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出现了与课改精神相悖的一些做法,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误区;对策;形式;课堂教学
误区一:过分追求情境创设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良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提高听课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反而使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情境创设过于复杂,有的情境设计偏离生活实际。有的教学情境过于花哨,让学生目不暇接,被教师创设的新奇情境所吸引,而始终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对策: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尽可能联系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时代气息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误区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一些课堂上却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小组合作讨论,只见班里四人一小组开始讨论,满教室都是学生的讨论声。有的小组每个人都在发言,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是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学困生只是沉默或倾听,不参与。整个合作交流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际是学生放任自流、随意性较强、课堂效率低下。
对策: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具有探讨性,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方法,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宽度。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及时了解学情,以便调控学习的时间和方向。另外,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准备充分,全员全程参与。
误区三:教师讲解越少越好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然而,有些教师对此理解偏颇,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这种典型的放羊式教学是教师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有些教师该讲的内容不讲,讲了的内容还没讲透,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整节课教师讲解的内容寥寥无几。
对策:新课程提出,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并不是不让教师讲,并不是摒弃讲授法。教师要做到: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要代劳;学生讨论后仍有疑惑的难点内容,教师应精讲难點,讲解要精而透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误区四:课堂教学由满堂讲变成了满堂问
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表现为盲目提问,有的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教学主题;有的问题比较随意,问题针对性差,思维含量低。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对策: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追求“量”的同时,更不能轻视提问的“质”。 高明的提问应当“在不疑处设疑”,抓住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实际,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宽度和深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积极性。
误区五: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有的课件只不过是课本的“搬家”,课堂就由原来的“看课本”变成了“看屏幕”;有的课件用绚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扰乱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做成课件,甚至与教学内容无关;有的教师用课件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教师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对策: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应该是课堂主角。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会得不偿失。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先读懂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了解学情,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握好教学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握好多媒体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使课件富有生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