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军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人力资本分为四类条件,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础人力资本、制度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增加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人力资本 存量积累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研究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本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首先通过扩张效应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指物质资本的积累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正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大,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越多,那么贫富差距就越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从人力资本的初始来看,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比较低的时期,首先获得人力资本的居民收入增加的幅度远高于没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居民,从而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初期就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于物质资本,依据经济学相关理论,物质资本投资是边际报酬递减的,而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其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增。所以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力资本投资越大,物质财富的增长越快,进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物质资本用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互转化的良性循环。人力资本除了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具有扩张效应外,还具有缩减效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周期缩短,并出现多元性。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力资本相对于其它生产要素开始贬值,这就导致其它生产要素拥有者的收入增加速度快于人力资本所有者。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理论界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对过往文献的梳理中发现,一方面大多数学者主要侧重实证检验受教育年限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对工资薪酬的影响,没有从多个维度上考察人力资本投资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现实中,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结果是由多个因素影响形成,所以单纯的研究受教育年限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不能全面代表人力资本投资对居民或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学者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也没有细致比较不同维度人力资本对不同类别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影响。本文运用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维度,更为深入的研究其对收入不同类别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异质性,并依据实证分析结论,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提出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空间与建议。
计量模型设计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四个维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设定
式(1)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为了更好的刻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geniit,主要包括城镇基尼系数geniuit、农村居民基尼系数genicit、居民基尼系数genitit三部分。hucit为人力资本变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人力资本huc1:基础人力资本主要涉及到健康投资,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获取人均健康医疗支出指标来衡量;知识人力资本huc2:主要通过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技能人力资本huc3:以《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每年各省技工培训学校毕业生数来衡量;制度人力资本huc4:考察人力资本流动迁移情况,用省级人口迁移量来近似衡量。Xktit为控制变量组,εit为随机扰动誤差项,参数1 的经济含义是人力资本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2 经济含义为控制变量组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依据前述逻辑分析框架,将hucit设定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
另外,在实证检验过程中,为了避免虚假回归的出现,对部分变量做了技术处理。同时,为了避免重要变量缺失引起的估计偏误,考虑到收入分配差距肯定受到其它重要变量的影响。在计量模型(1)中,引入收入分配变量滞后一期作为解释变量,将模型(1)扩展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综合上述分析,计量模型扩展为: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变量选择。由于西藏有些年份数据缺失,故在样本中将其去除,并将重庆的数据合并到四川省。为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运用CPI数据对各个省级单位的名义GDP进行平滑,以1996年为基准年份计算得到各省级单位实际GDP。
被解释变量基尼系数geniit:收入分配差距变量本文运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包括各省份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三个变量,分别衡量不同层面上的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是刻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可以将基尼系数推导公式设定为如式(6)所示:
式(6)中,P为总人口,W为总收入, Wi为累计到第i组的收入。公式(6)避开了等份数和非等份数难题,即无论同等收入的人数是否一样,只要知道每组的人数和平均收入水平,就可以计算基尼系数,进而刻画出收入分配差距。本文运用公式(6)计算得出30个省份的居民基尼系数genitit,城镇居民基尼系数genicit,农村居民基尼系数geniuit。
Xktit为控制变量组。本文设定如下控制变量:财政收入分权revrit,固定资产投资比率faiit,财政支出分权exprit,城镇化水平urbit,经济开放度eoit,利用外资水平fdiit,人均GDP为rjgdpit。
数据说明。本文选取1996-2014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影响收入分配给予计量检验。各省级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通过膨胀率等数据均来自1996-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人口年鉴》等,以及各个省级单位1996-2015年统计年鉴。不同层面收入分配差距所需数据主要来自于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就业年鉴》以及各省级单位历年统计年鉴。另外,部分财政支出、税收方面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税总局官方网站数据。考虑到西藏经济体量以及部分年份的数据存在缺失,将西藏剔除。endprint
模型回归及实证检验
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天然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了更好的刻画基础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迁移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对不同层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异质性,本文主要考虑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一)主要变量的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实证检验所采用数据为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具体变量的定义与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表2为主要回归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既包括被解释变量也包括解释变量,主要有变量的样本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与观测值的个数。
(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检验
在检验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之前,为了更好的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防止虚假回归的出现,必须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主要选择IPS检验、LLC检验以及HT检验三种方法,保证实证分析的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平稳,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在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后,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就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3中方程(1)-(6)是依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方程(1)与方程(2)是依据计量模型(3)获得的实证检验结果,方程(3)与方程(4)是依据计量模型(4)获得的实证检验结果,方程(5)与方程(6)是依据计量模型(5)获得的实证检验结果。
(三)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计量结果可以看出,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技能人资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具有正向作用,基础人力资本、制度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与这三者之间具有负向作用。这说明一个地区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多,会扩大本地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础人力资本、制度人力资本投资越大,会抑制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其中,对三种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知识人力资本相对于技能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具有更强的拉大作用。
知识人力资本投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的基本素质。在全社会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较短的时期,随着知识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受教育年限越长,能够获取高收入的能力越强,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但随着一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这时候知识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又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结果也从侧面说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技能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负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我国低技能劳动者比重太大,进城务工人员中很大比例都是低技能的劳动者,这也是技能人力资本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
基础与制度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主要是衡量人均健康医疗支出与劳动力的迁移程度,此二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抑制作用。主要因为,一方面健康状况会在代际之间传递。随着人均医疗健康支出的增加,公民健康状况相对提高,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会被切断。因此大部分家庭对未来会比较乐观,倾向于留更多的遗产给后代,这样会降低疾病死亡风险对贫困家庭的冲击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制度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加强,人口迁移数量会增加,人力资源会更多的配置到收入较高的地区与行业,带来更高的收入水平,所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三个层面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中,对农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最大,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作用最小。通过方程(2)、(4)、(6)可以看出,知识人力资本每增加1%,会带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别扩大0.235%、0.489%、0.562%。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初始知识资本存量比较大,农村地区初始知识资本存量比较小,所以造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农村地区。另外,人力资本的供给方面,城市相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更接近于平衡。通过方程(1)、(3)、(5)可以看出,技能人力资本每增加1%,会带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别扩大0.207%、0.108%、0.347%。通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制度人力资本两个维度对农村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作用大于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的迁移,大部分向城市集中,从而带来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基础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抑制作用大于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大于农村地区,从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
控制变量方面,财政分权、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变量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具有正向关系。政府分权程度越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越大,那么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就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政府财政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都集中于城市。经济开放度、利用外资水平、城镇化率三个变量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具有负向关系,这说明经济开放度越大,利用外资规模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则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小,就会带来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的缩小。
政策建议
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整,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取消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对人力资本迁移的限制。通过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制度性人力资本是四个维度中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带来农村居民就业的改善,进而带来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第二,扩大农村地区基础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的供给。物质资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作用已经不能改变,但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存量来抑制未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另外,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但可以增加居民收入,还可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第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天然上具有抑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农村居民市民化以后,可以更多的享受到城市的工作环境,带来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以后,从短期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明显,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地位与生活成长环境的改善,必然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00(4)
2.周明华.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推进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4)
3.王云多.教育分布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9)
4.吴侃.基于产权理论的收入分配制度要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7)endprint