因此现代的育儿观念要时刻融合教育理念的开放性。那么,为了满足育儿的开放性,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幼儿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世界,在生活中得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带领幼儿感知惠州的自然环境,在节假日进行亲子春游、秋游活动,让幼儿懂得观察大自然;引领幼儿在大自然中收集丰富的素材,如落叶、花朵等自然材料,在幼儿园中或者家中进行创意化摆设,让幼儿的学习环境得以改善,充分融入惠州本土的自然韵味。同时,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让幼儿增长见识,懂得遵守公共礼仪和社会秩序,做个文明小市民。
二、结合生活实际,以本土经典为媒
教师可以借助具有惠州浓厚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各种丰富多彩的特色型亲子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自主探索欲望,让他们在自然中懂得观察世间万物,懂得学习如何创造。比如,参观葛洪纪念馆时,让幼儿认识葛洪,了解葛洪在医学上的成就,通过做小实验“神奇图画”“食物的秘密”,激发幼儿实验探索的兴趣以及对家乡名人的尊敬之情。
三、充分利用生活材料,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惠州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对幼儿造成影响的,都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开展亲子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收集丰富的本土生活材料,开设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如开设“生活体验区”“美食一条街”“亲子厨房”等。惠州有许多美食特产,如东江十大名菜、各种水果、果脯等,也有很多经典传统小吃,如逆糍、艾糍、钵仔糕、阿嫲叫等。教师可以组织亲子享受美食活动,让课程散发淳朴的乡土气息,让幼儿了解、热爱、传承惠州美食文化,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依托本土文化场馆设施,体验幸福感
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有高标准的文化场馆设施,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跳水馆、体育馆、纪念馆等,教师可以依托这些现代化场馆设施,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参观体验活动,让课程内容体现出丰富的社会文化特质,让家长和幼儿感受到惠州城市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体验幸福感。
五、注重家园结合,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建立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的。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生动的学习环境,也能够让幼儿在此过程中得以自然发展,帮助幼儿实现真正的自我。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幼儿园与家长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学活动中。比如,结合传统节日的契机,组织大型的亲子活动,如端午节、六一节等,在让幼儿感知惠州风土人情的同时,将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实践中。组织“故乡美·端午乐”“家乡美·指尖情”“家乡美·舌尖情”等亲子活动,结合惠州的景点、美食等多种自然资源,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具有惠州本土特色。
六、结语
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社会中逐渐普及,以其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幼儿、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一种特殊的互动、信任和交流方式。但是,在亲子活动的开展中,注重形式、家长旁观不切身参与进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将制约着幼儿的发展。本文立足本土实际,从挖掘与利用本土化资源组织幼儿园亲子活动入手,对亲子活动的意义、特点、教育价值以及在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做个现代的文明人。
参考文献:
[1]马宏丽.惠州市学前儿童亲子旅游市场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6).
[2]李菊霞,林翔.亲子游市场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活力,2008(12):32-33.
[3]薛群慧.论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昆明大学学报,2006(2):26-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