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形象塑造CI策略

2017-09-16 18:46张婷
魅力中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高等教育大学生

张婷

摘要:单纯的学业素养已不再是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形象塑造的衡量标准,其精神面貌、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能力成为个体形象构建的社会焦点,因此,大学生形象塑造既是学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体现,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条件。为此,借鉴CI策略,能从理念塑造、视觉塑造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形象的塑造。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西部地方院校求生求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形象塑造;CI策略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沉溺网游世界或是单纯的学业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在社会形象塑造中的负面形象,特别在地缘局限、文化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尤为特出。社会经济发展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需求更为青睐,因而衡量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业知识结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能力而构建的个体形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大处着眼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体现,从小处考虑则是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条件,所以,西部地方院校更应注重对大学生形象的塑造,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地方院校求生求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大学生良好的形象,既是其综合素质、自我修养水平的外化,也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实效的体现,因此,塑造大学生形象不仅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必备素质的客观要求。

(一)大学生形象塑造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大学生形象塑造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有知识的群体,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国民素质表现的重要群体。随着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大学生已由“精英型”教育转向“大众型”培养,在地方院校中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进取精神不强、言行不文明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形象的评价。因此,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具有良好形象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2)大学生形象塑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人个性的智力、体力、道德品质充分发展,我国教育提出德、智、体、美、劳的人才基本要素,因此,大学生形象塑造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抓手与内在要求,符合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与实践要求。(3)大学生形象塑造有利于提升自信心和竞争力。大学生活是人生旅程的重要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萌生,必然引起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的变化,大学生的气质内涵、行为礼仪、心理诉求等在人际关系中为人处世都有不同动机,构成了形象塑造有力的内在动因。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能够以完美的形象展现自我素质与文明水平,成为就业、爱情、友情等收获的“敲门砖”,因此,良好的形象塑造有利于提升自我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二)CI形象战略是大学生形象塑造的良好途径

大学是孕育人才形象的摇篮,在这种庄重的地方只要获得正確的引导,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为此,CI形象战略是大学生形象塑造的良好途径。

CI形象战略最早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主要用于企业的形象塑造。随着CI理论的发展,其运用越来越实际和广泛。对于个人形象塑造来说,CI是文化到形象以及由内到外的塑造设计过程和个性识别系统,是寻找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业职场中的形象识别与定位。通过策划和设计个人独特的个性形象识别系统,来体现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能力和标志,塑造和建立个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和特有形象,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形象塑造Cl策略

(一)大学生个人形象MI识别——理念塑造

教育和学习的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意识、态度、观念、思维、行为的培养和建立,人生理念塑造决定一个人高瞻远瞩视野、胸怀和素养。

(1)通过科学文化的学习实现文化到素养的转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归根到底就是理念更新,思维转变,素养提升的过程。专业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是文化互动、体验与升华的过程,也是求真、求善与求美并存互融的过程,“财富并不能给生活带来真正的热情,只有思考、欣赏、品味、修养才能带来生活的热情。”所以,文化学习与素养提升有紧密而直接的互为转化关系,这种转化由文化符号刺激引起文化影响和作用,形成文化印象和文化认同感,再内化为文化觉醒和文化责任感,最后实现文化行为与创造。这是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长期积累的实践与感悟的过程,因此,学习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素养的转化与提升。

(2)构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理念。大学生需要构建“四有”理念:有健康、有信念、有思想、有创意的独特思维方式,形成对真善美的个性化追求。“从哲学上讲,塑造形象的本质,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富有激情地创造生活;善于思考、洞察和捕捉美丽瞬间,用心去感悟和体验生活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事变迁等等,能使大学生在形象的塑造中,养成独特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理念。形象塑造是思维的创造,其创造在于生活和思维方式、观念意识的差异。大学生成长与进步来源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可按照反习惯、反思维、反个性来改变自己,实现思维的转变,提升形象塑造。就像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自己拯救自己》中所说:“习惯就是一串珍珠,打开了一个结,珍珠就会全部散落。”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二)大学生个人形象VI识别一视觉塑造

形象塑造中首先重在自我认知,VI识别在于视觉上的认同与满足,“如同吃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一样,看也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人在生活中交往越多,对自己的形象关注就越多,塑造形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会通过着装与打扮来实现视觉塑造。得体的着装与打扮是对长相的弥补,也是对自我形象的延伸。在社会交往与活动中,着装打扮得体的人是对生活充满渴望和想象的,也是对他人的尊敬和在意。“衣着无处不在的特性似乎指出了这一事实:衣着或饰物是将身体社会化并赋予其意义与身份的一种手段。”所以,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思想和历史,是一种身份识别与形象广告,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形象是无声的语言和媒介。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文化体系与标准。所以,借鉴CI策略,能从理念上改变大学生传统的文化思维,形成一种自由的、快乐的、开放的自我认知观念与学习态度,从而激发对自身知识结构、内在气质的改变愿望;同时,也能从视觉上触发对自我外在形象转变的愿望驱动,进而以个体的形象塑造,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形象塑造的转化与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高等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